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鏈博會:九號公司秀肌肉,供應鏈共贏背後的水有多深?
鏈博會上的科技盛宴:九號公司的高調亮相
7月,北京的天氣悶熱得讓人只想躺在空調房裡。但對於科技圈的人來說,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卻是不得不去的盛事。這屆鏈博會,號稱吸引了1200多家全球知名企業,簡直就是一場科技界的奧運會。而這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個靠平衡車起家的九號公司了。
九號公司這次可謂是「全家桶」出動,一口氣亮出了10款短途交通工具和服務機器人,外加7款核心零部件。說實話,這架勢擺出來,明眼人都能看出九號公司是想在供應鏈這個舞台上好好「秀一把肌肉」。從智能電動兩輪車到割草機器人,再到單獨展示的鋰電池、輪轂電機,九號公司似乎在向外界宣告:我可不只是個賣平衡車的!
但話說回來,鏈博會畢竟不是單純的產品展示會,背後更重要的是供應鏈的整合與協同。九號公司這次高調亮相,除了展示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想向潛在的合作夥伴們釋放一個信號:選我!選我!跟我合作,一起賺大錢!
不過,供應鏈共贏這事兒,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裡面的水可深著呢。九號公司這次「秀肌肉」,到底能換來多少真金白銀的合作,還是隻是曇花一現的熱鬧?這恐怕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電動車界的「鯰魚」:九號公司憑什麼跑這麼快?
速度神話的真相:用戶需求與供應鏈的「激情碰撞」
說到九號公司,電動車行業內的人都得豎起耳朵聽。這家公司簡直就是電動車界的一條「鯰魚」,攪得整個市場都不得安寧。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的行業領跑者,九號公司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這速度簡直堪稱「火箭式躥升」。
今年第一季度,九號公司電動兩輪車在中國區的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台,同比增長141%。5月份,累計出貨量更是達到了700萬台,成為行業內最快達到這個數字的品牌。這數據,簡直亮瞎了競爭對手的眼!
但問題來了,九號公司憑什麼跑這麼快?難道真的是靠燒錢砸出來的?當然不是。仔細研究九號公司的發展軌跡,你會發現,他們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緊緊抓住用戶的需求,然後和供應鏈夥伴們「激情碰撞」,共同打造出更智能、更安全的產品。
九號公司並不是單純地把零部件組裝起來就完事,而是深度參與到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過程中。他們會從用戶的需求出發,不斷提出新的產品定義和指標,然後和供應商一起攻克技術難關,最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產品。
這種模式,就像一場「激情四射」的探戈舞,九號公司負責領舞,供應商負責配合,雙方你來我往,共同演繹出一曲精彩的市場樂章。
告別「拿來主義」:深度參與,才能玩轉供應鏈
在供應鏈管理上,九號公司可謂是下了血本。他們擁有一大批全球知名且頗具實力的零部件產品供應商,而且在選擇和管理供應商方面,也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和機制。規模、行業地位、品質表現、研發能力……這些都是九號公司考量的重點。
但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九號公司並不滿足於直接採購供應商的現成產品,而是選擇深度參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全流程。這種模式,可以讓九號公司更好地掌控產品的品質和性能,也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可以說,九號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上,徹底告別了「拿來主義」,走上了一條自主創新、深度合作的道路。這種模式,雖然投入更大,風險也更高,但一旦成功,就能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優勢。
零下十度也能充電?北方車主的福音,行業的里程碑
早期,電動兩輪車使用的鋰電池,基本只支持零度以上充電,這對於生活在寒冷地區的用戶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到冬天,電動車就成了擺設,想騎都騎不了。
九號公司敏銳地洞察到了這個痛點,於是和新能安合作,率先提出了「零下10度放心充電」的產品定義和指標。這在當時,簡直就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要知道,要在低溫下實現鋰電池的穩定充電,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關。
但九號公司並沒有退縮,而是和新能安一起,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改進,最終成功實現了這個功能。從此以後,北方用戶再也不用擔心冬天電動車沒電了。而「零下10度可充電」也成為了行業的主流配置,九號公司無疑為整個行業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ECU:智能電動車的「大腦」,九號公司的小型化革命
ECU(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說是智能電動車的「大腦」。它負責車輛與手機或伺服器之間的数据傳輸,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藍牙靠近解鎖、遠程查看車輛狀態等功能。
九號公司與物聯網頭部企業聯合開發的小型化ECU,突破性地將ECU做到掌心大小,以高性價比打破體積與性能的矛盾,多模交互精准智控,為九號電動自行車裝上「真智能的心臟」,重塑安全、便捷、高效的騎行體驗。
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提升了用戶的體驗,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啟示。原來,ECU也可以做得這麼小、這麼便宜、這麼智能。九號公司再次用自己的創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研發投入:燒錢還是投資?九號公司的豪賭
數據說話:研發占比超三成,九號公司要搞什麼大事情?
在商界,研發投入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有人說,研發就是燒錢,看不到短期效益;也有人說,研發是投資未來,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對於九號公司來說,研發投入顯然屬於後者。
近年來,九號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達8.26億元,同比增長34.13%。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九號公司研發人員超過1580名,占公司總員工的比例為32.22%。這個比例,在整個行業內都算是相當高的。
如此大手筆的研發投入,九號公司到底想搞什麼大事情?難道他們真的想靠技術創新來顛覆整個行業?
「真智能」賽道:九號公司定義未來,還是被未來定義?
在九號公司看來,電動兩輪車的未來,一定是智能化的。他們不僅要讓電動車跑得更快、更遠,還要讓電動車變得更聰明、更懂用戶。
為此,九號公司開闢了行業「真智能」賽道,並推出了多款具有智能化功能的電動車產品。例如,他們與供應商合作開發的ECU,可以讓用戶通過手機APP實現藍牙靠近解鎖、遠程查看車輛狀態等功能。
然而,「真智能」賽道並不好走。一方面,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另一方面,用戶對於智能化功能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確定性。
九號公司能否在這個賽道上取得成功,不僅取決於他們的技術實力,也取決於他們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把握。畢竟,定義未來和被未來定義,往往只在一線之間。
輪轂電機的「性能天花板」:九號公司與供應商的秘密武器
輪轂電機是電動兩輪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著電動車的動力、續航和操控性。
為了提升輪轂電機的性能,九號公司與頭部輪轂電機企業聯合開發,通過優化磁鋼配置及繞線工藝,增加透氣閥、溫控線等產品細節,極大提升電機性能,實現大功率、高扭矩、低溫升,達到「電動自行車性能天花板」。
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讓九號公司的產品實現了代際跨越,也為整個行業打造了一個新的標杆。其他電動車企業,如果想在性能上有所突破,就必須向九號公司的輪轂電機看齊。
可以說,輪轂電機已經成為九號公司在電動車市場上的一件「秘密武器」,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中國智造的新樣本:九號公司的野心與挑戰
從單點突破到行業標準:九號公司的進化之路
回顧九號公司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這家公司一直在不斷地進化。從最初的平衡車,到現在的智能電動車和服務機器人,九號公司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線,並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九號公司不僅僅滿足於單點的技術突破,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例如,他們與供應商共同打磨的輪轂電機技術方案,不僅讓自身產品實現代際跨越,更為整個行業打造了範例,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可以說,九號公司的發展軌跡,正是新一代中國智造企業的鮮活縮影:從用戶需求出發,借助研發創新的力量,在持續推出更具變革型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賦能整個行業升級發展。
供應鏈共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九號公司一直強調與供應鏈夥伴的共創共贏。他們認為,只有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才能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實現共同發展。
然而,供應鏈共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現實中,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往往存在著利益衝突。企業希望壓低採購價格,而供應商則希望獲得更高的利潤。
如何平衡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關係,是九號公司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畢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供應鏈共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