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軒高科五年增長揭秘:雙引擎驅動與高端轉型

國軒高科五年增長揭秘:雙引擎驅動與高端轉型

國軒高科:五年營收淨利雙位數增長的「秘密」配方?

2025年上半年,國軒高科的財報像一顆深水炸彈,在新能源圈內炸開了鍋。營收193.94億元,淨利3.67億元,分別增長15.48%和35.22%。這數字本身就夠吸睛,更別提這已經是他們連續五年維持營收和淨利至少兩位數增長了!在競爭白熱化的電池市場,這種「長跑」能力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但數字會說話,卻也容易讓人忽略背後的「秘密配方」。國軒高科的成長,難道僅僅是搭上了新能源的順風車?還是說,他們掌握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煉金術」?財報背後的故事,遠比冷冰冰的數字更有意思。

這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從萌芽到爆發的過程,無數企業湧入賽道,又黯然離場。國軒高科能屹立不倒,甚至逆勢增長,肯定有其獨到之處。是技術創新?是市場策略?還是背後有什麼「神秘力量」在加持?讓我們一層層剝開這家公司的「洋蔥」,看看它到底藏了多少「乾貨」。

說實話,我個人對這種「五年連續增長」的故事向來抱持懷疑態度。在商界,沒有永遠的贏家,更沒有永遠不變的增長曲線。國軒高科的「蜜月期」能持續多久?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

營收暴漲的背後:動力電池與儲能業務的雙引擎驅動

國軒高科的營收版圖,動力電池和儲能業務就像兩台渦輪引擎,一個提供強勁推力,一個負責穩定續航。2025年上半年,動力電池收入140.34億元,儲能收入45.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94%和5.14%。表面上看,動力電池才是營收主力,但儲能業務的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動力電池:不僅是裝機量,更是技術的「升維」

先說動力電池。這幾年,電動車市場有多火爆,動力電池的需求就有多旺盛。國軒高科的裝機量和市佔率,也跟著水漲船高。根據SNE research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國軒高科的全球市佔率從去年的2.6%提升到3.6%,國內市佔率也達到5.18%,位居第四。數字很漂亮,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們正在擺脫「低端供應商」的標籤。

與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奇瑞、零跑、長安等主流車企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這只是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向高端車型滲透。奇瑞星紀元、風雲系列,吉利銀河,零跑……這些車型可不是隨便就能「上車」的。產品結構的中高端化,直接反映在毛利率上。2025年上半年,國軒高科動力鋰電池產品毛利率同比提高了2.16個百分點。這可不是小數字,背後代表的是技術升級和品牌溢價。

但說到技術,就不得不提他們在固態電池上的「豪賭」。全固態電池中試線良品率達到90%,這消息一出,整個行業都震了一下。雖然距離大規模量產還有距離,但至少證明,國軒高科沒有在技術創新上掉隊。畢竟,在電池這個領域,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權。

儲能業務:從追趕到領跑,全球排名的「華麗轉身」

儲能業務方面,國軒高科的表現同樣亮眼。在全球儲能電芯TOP10中,他們從去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小儲市場更是躋身全球第四。這個排名提升的背後,是他們在儲能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技術積累。

僅在今年2月的日本電池展上,他們就簽下了超過7GWh的銷售框架協議,涵蓋電源側、電網側、工商業等多個應用場景。與日本愛迪生能源合作的佐倉儲能電站進入日本一次調頻市場,更是開創了中國企業的先河。這不僅僅是訂單,更是對他們技術和產品的認可。

當然,光有訂單還不夠,產品才是硬道理。他們推出的乾元智儲20MWh單艙系統,號稱技術指標領跑全球,還拿到了多項國內外認證。這種「秀肌肉」的方式,無疑是對潛在客戶最好的宣傳。據說,這款產品已經獲得超過6GWh的在建及意向項目訂單,市場反響可見一斑。

總之,動力電池和儲能業務就像國軒高科的「左右護法」,一個攻城掠地,一個穩守後方。這兩台引擎的協同作用,才是他們營收暴漲的真正動力。

現金流與盈利能力:國軒高科的「體質」正在變強?

營收和利潤固然重要,但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現金流才是真正的「血液」。如果說營收是「面子」,那現金流就是「裡子」。國軒高科2025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淨額為3.25億元,同比增長80.35%。這個數字表明,他們的「造血能力」正在顯著提升。

一家企業光能賺錢還不夠,還要能把錢「留住」,並且轉化為更多的利潤。這就涉及到盈利能力的問題。國軒高科的盈利能力增強,並非偶然,而是與他們的客戶結構優化和高端產品戰略密切相關。

客戶結構優化:擺脫「低端」標籤的關鍵一步?

過去,國軒高科給人的印象是「低端供應商」,主要客戶集中在低端電動車市場。但現在,他們正在努力擺脫這個標籤。與奇瑞、吉利、零跑等車企的合作,讓他們成功打入了中高端市場。更重要的是,大眾集團成為他們的「大股東」,這無疑為他們的業務增長注入了強心劑。

大眾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對於國軒高科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有了大眾集團的背書,他們不僅更容易獲得訂單,還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這就像是拿到了一張通往高端市場的「入場券」。

高端產品戰略:固態電池的「豪賭」與未來

固態電池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聖杯」,誰能率先掌握這項技術,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國軒高科在固態電池上的投入,無疑是一場「豪賭」。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似乎押對了寶。

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成功,以及準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展,都表明他們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雖然距離大規模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他們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當然,固態電池的研發風險很高,投入巨大,而且短期內難以產生實際效益。但對於國軒高科來說,這是一項必須要做的投資。因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就像是一場「技術長跑」,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贏得勝利。

不只是電池:國軒高科的「野心」與多元化佈局

如果只把國軒高科看作一家電池公司,那就太小看他們的「野心」了。他們正在加速多元化佈局,試圖在新能源領域的更多細分市場佔據一席之地。除了乘用車和儲能領域,他們還將目光瞄準了商用車市場和小動力電池領域。

商用車市場:重卡標準箱的「即插即用」革命?

商用車市場,尤其是重卡市場,一直是新能源領域的「硬骨頭」。重卡對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和安全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國軒高科推出G行超級重卡標準箱,全面覆蓋牽引車、攪拌機、礦卡等應用場景,這無疑是對傳統重卡動力模式的一次挑戰。

更重要的是,他們聲稱這款產品是「發布即量產,量產即應用」。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僅是推出了一款新產品,而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讓重卡企業可以像「即插即用」一樣,快速採用新能源動力。這種模式,如果能夠成功推廣,將極大地加速重卡電動化的進程。

當然,重卡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僅有傳統的燃油車巨頭,還有新興的新能源企業。國軒高科能否在重卡市場站穩腳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小動力電池:開闢「第三增長極」的底氣何在?

小動力電池,主要應用於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等領域。這個市場雖然看似不起眼,但規模卻非常龐大。國軒高科與合肥市廬江縣高新區簽署小動力電池項目合作協議,表明他們正在積極開拓這個市場。

他們將小動力電池視為繼動力電池與儲能之後的「第三增長極」,這並非沒有道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電動自行車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電動工具也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燃油工具。這些都為小動力電池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但小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同樣非常激烈,而且價格敏感度很高。國軒高科能否在這個市場取得成功,取決於他們能否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

專家怎麼看:華安證券與西部證券的「隔空交火」?

華安證券和西部證券,這兩家券商對國軒高科的看法,簡直就像「冰與火之歌」。華安證券看好國軒高科在儲能領域的發展,認為全球電化學儲能需求穩步增長,加上國軒高科出貨量高增帶來的規模效應和直通率提升,將有效支撐其毛利率。他們甚至預計,未來三年國軒高科的儲能毛利率將持續提升。

但西部證券的關注點則不同。他們更看重國軒高科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客戶結構改善和高端產品佈局。他們認為,國軒高科的動力客戶結構不斷優化,B級及以上車型佔比持續提升,大眾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將賦能業務長期增長。此外,他們還特別提到了國軒高科的全固態「金石」電池中試線貫通,認為這將為公司帶來長期的成長性。

這兩家券商的觀點,看似有所不同,但實際上卻殊途同歸。他們都認為,國軒高科正在向高端市場轉型,並且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他們也各自強調了不同的優勢和潛力。華安證券看好儲能業務,認為其將成為新的增長點;西部證券則更看重動力電池業務,認為其將受益於客戶結構改善和技術升級。

這種「隔空交火」的局面,其實也反映了市場對國軒高科的複雜看法。一方面,人們對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另一方面,也對其能否成功轉型和持續創新保持警惕。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