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譜!電腦掛機三分鐘,真能躺著賺?Biteye 實測十大「類挖礦」項目,這世界玄幻了!
前言:韭菜的白日夢?還是區塊鏈的下一個風口?
「掛機三分鐘,月入百萬」,這標題是不是很像那種點進去就後悔的詐騙廣告?但這次,Biteye 要帶你深入探討的是,一堆號稱能讓你「零成本掛機挖礦」的區塊鏈項目。先別急著嗤之以鼻,雖然聽起來玄幻,但背後可能隱藏著區塊鏈技術的下一個爆發點: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
DePIN 的概念很簡單:透過區塊鏈技術,將實體世界的閒置資源(例如你的網路頻寬、電腦算力、儲存空間)變成可以交易的商品。想像一下,你家裡那台 996 退役的電腦,不用再拿來墊泡麵,而是能默默地幫你賺錢,是不是有點心動?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骨感。這些「類挖礦」項目真的能讓你躺著賺?還是只是另一場圈錢遊戲?Biteye 親自下海,實測了十個聲稱能讓你掛機賺錢的項目,帶你一探究竟。
DAWN:Solana 上的寬頻「共享經濟」,真能挖出金礦?
DAWN(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Wireless Network)是一個基於 Solana 的 DePIN 項目,簡單來說,就是讓你把家裡用不完的網路頻寬拿出來「出租」。透過共享頻寬,你可以參與網路建設,並獲得獎勵。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早期的 P2P 下載?
Biteye 實測:
- 註冊帳號:使用信箱註冊,過程簡單。
- 下載瀏覽器插件:插件安裝後,會自動在你瀏覽網頁時分享頻寬。
- 掛機賺積分:登錄後,插件會在背景默默運行,並根據你分享的頻寬量給予積分。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極低,幾乎零成本。
- 收益目前不明朗,積分的價值有待觀察。
- 隱私問題值得關注,畢竟你要分享你的網路活動。
直達鏈接: https://dashboard.dawninternet.com/signup (邀請碼:4c44cc6f,無邀請碼有時會報錯)
Orochi Network:數據界的「忍者」,ZKP 加持下的 Web3 數據革命?
Orochi Network 號稱要打造一個基於 ZKPs(Zero-Knowledge Proofs,零知識證明)的可驗證數據層。簡單來說,就是讓 Web3 應用(例如 AI 模型、dApps、智能合約)能夠更安全、更有效率地處理數據。ZKP 就像個數據忍者,能在不洩露數據本身的情況下,證明數據的真實性。聽起來很酷炫,對吧?
Biteye 實測:
- 訪問 ONProver 網頁:介面簡潔明瞭。
- 連接錢包或註冊 ONID:ONID 像是 Orochi Network 的通行證。
- 點擊 PROVE 按鈕:參與數據證明,賺取 $ON 代幣。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低,但需要了解 ZKP 的基本概念。
- $ON 代幣尚未發行,潛在收益未知。
- ZKPs 技術前景廣闊,但 Orochi Network 是否能脫穎而出,仍有待觀察。
Biteye 貼心提醒: 使用 Biteye 推薦鏈接可獲得 5 $ON 獎勵: https://onprover.orochi.network/?referralCode=wP2z_biteye
Gradient:Solana 的邊緣計算野心,這次能顛覆雲端嗎?
Gradient Network 試圖在 Solana 上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邊緣計算網路。想像一下,不再依賴 Amazon 或 Google 的雲端伺服器,而是由全球各地的電腦共同提供算力,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Gradient 強調用戶隱私、透明性和去中心化控制,但真能挑戰雲端巨頭的地位嗎?
Biteye 實測:
- 註冊帳號:使用信箱註冊,需要驗證碼。
- 下載瀏覽器插件:安裝過程順利。
- 自動掛機賺積分:插件會自動在背景運行,利用你的電腦資源進行運算。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不高,但需要犧牲一些電腦效能。
- 積分獎勵機制尚未完善,收益不確定性高。
- 邊緣計算概念吸引人,但實際應用場景仍待開發。
友情提示: 註冊鏈接:https://app.gradient.network/,輸入邀請碼:X9N0LG,邀請雙方都可獲得 20 Points 獎勵。
Bless:讓你的舊手機變身 AI 礦機?共享算力網絡的烏托邦?
Bless Network 的目標是將你家裡閒置的設備,像是舊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是 Raspberry Pi,變成一個個微型 AI 礦機。他們想整合這些分散的算力,打造一個全球共享的去中心化算力網絡,為 AI、機器學習等應用提供低延遲、低成本的計算能力。聽起來很理想,但實際上真的可行嗎?
Biteye 實測:
- 下載插件:插件支援 Chrome 瀏覽器。
- 使用 Github 或 Google 帳戶登錄:過程簡單快捷。
- 自動運行:登錄後,插件會自動在背景運行,消耗你的設備資源。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極低,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術知識。
- 收益不明朗,目前主要為第一階段的空投。
- 設備資源消耗較高,可能會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
注意事項: 目前 Bless 正在進行第一階段的空投,在 dashboard 的空投頁面綁定錢包,將有機會解鎖空投獎勵。插件下載鏈接: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bless/pljbjcehnhcnofmkdbjolghdcjnmekia
Datagram Network:自建 Layer 1 高速公路,AI 時代的數據狂飆?
DGramNetwork 想要打造一條專為 AI 應用設計的 Layer 1 區塊鏈。他們希望透過社群提供的計算、儲存和頻寬資源,結合 Hyperfabric 技術,實現高速數據傳輸,並利用 AI 優化網路性能。想像一下,這就像是為 AI 時代量身打造的高速公路,讓數據能夠飛速傳輸。但這條路真的能順利開通嗎?
Biteye 實測:
- 使用郵箱註冊帳號:註冊流程簡單。
- 下載桌面客戶端:客戶端安裝包不大。
- 登錄後自動運行:客戶端會在背景運行,參與 ALPHA 測試網的節點運行。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不高,但需要下載並運行桌面客戶端。
- 目前處於 ALPHA 測試階段,收益不確定性很高。
- Layer 1 區塊鏈的開發難度極高,DGramNetwork 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快速通道: 鏈接:https://datagram.network/alpha-testnet
Teneo Protocol:AI 界的狗仔隊?用節點「挖掘」社群大數據?
Teneo Protocol 想要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 AI Agent 網路,這些 AI Agent 會像狗仔隊一樣,從 X (原 Twitter)、Reddit 等社群媒體和開放網路收集實時公共數據,並將其轉化為結構化的數據集,供 AI 模型訓練使用。聽起來有點可怕,但或許這就是 AI 發展的必經之路?
Biteye 實測:
- 下載插件:Chrome 插件,安裝方便。
- 用郵箱註冊登錄:註冊流程簡單。
- 點擊 Connect Node:開始運行節點,並獲取積分。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極低,但需要長時間運行節點才能累積積分。
- 數據隱私問題值得關注,畢竟你的節點在收集公共數據。
- AI 數據市場潛力巨大,但 Teneo Protocol 如何保障數據品質和用戶隱私,是個挑戰。
直通車: 插件下載鏈接: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teneo-community-node/emcclcoaglgcpoognfiggmhnhgabppkm?authuser=0&hl=en,註冊鏈接:https://dashboard.teneo.pro/auth
ARO Network:邊緣計算的「輕騎兵」,挑戰雲端巨頭的底氣?
ARO Network 希望利用全球用戶的閒置頻寬和計算資源,建立一個高效、低延遲的去中心化邊緣網路,用於支持邊緣計算和 AI 工作負載。他們強調低延遲和高效率,目標是成為邊緣計算領域的「輕騎兵」,以更靈活、更低成本的方式,挑戰雲端巨頭。但這場仗真的好打嗎?
Biteye 實測:
- 使用郵箱註冊帳號:註冊過程簡單。
- 下載瀏覽器插件或桌面客戶端:選擇你喜歡的方式。
- 將插件中顯示的序列號粘貼到 dashboard 中:這是連接節點的關鍵步驟。
- 開始運行賺取積分:讓你的設備默默地工作吧。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不高,但需要完成一些繁瑣的設定。
- 目前處於 Previewnet 階段,收益尚不明朗。
- 邊緣計算市場競爭激烈,ARO Network 需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
快速上車: 註冊鏈接:https://dashboard.aro.network/signup/,插件下載鏈接: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aro-lite/dehgjeidddkjakjgnmpccdkkjdchiifh?hl=en-US&utm_source=ext_sidebar
OptimAI Network:數據界的 Uber?用共享資源餵養 AI 模型?
OptimAI Network 是 YZi Labs 孵化的去中心化數據層,概念和 Grass、Teneo 類似,都是希望透過社群貢獻計算資源、頻寬和反饋,來收集和驗證高質量、多樣化的數據集,用於訓練 AI 模型。 想像一下,你就像是數據界的 Uber 司機,貢獻閒置資源,幫助 AI 模型成長。 但這種模式真的能產生有價值的數據嗎?
Biteye 實測:
- 下載插件:Chrome 瀏覽器插件。
- 使用郵箱註冊:註冊流程簡單。
- 登錄後自動運行:插件會在背景累積積分獎勵。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極低,幾乎不需要任何操作。
- 融資、網路、代幣資訊未披露,風險較高。
- 數據品質難以保證,可能存在垃圾數據問題。
快速連結: 插件下載鏈接: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optimai-lite-node/njlfcjdojmopagogfpjgcbnpmiknapnd
Dreamcash:Hyperliquid 上的 AI 交易員?DeFi 菜鳥的救星?
Dreamcash 是一個在 Hyperliquid 上運行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他們希望透過 AI 驅動的市場分析、自動化的收益策略,降低 DeFi 的交互門檻,讓新手和資深投資者都能輕鬆參與數字資產市場。 想像一下,你擁有一個 AI 交易員,24 小時不間斷地為你賺錢。 但 DeFi 的風險本就很高,加上 AI 的不確定性,真的能讓人安心嗎?
Biteye 實測:
- 下載移動端 APP:目前產品還在私測階段。
- APP 內有一個自動計時器:計算你在 waitlist 上等待的時間。
- 等待時間越久,獲得的積分越多:這是一種另類的「時間挖礦」?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極低,只需下載 APP 並等待。
- 融資、網路、代幣資訊未披露,風險極高。
- DeFi 市場波動劇烈,AI 交易策略是否能穩定盈利,仍是未知數。
快速通道: APP 下載地址:https://dreamcash.xyz/
Nebulai:打造去中心化 AI 超算中心?區塊鏈的另類「軍備競賽」?
Nebulai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AI 計算網絡,他們希望透過區塊鏈連接全球的計算資源(例如 CPU、GPU、儲存和頻寬),形成一個無需許可、高效、抗審查的 AI 工作負載執行平台。 想像一下,這就像是區塊鏈世界的「算力軍備競賽」,誰能掌握更多的計算資源,誰就能在 AI 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但這場競賽的終點在哪裡?
Biteye 實測:
- 進入 Open Compute 網頁:介面設計簡潔明瞭。
- 連接錢包:支持常見的錢包類型。
- 打開網頁上的開關按鈕:開始運行並獲取 $NEB 激勵。
主觀評價:
- 參與門檻不高,但需要貢獻一定的計算資源。
- 融資、網路、代幣資訊未披露,風險較高。
- 計算資源的貢獻能否獲得足夠的回報,仍是未知數。
快速加入: 網頁鏈接:https://nebulai.network/opencompute
結語:掛機賺錢的誘惑,與 DePIN 的未來猜想
實測了這十個「類挖礦」項目,Biteye 的感想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雖然掛機賺錢聽起來很誘人,但多數項目的收益並不穩定,甚至可能存在風險。 許多項目尚未披露詳細的代幣經濟模型,參與者需要仔細評估風險,避免盲目投入。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否定 DePIN 的潛力。 DePIN 作為區塊鏈技術與實體世界的橋樑,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DePIN 有望在未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創造更多價值。
不過,DePIN 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
- 如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 如何平衡用戶隱私和數據共享?
- 如何建立公平合理的獎勵機制?
這些問題都需要社群共同努力,才能推動 DePIN 的健康發展。 總之,掛機賺錢的夢想或許還很遙遠,但 DePIN 的未來值得期待。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
離譜歸離譜,先上車再說?
看完以上十個項目的實測,你是不是覺得既興奮又困惑?一方面,掛機就能賺錢的誘惑實在太大了;但另一方面,這些項目的風險也讓人不得不謹慎。 Biteye 的建議是:離譜歸離譜,先上車再說?
當然,這裡的「上車」並不是指盲目all in,而是指抱持著學習的心態,用小額資金參與這些項目,親身體驗 DePIN 的魅力。 畢竟,區塊鏈的世界變化快速,誰也說不准下一個風口會在哪裡。 或許,現在的「類挖礦」項目,就是未來的財富密碼?
記住,投資有風險,參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