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恩仇錄:從政治蜜月到世紀互撕
自戀狂的聯盟:短暫的政治蜜月
正如許多人私下裡嘀咕的那樣,兩個超級自戀狂之間的聯盟,就像夏天的雷陣雨,來得快,去得也快。誰也沒想到,這場看似天作之合的政治聯姻,竟然只維持了短短的六個月。想當初,馬斯克和特朗普在白宮門口握手言歡,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現在回頭看,簡直就像一齣鬧劇,一齣由兩個極度自我、又極度渴望權力的人共同演繹的荒誕戲碼。
6月6日:馬斯克的「信息核彈」
6月6日清晨,天氣陰晴不定,就像這兩個人的關係一樣。馬斯克選擇在他那砸了440億美元買來的推特(現在叫X)上,向他那2.2億粉絲投下了一顆威力驚人的「信息核彈」:「特朗普出現在愛潑斯坦的文件中,這才是這些文件遲遲未公開的原因。」 這句話,簡直就像一顆深水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社交媒體。要知道,愛潑斯坦的文件,那可不是什麼尋常的文件,那裡面記錄的,是超級富豪和政客對未成年少女進行性剝削的黑幕,是美國政要最陰暗、最骯髒的角落。
這條推文,閱讀量輕輕鬆鬆破億,也見證了一場堪稱「世紀大撕逼」的開始。想當初,這兩人可是站在一起的政治盟友啊!一起在白宮門口慶祝,握手合影,互相支持,簡直就是一對政治界的金童玉女。誰能想到,最終卻會變成互相指責、翻舊帳的仇敵?這劇情反轉的,比連續劇還精彩,比《我們與惡的距離2》更讓人震驚!
從「政治摯友」到「互噴網友」:決裂的開始
白宮內部的裂痕:攻擊計劃與人事任命
這場鬧劇的開端,其實早有預兆。早在三個月前,儘管馬斯克和特朗普公開場合還是一團和氣,但私底下,兩人的矛盾已經開始浮出水面。2025年3月,有小道消息指出,特朗普拒絕向馬斯克展示五角大樓針對中國的戰爭攻擊計畫,這讓一心想著「星辰大海」的馬斯克大為不滿。你想啊,一個是夢想著殖民火星的科技狂人,一個是滿腦子「美國優先」的政治老手,怎麼可能尿到同一個壺裡?林智群律師可能會說,這根本就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婚姻!
特朗普的前白宮首席策略師 Steve Bannon (那個曾經鼓吹民粹主義的傢伙) 認為,這件事是兩人關係出現裂痕的「第一次重大事件」。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呢。
DOGE 部門的爭議:裁員與預算削減
接著,到了5月,馬斯克推動聯邦航空管理局採用他的Starlink衛星系統來進行空中交通管制,結果卻因為利益衝突和技術問題被狠狠地打了回來。這不僅讓馬斯克覺得沒面子,更讓他對特朗普政府的效率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更何況,馬斯克在擔任「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期間,大刀闊斧地進行裁員和機構關閉計畫,這簡直就是動了那些官僚的奶酪,自然引發了內閣成員的強烈不滿。田秋堇阿姨可能會跳出來說:「這根本就是血汗工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公務員!」
公開決裂:馬斯克的首次發難
5月底,特朗普否決了馬斯克盟友 Jared Isaacman 出任 NASA 局長的提名,這在馬斯克看來,簡直就是「最後的侮辱」。於是在6月1日,忍無可忍的馬斯克在接受東森新聞採訪時,首次公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抱怨說,自己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成了替罪羊,所有與裁員、預算削減有關的負面輿論都被推到了他頭上。他還表示,雖然自己曾經堅定地支持特朗普,但現在對那個所謂的《美麗大法案》深感沮喪,認為這項法案正在破壞DOGE團隊過去幾個月的改革成果。講白了,就是覺得自己被當猴耍了,辛辛苦苦幫你做事,結果還被你捅一刀!
社交媒體上的口水戰:互相指責與諷刺
緊接著,6月3日,馬斯克直接在X平台(前Twitter)上開炮了。他把《美麗大法案》形容為「巨大、荒謬且令人作嘔的畸形產物」,不僅會讓美國財政赤字增加2.4萬億美元,還取消了對電動車和清潔能源的稅收抵免,這對特斯拉等新能源企業來說,簡直就是一次正面衝擊。這傢伙還指出,政府在大幅擴大軍費、基建支出的同時,卻犧牲了新能源產業的關鍵政策支持,這跟他所理解的「效率改革」根本就是背道而馳。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你特朗普搞錯重點了!我的電動車才是未來,你這樣搞根本就是阻礙科技發展!」
接著,馬斯克的批評開始升級。他發文指出,「過度的支出將使美國成為債務奴隸」,還直言「國會正在讓美國破產」。為了加強效果,他還引用了特朗普過去批評債務上限的舊推文進行諷刺,反問:「那時候說這些話的人現在還在嗎?他是不是已經被替身取代了?」這招簡直太狠了!直接質疑特朗普是不是換了個人,還是得了金魚腦,完全忘記自己以前說過什麼。看來,馬斯克不僅是個科技狂人,還是個一流的嘴炮選手,絕對有資格去參加《最佳辯士》的比賽!
馬斯克的反擊:組建新政黨的威脅
更誇張的是,馬斯克甚至發起了一項民調,詢問大家是否應該組建一個真正代表美國「中間80%人群」的新政黨。這一連串的動作,已經遠遠超出了政策分歧的範疇,而是在政治立場上直接挑戰特朗普的共和黨領導地位。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宣戰!擺明了要跟特朗普搶地盤,搶選票!
股市震蕩:投資者的擔憂
當然,這場鬧劇也影響到了美國股市。特斯拉的股價盤中暴跌超過14%,市值蒸發了1500億美元。投資者們開始擔心,特朗普會不會真的動用總統的權力,切斷政府對馬斯克商業帝國的資源通道,包括特斯拉的政策支持、政府合同,甚至是SpaceX的航天項目。畢竟,在商言商,誰也不想得罪總統,萬一被穿小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說不定就跟正崴、2408這些公司一樣,股價一落千丈!
愛潑斯坦檔案:世紀大撕逼的高潮
「特朗普姓名」的指控:道德與輿論的戰場
然而,真正的高潮,出現在6月6日。清晨,馬斯克在X平台上投下了那顆「核彈級」的推文,決定以最激烈、最極端的方式來終結這段政治關係:「特朗普出現在愛潑斯坦的文件中,這才是該文件遲遲未公開的原因。」這句話,簡直就像一把尖刀,直接刺向了特朗普的要害。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政治人物來說,與性醜聞扯上關係,都是致命的打擊,更何況,這還涉及未成年少女!這種事情,簡直比保時捷吐痰事件還要讓人震驚!
社交平台上一夜之間被「Trump-Epstein」刷屏,馬斯克的這條推文也被轉發了數百萬次。接著,馬斯克又轉發了一條呼籲「彈劾特朗普、由 JD Vance 接任總統」的熱門推文,簡直就是火上澆油,唯恐天下不亂。這下子,特朗普可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Dakota Johnson估計都不敢在公開場合提到他的名字了。
特朗普的回應:政策宣傳與辯解
面對如此猛烈的攻擊,特朗普的回應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他仍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強項——宣傳政策。他再次聲稱,《美麗大法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減稅與支出削減法案」,如果該法案不通過,「美國稅收將上漲68%」。他補充說:「我不在乎馬斯克是否反對我。」這番話,聽起來就像是個被打腫臉的胖子,硬撐著說自己不在乎。誰都知道,馬斯克的指控,已經嚴重損害了他的聲譽,光靠嘴硬是沒用的。
昔日的親密戰友:共同推進改革的聯盟
爭執從支出法案開始,卻最終蔓延至選舉功勞、商業合同、聯邦補貼,甚至涉及性醜聞的歷史文件。光看今天的「世紀大撕逼」,誰又能想到,這兩個政治盟友曾經好到「系同一條領帶」。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馬斯克可是砸了2.59億美元,調動了所有矽谷資源,再加上他個人影響力的背書,為特朗普站台。那時候,馬斯克對特朗普的愛,簡直就像……一個直男能給另一個男人的最大程度的愛?(這句話說出來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噁心…)
作為回報,當初馬斯克衝鋒陷陣、被群起攻擊之時,特朗普也在白宮車道上為他開了一場30分鐘的新聞發布會,試駕了五種不同類型、不同顏色的特斯拉汽車。那時候,特朗普指著一輛亮紅色的Model S,說要開一張8萬美元的支票全款買下,還稱馬斯克是絕對的「愛國者」,說他「從未向我提出過任何要求」。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就是一場滑稽的表演,兩個演員在台上互相吹捧,台下卻暗流湧動,各懷鬼胎。
《美麗大法案》:政治婚姻的分手協議
法案的本質:財政重構與意識形態
《美麗大法案》,聽起來像是什麼選美比賽的口號,實際上卻是特朗普政府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推出的一項綜合性預算與政策法案。但骨子裡,這其實是一場幾乎橫掃全局的財政重構行動,更帶有濃烈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色彩。這部法案不僅想延續並擴大2017年特朗普任內的減稅政策,還想大幅壓縮聯邦開支,更要命的是,它砍掉了一切跟「綠色」有關的政策資源,徹底背離了近年來美國在新能源、環保和技術創新上所達成的一些共識。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場「反環保」的政治豪賭,而馬斯克,自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電動車稅收抵免的取消:特斯拉的損失
馬斯克最初的憤怒,主要來自於電動車稅收抵免的取消。這項政策一直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維持銷量競爭力的重要支柱。新法案取消了對消費者的最高7500美元電動車購車稅收抵免,直接削弱了特斯拉在價格上的吸引力。你想想,原本可以省下7500美元,現在卻要自己掏腰包,誰會開心?這簡直就是釜底抽薪,直接斷了特斯拉的財路。
碳排放積分的取消:特斯拉的命脈
然而,更讓馬斯克暴跳如雷的是法案中的另一項內容:取消碳排放積分(carbon credits)體系。如果說取消稅收抵免只是讓特斯拉受點傷,那取消碳排放積分,簡直就是要了特斯拉的老命!長期以來,特斯拉可不只是靠賣車賺錢,它真正的盈利秘密武器,就是這些碳積分。根據美國現行政策,每當特斯拉生產並售出一輛零排放電動車,就能獲得一份碳排放積分。而那些生產燃油車、排放超標的傳統車企(像是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等等),必須向特斯拉購買這些積分,才能達到政府的年度排放合規要求。這些積分,簡直就是「政策下的印鈔機」,源源不斷地為特斯拉輸送現金。沒有這些積分,特斯拉早就虧到姥姥家了!
芒種節氣:中美貿易戰下的綠色產業危機
尤其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光靠出售這些碳積分,就獲得了5.95億美元的收入,而同期的淨利潤才4.09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些「綠色積分」,特斯拉財報上的盈餘數字將直接翻轉,呈現虧損狀態。而且這還不是短期的現象,整個2024年都是如此。特斯拉汽車本體的運營是虧損的,但投資人卻被整體盈利的外表所「安慰」,而這其中最大的緩衝器,正是碳積分。現在《美麗大法案》決定砍掉這個機制,馬斯克簡直就像是被斷了命脈一樣,難以在財報中繼續「隱藏」主業務的虧損狀態。一旦失去這項隱性支持,特斯拉將從「最賺錢的車企」名單上直接掉下來。而馬斯克的大部分財富,都與他在特斯拉的持股市值緊密相連,這也意味著,他的身價很可能隨之崩塌。這就像現在的天氣一樣,芒種節氣都過了,水庫水位還在警戒線以下,眼看著就要乾旱了,特斯拉的「綠色」財路,也要走到盡頭了嗎? 這跟亨泰光、材料KY這些公司的股價暴跌,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馬斯克的代價:金錢、聲譽與企業風險
巨額政治捐款:2024 年大選的豪賭
對馬斯克來說,他為了支持特朗普,已經付出了夠多。首先,他是2024年美國大選中最大的個人政治捐助者,向特朗普及其支持的共和黨候選人捐贈了約2.88億美元。這筆錢,對於普通人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但對於馬斯克來說,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問題是,錢花了,事情卻沒辦成,這筆投資,顯然是虧大了。
特斯拉市值蒸發:難以承受的損失
而更大的損失,來自於特斯拉市值的蒸發。6月6日,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公開爭吵,直接導致特斯拉股價暴跌14.3%,市值蒸發約1500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相當於幾家聯發科的市值蒸發了!要知道,今年6月1日的報導顯示,馬斯克的身價為3836億美元,其中持有特斯拉約13%的股份,因此這1500億美元市值損失中,馬斯克的直接損失約為195億美元。換句話說,他一天之內就損失了將近200億美元,這比很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還要多!
DOGE 部門的爭議:馬斯克得罪了誰?
目前,馬斯克的身價估計為3641億美元,相比2024年12月30日的4860億美元,他已經為「這位自己扶上去的總統」付出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代價。這簡直是一場豪賭,賭上了自己的財富和聲譽。除了金錢上的損失,馬斯克還為特朗普付出了其他的代價,比如他在DOGE工作期間大規模解雇政府機構的聯邦雇員,得罪了不少人。這些人,可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背後都有自己的勢力,得罪了他們,就等於給自己樹敵。看來,馬斯克這次是真的玩大了!
星巴克效應:特斯拉的股價崩盤
這導致全國範圍內掀起了破壞特斯拉汽車、恐嚇車主和抗議經銷店的浪潮。特斯拉工廠遭遇了和平示威和破壞行為,包括充電站起火。美國各地Cybertruck的破壞行為也出現激增,一些車主甚至在自己的特斯拉汽車上塗鴉,以抗議馬斯克。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特斯拉不僅要面對股價下跌的壓力,還要應對來自社會各界的抵制和攻擊。就像那些保時捷車主一樣,一不小心就被人在車上吐痰,簡直是有苦說不出。
SpaceX 的風險:國有化的陰影
而在特斯拉之外,馬斯克的另一大商業帝國——SpaceX,也沒能置身事外。雖然這家太空科技公司近年來確實拿下了大量NASA的合約,成為美國太空計畫的新主力軍,但一些鷹派政客已經放出風聲,如果馬斯克繼續公開挑戰國家政策,甚至煽動黨內分裂,那「是否該考慮讓SpaceX國有化」的話題,將不再只是玩笑。這句話,簡直就是懸在馬斯克頭上的一把劍,隨時可能掉下來。要知道,一旦SpaceX被國有化,馬斯克將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而是他的太空夢想,以及他在科技界的地位。看來,這次馬斯克真的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了。
最終反擊:道德指控與政治決裂
絕地反擊:馬斯克點燃的輿論風暴
付出了如此多代價的馬斯克,終於徹底發起了反擊。他不僅炮轟《美麗大法案》「讓美國破產」,還在社交平台上引用特朗普昔日言論諷刺其自相矛盾,甚至支持「彈劾特朗普,由 JD Vance 接替」。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公開拋出愛潑斯坦文件中的「特朗普姓名」指控,正式將這場對抗從財政戰場拉入道德與輿論領域。這一步棋,可謂是險棋,但也可能是勝負手。一旦輿論被成功引導,特朗普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政治婚姻的破裂:一切為了利益
這部「美麗的大法案」,已經赫然成為了兩人政治婚姻的「分手協議」。馬斯克和特朗普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利益之上。特朗普需要馬斯克的資金和影響力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馬斯克則需要特朗普的支持來推動自己的商業帝國。但當兩者的利益發生衝突時,這段脆弱的關係自然也就走到了盡頭。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演的那樣,人性是複雜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蔡燦得阿姨如果看到這一幕,估計也會感慨萬千吧!
王義川效應:政治解讀與背後操盤
這場鬧劇背後,或許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角力。王義川教授可能會跳出來分析說,這一切都是民主黨在背後操盤,目的是為了分裂共和黨,削弱特朗普的勢力。又或者,這是習近平主席在下一盤大棋,目的是為了擾亂美國的政局,從而為中國的崛起創造機會。(這純粹是瞎猜,大家別當真!)但無論真相如何,這場馬斯克和特朗普之間的「世紀大撕逼」,都將深刻影響美國的政治格局,甚至改變世界的歷史進程。未來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至於法網2025,誰又能預料到會發生什麼呢?說不定Andreeva會一舉奪冠,也說不定喬科維奇會再次創造奇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世界,永遠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