比特幣十年預言:百萬美元狂想?美國債務危機與加密貨幣新局

Bitwise 預言:十年後,一顆比特幣價值 130 萬美元?瘋了吧!

華爾街的分析報告,向來都是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懷疑。這次,Bitwise 祭出了一份長達數十頁的「長期資本市場假設」,目標直指比特幣,預測這玩意兒在未來十年將會漲到一顆 130 萬美元!等等,這不是在開玩笑吧? 2035 年,我可能已經退休在家含飴弄孫,屆時的比特幣價格,將會決定我的下半輩子是住豪宅還是撿回收。

華爾街的豪賭:Bitwise 的長期資本市場假設

所謂的「長期資本市場假設」,說穿了就是華爾街菁英們對於未來 10 到 15 年全球主要資產風險與報酬的一種預測。這些預測將直接影響專業投資者如何配置他們的資金,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Bitwise 這次的報告,據說是受到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敦促才發布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幕消息,讓這些金融巨鱷們如此關注比特幣的未來?

Bitwise 在報告中列出了他們對於未來十年比特幣的回報率、價格、波動性,以及與其他資產相關性的預測。這份報告號稱是「數據驅動」,但說實話,看到 130 萬美元這個數字,我內心還是充滿了問號。數據再漂亮,也敵不過市場的瘋狂與人性的貪婪啊!

末日還是盛世?宏觀經濟的比特幣視角

Bitwise 認為,未來十年將是比特幣「強勁發展」的十年,而這股力量來自三個要素:首先,比特幣將持續作為機構資產崛起,機構資金將源源不絕地湧入;其次,機構投資者對於能夠對抗通貨膨脹的「硬資產」需求不斷增長;最後,比特幣的新供應量極度有限,而且缺乏彈性。說白了,就是「供不應求」這四個字。

但真的是這樣嗎?宏觀經濟情勢瞬息萬變,各國政府的政策更是難以捉摸。比特幣真的能夠在通膨怪獸的陰影下獨善其身,甚至逆勢成長?這恐怕是所有投資者心中最大的疑問。Bitwise 的報告,就像是一顆丟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無數的漣漪,也引發了更多的猜測與辯論。究竟這份報告是華爾街的豪賭,還是另一個美麗的泡沫?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美國國債:一場無可避免的龐氏騙局?

Bitwise 的報告,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直接點名了美國國債這個敏感議題。他們毫不客氣地指出,美國正以「加速的速度」累積債務,而這將給美國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等等,這不是在暗示美國政府正在玩一場龐氏騙局嗎?借新債還舊債,最終總有一天會爆雷?

DOGE 部門的鬧劇:一場改革的失敗

更扯的是,Bitwise 還提到 2025 年川普總統任命馬斯克領導一個名為「政府效率部 (DOGE)」的新部門,試圖削減政府支出。結果呢?不到六個月,馬斯克就閃人了,DOGE 部門的改革也幾乎沒有任何成效。這簡直就是一場鬧劇!

如果連馬斯克這種打破傳統的狠角色都搞不定美國政府的支出問題,那還有誰能做到?Bitwise 似乎在暗示,美國的債務問題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印鈔機不停歇:通膨怪獸的陰影

美國政府的赤字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今年的赤字將增加 1.9 萬億美元!這代表什麼?印鈔機又要開始運作了,而這將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侵蝕美元的購買力。Bitwise 認為,這將增加對黃金和比特幣等「非法定貨幣對沖工具」的需求。換句話說,當政府帶頭印鈔時,聰明的投資者應該趕緊尋找避險天堂,而比特幣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美元霸權:搖搖欲墜的神話?

更深層的問題是,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正在發生轉變。Bitwise 指出,數據顯示美元的主導地位正在減弱,這體現在美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中份額的下降,以及各國央行對替代資產(主要是黃金)的購買上。

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

這並不是說美元會立刻崩盤,而是說它的地位正在逐漸被其他資產所取代。Bitwise 認為,比特幣有很大的機會在這場「替代資產的盛宴」中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暗示,比特幣在某些方面比黃金更具優勢,未來可能會與黃金競爭,成為各國央行和政府持有的首選硬資產。

監管風向轉變:比特幣的政治春天?

值得注意的是,Bitwise 認為全球加密監管的前景正在顯著改善。他們特別提到 2024 年美國大選,一個公開支持加密技術的政府取代了一個積極反對加密技術的政府。這反映在 SEC、OCC、CFTC 和美國財政部等關鍵機構領導層的變更上。

機構的加密採用情況

Bitwise 甚至認為,支持加密技術已經成為美國兩黨共識。他們舉例說,《GENIUS 法案》以壓倒性的票數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獲得通過。這說明,加密技術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政治支持,未來的監管環境將會更加有利。但政治風向瞬息萬變,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比特幣的政治春天,真的會如 Bitwise 所預期的到來嗎?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比特幣的十年黃金時代:Bitwise 的大膽預測

Bitwise 預測比特幣將在未來十年成為世界上表現最好的主要資產,實現 28.3% 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這聽起來很誘人,但投資者需要保持理性,畢竟,華爾街的預測看看就好,別太當真。

機構需求的狂潮:誰在囤積比特幣?

Bitwise 認為,比特幣在資產中很罕見,因為散戶投資者引領了它的出現。但現在,機構投資者開始以越來越大的規模配置比特幣。由於每年生產的新比特幣非常少,這些投資者不得不從現有投資者那裡購買比特幣,導致價格上漲。世界銀行認為,機構投資者控制著約 100 萬億美元的總資產。如果這些投資者將其投資組合的 1% 至 5% 配置給比特幣,這將需要購買 1 萬億至 5 萬億美元的比特幣。這已經開始發生:比特幣 ETP 目前持有 1700 億美元的資產。但這只是所需總投資的一小部分首付。

問題是,機構投資者真的會如此積極地配置比特幣嗎?他們是否會受到監管、市場波動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如果機構需求不如預期,比特幣的價格是否會受到影響?

供應的緊箍咒:比特幣的稀缺性神話

Bitwise 強調比特幣的供應受到嚴格限制,永遠只有 2100 萬枚比特幣。目前有 1990 萬枚比特幣在流通(94.6%)。比特幣的年通脹率僅為 0.8%,並將在 2028 年降至 0.4%,在 2032 年降至 0.2%。相比之下,黃金供應的年通脹率在 1% 到 2% 之間波動。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供應是非彈性的:任何對比特幣的需求或其價格的變動都不會導致生產更多的比特幣。Bitwise 認為,巨大的機構需求與有限的、非彈性的供應相碰撞,為比特幣的價格上漲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經濟學驅動的理由。

然而,比特幣的稀缺性真的是鐵板一塊嗎?如果未來出現了新的、更優越的加密貨幣,是否會對比特幣的地位構成威脅?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法幣的崩潰:比特幣的避險天堂?

Bitwise 認為,全球對債務、赤字和法幣貶值的日益擔憂,導致了對沖法幣風險的替代敞口的爭搶。他們引用了 Paul Tudor Jones 的話:「最好的利潤最大化策略是擁有最快的馬。如果我被迫預測,我打賭將是比特幣。」美國聯邦債務在過去五年增加了 13.0 萬億美元,目前達到 36.2 萬億美元。該債務的年利息支付現在為 9520 億美元,是美國預算中第四大支出項目。更糟糕的是,利率現在超過了預期的 GDP 增長,使得未來減緩債務增長變得更加困難。Bitwise 認為,這三個因素——機構需求、有限供應和對法幣貶值的日益擔憂——的結合,使得比特幣投資者能夠受益,因為比特幣贏得了價值儲存市場中不斷增長的份額,並且該市場的規模也在擴大。

但法幣真的會崩潰嗎?各國政府會坐視不管嗎?歷史上,政府往往會採取各種手段來維持其貨幣的穩定,包括干預市場、實施資本管制等等。比特幣作為避險天堂的地位,並非毫無挑戰。

市場估值模型:一場數字算命遊戲?

Bitwise 使用總潛在市場(TAM)模型來估算比特幣的未來價值。該模型旨在估算比特幣可以服務的市場的未來規模及其在這些市場中的預計未來滲透率。Bitwise 認為比特幣有能力在多個市場競爭,包括像黃金這樣的非主權價值儲存市場,也包括公司財庫市場、國家財庫儲備市場等。

Bitwise的比特币估值框架

Bitwise 預測,在基線情景下,2035 年每枚比特幣的價值為 130.674 萬美元,相當於從當前水平起 28.3% 的複合年增長率。他們也承認,預測比特幣未來價值的模型相對較新,並且仍在發展。學術文獻有限,並且對於最佳方法沒有共識。因此,他們力求保守。但說實話,130 萬美元這個數字,怎麼看都不像是「保守」的估計啊!市場估值模型,終究只是一種參考工具,不能完全依賴。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太多了,任何模型都無法完全捕捉。

比特幣與傳統資產: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Bitwise 宣稱,比特幣與其他主要資產的長期相關性極低,這使得它成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理想選擇。他們提供了大量的圖表和數據,證明比特幣與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資產的相關性都非常低。但數據真的能說明一切嗎?

相關性迷思:比特幣是獨立特行還是隨波逐流?

Bitwise 指出,在過去 10 年中,比特幣與不同資產類別的平均相關性都很低,大多數觀察家認為任何低於 0.50 的相關性都是「低」相關性。

比特幣十年預言:百萬美元狂想?美國債務危機與加密貨幣新局

他們甚至強調,儘管比特幣被稱為風險資產,但它與美國股票的 90 天相關性幾乎從未超過 0.50。這與媒體經常將比特幣描述為具有「與股票高度相關性」的「風險資產」的說法大相逕庭。Bitwise 認為,這種普遍看法與數據驅動的現實之間的差距為投資組合構建者提供了機會。

但相關性並不代表因果關係。即使比特幣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很低,也不能保證它在未來也能保持獨立性。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各種資產之間的關係也可能隨之改變。更重要的是,相關性只能反映過去的表現,不能預測未來的走勢。

波動性的真面目:比特幣是野獸還是家貓?

Bitwise 承認,比特幣的波動性很高,但他們認為這種波動性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下降。他們提供了圖表來證明波動性的下降趨勢,並認為這反映了比特幣作為投資在過去 10 年的根本性風險降低,以及其投資者基礎的多元化。

比特币的历史波动性

Bitwise 預計,這兩種趨勢都將在未來十年持續,因此比特幣的波動性(及其二階波動性)也將繼續下降。但他們也保守地假設,比特幣波動性的下降速度將比歷史趨勢慢 50%。

問題是,比特幣的波動性真的會持續下降嗎?加密貨幣市場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且不成熟的市場,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監管變化、技術故障、市場操縱等等。比特幣的波動性隨時可能再次飆升。

四年週期:比特幣的宿命還是幻覺?

Bitwise 提到,比特幣歷史上以四年週期運行,其中有三個顯著的「上漲」年,隨後是一個急劇回調年。如果四年週期重複,2026 年將是一個回調年。但 Bitwise 認為,四年週期未來不太可能重複,原因包括減半影響減弱、新機構需求的深度以及具有持久力的監管進展。

比特币的表现:四年周期

對於是什麼驅動了這種顯著模式,沒有共識。Bitwise 列出了四種主要理論:比特幣減半、利率週期、加密信貸週期和偶然性。但他們懷疑所有四個論點都包含部分真相。無論如何,他們認為四年週期未來不太可能重複,因為這些力量的影響已經減弱。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即使過去的模式在未來不再完全重複,也可能以不同的形式重現。投資者不能完全忽視比特幣的四年週期,而應該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市場的波動。

風險與考量: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Bitwise 雖然對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信心,但他們也承認比特幣是一種波動性大、歷史記錄有限的資產。圍繞比特幣的法規正在迅速發展,機構採用仍處於早期階段,支持比特幣的底層技術相對較新。此外,這些和其他因素使得預測比特幣的未來回報、相關性和波動性的過程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並面臨重大風險和潛在錯誤。

歷史的局限:比特幣的數據盲點

Bitwise 坦言,比特幣開發於 2008-09 年,並於 2010 年開始在公開交易所廣泛交易。第一個提供比特幣敞口的機構投資產品於 2014 年推出,而與比特幣掛鉤的現貨 ETP 直到 2024 年才推出。這些相對較短的時間段的結果是,在預測比特幣的未來回報、相關性和波動性時,可供評估的數據有限。鑑於比特幣市場、監管和其他發展的性質不斷變化,未來的回報可能與過去沒有很強的相似性,這存在額外的風險。研究比特幣歷史回報的分析師只能檢查自其推出以來存在的宏觀經濟條件下的回報,而未來的宏觀經濟條件可能與過去的情況不同。由於比特幣的歷史記錄有限,投資者應仔細考慮嚴重依賴歷史數據的比特幣預測。雖然 Bitwise 已試圖在分析中考慮這些風險,但這些風險仍然存在。換句話說,過去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完全依賴。市場變化太快了,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會如何。

技術的幽靈:量子計算的末日預言?

Bitwise 警告說,比特幣是一種技術,任何技術都伴隨風險。為了使比特幣區塊鏈良好運行,其底層原始碼必須隨著周圍技術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存在比特幣跟不上時代步伐的風險,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它將面臨技術挑戰或競爭挑戰。例如,如果量子計算(旨在以比當今超級計算機指數級更高的速率處理的技術)快速發展,比特幣和許多比特幣錢包背後的關鍵技術可能面臨風險。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比特幣區塊鏈可能必須進行一次重大的升級,轉向量子密碼學,以減輕該領域的風險。即使比特幣成功完成了這次升級,如果個人錢包沒有將資產轉移到抗量子位址,它們也可能面臨風險。未能充分適應量子計算的進步可能會使比特幣區塊鏈和比特幣投資面臨風險。簡單來說,就是說未來可能出現一種更強大的計算機,可以破解比特幣的密碼,導致比特幣崩盤。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技術發展的確難以預測,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呢? 投資比特幣,就像在鋼索上行走,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萬丈深淵。 永遠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才是王道。

結論: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豪賭?

Bitwise 在長篇大論之後,最終回到了最初的預測:未來十年,比特幣將成為一種主流的替代資產,任何深思熟慮的投資者都難以忽視。他們預測比特幣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 28.3%,波動性為 32.9%,並且與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和其他傳統資產繼續保持低相關性。 但這一切,真的會如 Bitwise 所願嗎? 投資比特幣,就像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豪賭,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血本無歸。 你準備好 all in 了嗎?

Bitwise 的最終預言:你會 All in 嗎?

Bitwise 將所有的一切,都歸結為三個關鍵的資本市場假設:

  • 機構投資者將把其投資組合的 1% 至 5% 配置給比特幣,即 1 萬億至 5 萬億美元。
  • 不斷增長的政府債務、公共支出和貨幣擴張將對法定貨幣施加下行壓力,這將增加對黃金和比特幣等價值儲存資產的需求。
  • 鑑於華爾街和主流社會對比特幣的日益接納,近期的監管進展在未來政治環境中不太可能被逆轉。

但這三個假設,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機構投資者的配置比例可能低於預期,法幣可能不會崩潰,監管環境也可能發生逆轉。 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假設不成立,比特幣的價格都可能受到重大影響。

附錄:其他模型的瘋狂猜想

Bitwise 在報告的附錄中,還列出了其他幾種比特幣估值模型,包括存量-流量模型、比特幣冪律模型和比特幣自相關匯率模型 (BAERM)。 這些模型對比特幣的未來價格,都有著非常樂觀的預測,甚至比 Bitwise 的預測還要瘋狂。

  • 存量-流量模型預測 2035 年比特幣價格為 116 萬美元。
  • 比特幣冪律模型預計 2035 年比特幣價格為 150 萬美元。
  • 比特幣自相關匯率模型預測 2035 年比特幣價格為 750 萬美元!

黃金的歷史波動性

但 Bitwise 也明確表示,他們並不認可這些模型。 畢竟,這些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往往過於簡化。 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不要被這些瘋狂的預測所迷惑。 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風險管理,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比特幣上。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