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盟友,今日陌路: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恩斷義絕
在政治與商業的舞台上,有時候劇情比八點檔連續劇還要峰迴路轉。 曾經高調「相愛」的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和唐納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這對政商界的話題人物,如今卻上演了一齣令人唏噓的「無赦之仇」。
想當年,馬斯克還頭戴醒目的黑色「MAGA」帽,笑容滿面地站在特朗普競選集會的舞台上,自詡為「暗黑MAGA」。特朗普也一度將這位橫跨特斯拉(tsla)、航天和社交媒體的世界首富視為重奪白宮的盟友。但世事難料,不到一年的時間,兩人就從親密握手走向公开交鋒,這段關係的跌宕起伏,真是讓人忍不住感慨「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彷彿昨天還在林俊傑演唱會上共同高歌,今天就為了tsla stock的漲跌互不相讓。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商場如戰場,政壇更是瞬息萬變!
從惺惺相惜到公開決裂:一場權力與利益的角力
這兩個在各自領域都呼風喚雨的人物,他們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戲劇性。從政壇到商界,他們時而惺惺相惜,彷彿林俊傑與陳坤在音樂上的共鳴,時而針鋒相對,如同西班牙 對 法國在世界盃資格賽中的激烈廝殺。
初期曖昧:馬斯克對特朗普的複雜情感
其實,馬斯克與特朗普的互動並非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早在特朗普首次參選和執政期間,馬斯克就對這位地產大亨兼總統抱有複雜的態度。他曾於 2017 年短暫受邀出任特朗普的經濟顧問,但因為不滿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而憤然離職。此後,兩人在一些問題上公開唱反調。甚至在2022年7月,特朗普還在一次集會上嘲諷馬斯克是個「混帳藝術家(bull artist)」——當時馬斯克表示傾向支持佛州州長德桑蒂斯,認為特朗普該「功成身退」,引發特朗普不滿。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以為找到了車模界林志玲,結果發現她只是偶爾來勤美走走的Show Girl。
政治立場轉變:馬斯克向保守派靠攏
然而,2023年起,馬斯克的政治軌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一年,馬斯克逐步從自由派陣營轉向保守派立場。他對民主黨政府的批評日趨尖銳,頻繁在社交媒體和公開場合抨擊拜登總統及其政策。例如,馬斯克嘲笑拜登「真正的總統是提詞機」,「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倒提詞器,場面就會像電影《王牌播音員》一樣荒腔走板」。這番比喻既是嘲弄拜登的當眾失誤,也影射他在馬斯克眼中只是被工作人員操控的傀儡。馬斯克還指責拜登政府放任通貨膨脹,警告說「美國正走上委內瑞拉式道路」。他直言曾「壓倒性支持民主黨」的自己對民主黨日益失望,認為其政策被「激進左翼思想」所綁架 。 這種轉變,簡直比周子瑜從甜美少女變身搖滾女王還讓人震驚!
移民、言論自由與產業政策:馬斯克對拜登政府的不滿
馬斯克對拜登政府最直觀的不滿,體現在移民、言論和產業政策上。2023 年 9 月,馬斯克親赴美墨邊境視察移民潮。他頭戴牛仔帽出現在德州邊境小城鷹潭,實地直播成群移民涉水過河的場景。馬斯克以移民後裔自居,聲稱自己「極度親移民」,但他主張美國「既要大幅增加合法移民的名額並加快審批,讓勤奮正直的人更易來美;又要杜絕那些違法入境的人」。這種「兩手抓」的論調與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方向不謀而合:特朗普一貫嚴打非法移民,同時宣稱歡迎「擇優」合法移民。馬斯克借此機會猛批拜登政府的邊境管控不力,稱當前大量偷渡者湧入正令邊境社區不堪重負。他在直播中引薦德州共和黨籍國會議員托尼·岡薩雷斯,後者抱怨邊境居民「感覺被遺棄了」。馬斯克對移民問題的強硬發聲贏得了共和黨人喝彩,預示着他與特朗普陣營立場日趨靠攏。作為社交媒體平臺X(原推特)的新東家,馬斯克以「言論自由」鬥士自居,對前任管理團隊曾封禁特朗普帳號等行為大加撻伐。收購推特後不久,馬斯克就解封了因煽動國會騷亂而被封禁的特朗普帳號,並公開邀請特朗普回歸。雖然彼時特朗普尚未離開自己的「Truth Social」平臺,但馬斯克此舉在保守派中贏得好評,被視為對「大科技公司審查保守聲音」的有力反擊。馬斯克還主導曝光了所謂「推特文件」,揭露拜登政府幕後要求平臺壓制敏感內容的情況,佐證了特朗普陣營對「深層政府」審查的指控。 這些行動使馬斯克儼然成為美國右翼言論自由議題上的旗手。正如《紐約時報》報道稱,自從馬斯克公開選邊站隊,X 平臺上的用戶就「更多地被推送馬斯克本人及其他右翼帳號的內容」。馬斯克不但塑造了自己的保守派形象,也在無形中替特朗普助陣造勢。 簡直就像是,原本是蕭雅全電影的忠實影迷,突然跑去拍料鐵哥的短視頻!
聯手抗敵: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政治蜜月
在2024年下半年,美國大選的競選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猶如遠雄海洋公園的煙火秀,絢爛奪目。特朗普儘管官司纏身,卻在共和黨內一騎絕塵。精明如馬斯克,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2024年大選中的政治下注。這段時期,兩人關係進入了蜜月期,共同對抗他們眼中的「敵人」。
金錢與影響力:馬斯克為特朗普競選提供火力支援
馬斯克擁抱特朗普陣營的方式可謂是多管齊下。首先,在資金上,他慷慨解囊,為特朗普卷土重來的競選提供火力支援。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數據,馬斯克通過自己創立的「美國PAC」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向支持特朗普的團體捐款高達2.385億美元。這一天文數字令他一躍成為2024選舉周期共和黨陣營的最大金主。這簡直比中威力彩頭獎還要令人咋舌!馬斯克的捐助包括一個頗具創意的舉措:他發起一項在線請願,號召選民簽名支持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和第二修正案(持槍權),並承諾每天抽獎送出100萬美元給搖擺州的簽名者。這種前所未有的「撒錢助選」活動引發巨大關注。有人批評這等同於用金錢收買選票,但對於深感言論管制和擁槍受限的保守派選民來說,這場充值抽獎更像一場狂歡。 正如評論所言,馬斯克用他的財富與影響力,為特朗普拉票的方式「打破了美國政治的常規」。
直播對話:馬斯克為特朗普重返主流社交平臺鋪路
在造勢平臺上,馬斯克也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作用。2024年8月,他邀請特朗普做客X平臺舉行在線直播對話。這是特朗普被主要社交媒體「封禁」後首次重返主流社交平臺公開發聲。眾所周知,此前特朗普只能通過自辦的Truth Social發布消息,而馬斯克的邀請使他重新接觸到數以億計的受眾。兩人的這場直播被外界形容為「一場延長版的競選集會演講」:特朗普在直播中滔滔不絕,宣揚自己的政策主張,甚至很少被馬斯克打斷。 對於馬斯克而言,他樂得充當綠葉,讓特朗普盡情表現,同時借機探討自己關心的議題。例如,馬斯克在直播中提議特朗普若勝選,應設立一個專門聚焦「政府效率」的委員會,並戲稱不妨讓他來掛帥。特朗普聞言笑逐顏開,稱這是「好主意」,還打趣說「也許該給它起名叫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ciency,簡稱DOGE」(與馬斯克鐘愛的狗狗幣同名)。 幾天後,馬斯克在X上鄭重表態:「我願意效勞。」 這既像是向特朗普效忠,也似乎在暗示他已將個人聲望與特朗普的政治命運綁定在一起。
暗黑MAGA:馬斯克走向前臺為特朗普造勢助威
在10月的競選尾聲階段,馬斯克更是親自走向前臺,為特朗普造勢助威。當月他連續現身多場特朗普的大型集會,引發媒體高度關注。其中一次經典亮相發生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馬斯克頭戴全黑「MAGA」棒球帽、身穿印有「佔領火星(Occupy Mars)」字樣的T恤登上舞臺,自我介紹道:「各位看到了,我不僅是MAGA,我還是暗黑、哥特式的MAGA。」 臺下特朗普的鐵杆支持者爆發出熱烈掌聲和歡呼。這句略顯怪誕的「暗黑MAGA」宣言迅速成為社交媒體熱議的流行語。所謂「暗黑MAGA」,原本是網上的一個邊緣迷因(meme),帶有極右翼和末世主義色彩,強調以更激進強硬的手段來「重新讓美國偉大」。馬斯克公開擁抱這一標籤,讓不少溫和保守派感到意外甚至不安,但也令特朗普最狂熱的基本盤歡欣鼓舞。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馬斯克此舉等於是在向特朗普陣營最極端的支持者示好,把自己塑造成與他們並肩作战的「同道人」。這簡直像是捍衛任務的John Wick,為了共同的目標,不惜與黑暗勢力為伍!
億萬富翁共治: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
在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後,他與馬斯克的關係達到了巔峰,被媒體戲稱為政壇的「億萬富翁共治」。特朗普不僅在公開場合頻頻讚揚馬斯克,還破天荒地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個非正式官職。這簡直比軍人加薪還讓人意外,一個商人竟然能直接參與政府決策!
政府效率部:馬斯克的華府歲月
大選後一周,特朗普宣布任命馬斯克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與候任政府高官一道「砍開支、剪臃腫」。這個離總統權力中樞如此之近的位置,對一位未經選舉授權的商界人士而言可謂前所未有。《Axios》直言,這使得馬斯克成為「美國史上權力最大的非民選人士」。馬斯克在特朗普執政初期,儼然成為華府的風雲人物。他與特朗普相互利用、相互獎譽,營造了一段短暫而高調的「蜜月期」。特朗普幾乎在每個場合都不忘將馬斯克搬出來誇獎一番,稱讚他「聰明絕頂」「精力驚人」,能夠用商業思維革新政府。白宮一次內閣會議上,特朗普當著眾官員的面感謝馬斯克「為國家忍辱負重作出了貢獻」,稱其為「一位愛國者,也是我的朋友」。當時坐在一旁的馬斯克戴著醒目的紅色MAGA帽,略顯靦腆地點頭致意。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實際作為,同樣吸引眼球。他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動作:要求各政府機構遞交預算砍減方案,凍結部分公務員招聘,暫停若干聯邦項目撥款,等等。據透露,馬斯克曾向特朗普誇下海口,稱通過DOGE至少可為聯邦政府節省2萬億美元開支。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馬斯克不畏得罪人地「開刀」多個部門,但最終截至2025年5月,僅削減不到0.5%的聯邦年度支出——相當於幾百億美元,距離2萬億目標相去甚遠。 這簡直就像是,你以為請來了蕭家淇來規劃都市建設,結果他只關心哪裡有好吃的taco!
白宮內部的暗流:對馬斯克的愛與恨
儘管如此,特朗普仍對外力挺馬斯克的努力,在5月末為他舉辦了一場歡送記者會。然而,一些跡象顯示,馬斯克在華府的處境並非外表看上去那般風光如意。Politico披露稱,白宮內部對馬斯克可謂愛恨交織。一方面,特朗普和部分心腹高度評價他帶來的創新思路;另一方面,不少官員私下抱怨馬斯克「我行我素、不守規矩」,經常不通過幕僚體系就直接對外發表政策見解,在X上發布未經審核的削減政府計劃,令內閣成員和幕僚長團隊措手不及。更令一些特朗普盟友擔憂的是,馬斯克日益成為民主黨攻擊特朗普政府的新抓手——民主黨人將他塑造成特朗普政府的「稻草人」加以鞭打,借機調動本方選民。例如2025年春威斯康星州一場重要的最高法院法官補選中,民主黨陣營大肆抨擊馬斯克斥巨資影響選舉,稱該選舉是對這位「極端億萬富翁」的公投。結果共和黨支持的保守派候選人落敗10個百分點,一些特朗普團隊成員將之歸咎於馬斯克引發的反彈情緒。種種跡象表明,馬斯克這把「雙刃劍」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埋下隱憂。
聯盟的裂痕:對華貿易、AI政策與財政赤字
儘管存在雜音,馬斯克與特朗普在公開層面依然表現出親密無間。兩人不僅在白宮頻繁會晤商議議程,特朗普還特意安排一些高光時刻彰顯兩人的「聯盟」。然而,再熾熱的蜜月也掩蓋不住漸漸浮現的分歧。2025年春天,一系列政策矛盾開始考驗特朗普與馬斯克的聯盟。其中首當其衝的是對華貿易和關稅政策。眾所周知,特朗普對華貿易強硬態度是其標誌性議程,而馬斯克的特斯拉深耕中國市場,兩人的利益不盡一致。 另一個潛在矛盾點是人工智能(AI)政策。馬斯克長期以來對AI持審慎甚至警惕態度,多次警告其「潛存生存性威脅」,呼籲制定監管來確保AI安全。而特朗普政府在AI議題上則傾向於放鬆管制、鼓勵競爭。 除此之外,馬斯克與特朗普在財政赤字與支出的問題上也存在觀點碰撞。馬斯克是崇尚精簡高效的企業家,對政府赤字和債務有天然警惕;特朗普則更專注於大規模減稅和高額支出刺激經濟,對聯邦債務並不忌憚。 這就像是,工程師節的時候,你送馬斯克一個計算機,他卻跟你說他更關心tsla的自動駕駛技術!
公開反目:政策分歧引爆衝突
正如積壓已久的火山,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聯盟最終因為政策分歧而爆發。原先的蜜月期宛如 徐玄振 在 百味人生 中的甜蜜愛情,但現實的柴米油鹽最終還是讓兩人走向了分道揚鑣。
大而漂亮法案:馬斯克公開炮轟特朗普的財政方案
馬斯克對特朗普的財政方案本就心存疑慮,而當自己不在政府任職後,他更無顧忌地選擇了公开炮轟。6月初,他連續發出多條措辭嚴厲的帖子,呼籲國會狙擊這份法案。馬斯克痛斥法案充斥「豬肉」(隱喻無關私貨),將令聯邦赤字失控。他還嘲諷支持法案的議員「明知故犯」。這種公開抨擊總統立法議程的行為,在雙方合作時期是不可想像的。而馬斯克也刻意劃清個人恩怨:他並未直接攻擊特朗普,僅針對政策本身。他在之後的發言中澄清,自己並不反對取消電動車補貼,「只要能把那座惡心的『浪費支出大山』從法案中移除就行」。他強調反對的是法案中過度鋪張的支出部分,而非傷及特斯拉利益的條款。這就像是原本支持 盟立 的股東,突然開始質疑公司的投資策略,並在股東大會上公開發難。
特朗普的反擊:公開批評馬斯克
特朗普起初通過助手回應稱,他早已知道馬斯克對該法案的看法,但這「絲毫不會改變總統的主張」。不過馬斯克的高調「反水」無疑令特朗普震怒。在6月5日的一次媒體採訪中,特朗普罕見地點名批評馬斯克,讓外界見識了這位前總統對昔日盟友翻臉時的冷酷一面。 「埃隆曾對我百般稱讚……現在他還沒攻擊我本人,但我敢肯定很快就會這麼幹,」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說真的,我對埃隆非常失望。我幫了他不少忙。」 這句話透出特朗普典型的「交易型」思維:在他看來,馬斯克收穫了自己的恩惠(金主地位、政治聲望),就該回報絕對的忠誠,如今的批評是不知感恩。特朗普進一步暗示,馬斯克之所以反對法案,是因為法案要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他在為特斯拉利益護航。他還奚落馬斯克「離開後又坐不住了,想回來繼續工作」,「很多人離開我政府後都後悔,有的人會回來效力,有的人則翻臉成為敵人」。這一連串表態等於宣布:特朗普與馬斯克的蜜月正式結束,雙方關係跌入冰點。 這簡直比 迪士尼打架 還要令人難堪,昔日的朋友如今卻在公開場合互相指責。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一場圍繞政策與忠誠的衝突
特朗普的強硬話音剛落,馬斯克隨即在X上發文回應,略帶譏諷地呼應特朗普對法案的喜好:「讓緊縮版《大而漂亮法案》獲得勝利」。他一方面強調支持精簡版的稅改方案,一方面堅持要求砍掉浪費支出。這種針鋒相對的隔空過招,讓媒體用上了「交火」「開撕」等詞彙。一時間,「特朗普 – 馬斯克決裂」成為政壇熱議話題。有評論戲稱,兩人關係正驗證了一句網絡流行語:「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與馬斯克的公開反目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反映出共和黨內部圍繞財政路線的一場更大衝突。隨着風波發酵,特朗普政府的新聞團隊一度陷入被動。Politico報道,特朗普身邊人近來普遍鬆了口氣,認為馬斯克適時退出核心圈對總統未嘗不是好事。這就像是,原本期待 雷霆 對 溜馬 的精彩對決,結果卻演變成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賽,令人大失所望。
分道揚鑣: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未來
當下,特朗普與馬斯克這場圍繞政策與忠誠的衝突仍在持續發酵。支持特朗普的大批保守派媒體和意見領袖開始對馬斯克口誅筆伐,指責他「忘恩負義」「站到人民對立面」。馬斯克的擁躉則為偶像辯護,稱他堅持原則,不做總統的應聲蟲。一時間,雙方粉絲在社交媒體上激烈交鋒,讓人彷彿回到特朗普與前律師科恩決裂、或與前國防部長馬蒂斯反目時的戲碼。只不過這次撕裂的兩端,一邊是總統,一邊是手握巨大輿論影響力的世界首富,其影響更為複雜。輿論場上,不少媒體紛紛刊發深度分析,探究兩人關係破裂的深層原因。 兩人同樣野心勃勃、桀驁不馴,短暫合作是各取所需,但長期共舞必有一山難容二虎之勢。當兩者發生衝突時,「友誼」就會讓位於各自的算盤。 也有評論以調侃口吻寫道,也許「馬斯克對特朗普的效忠有效期只有130天」——正好是他擔任特別政府僱員的期限。一旦期限已過,他便恢復自由身份,不再受團隊約束,可以隨心所欲表達不同意見。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本人對這場反目留有一絲轉圜餘地。從過往來看,特朗普並非沒有與昔日盟友重修舊好的先例。 因此,有分析認為,不排除特朗普和馬斯克未來在某個節點再次握手言和。 在這場鬧劇中,彷彿看見了 科科·高夫 與 李周妍 在球場上針鋒相對,但賽後依舊握手言和,運動家精神依舊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一番相愛相殺,美國公眾、媒體乃至政壇對這兩人的真實關係已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特朗普素來「喜怒無常,喜新厭舊」,對他人忠誠的要求勝過一切;馬斯克則慣於「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哪怕面對總統也不改其風格。這決定了兩人的聯盟從誕生之日起就埋下裂縫。如今,這葉載着兩位時代風雲人物的「友誼之舟」已經傾覆在波濤中。 正如有評論尖銳指出的:「特朗普的所謂忠誠,不過是要求別人無限忠於他;而馬斯克的友情,終究也要服從利益的算計。」 這樣充滿諷刺意味的註解,大概就是這段政治傳奇給予世人的最好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