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德電材IPO疑雲:營收暴漲、毛利率逆天,誰在豪賭?

固德電材IPO疑雲:營收暴漲、毛利率逆天,誰在豪賭?

引言:固德電材IPO疑雲重重,這是一場資本豪賭?

謎團開端:新能源熱潮下的詭譎IPO

6月27日,固德電材的IPO申請被正式受理,這家公司號稱專精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零件以及電力電工絕緣產品。但老實說,這年頭,哪個公司不往「新能源」這三個字上靠?簡直就像是掌握了財富密碼一樣!然而,固德電材的IPO之路,卻充滿了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疑點,簡直比八點檔連續劇還要曲折離奇。從營收的火箭式竄升,到毛利率的逆勢增長(簡直違反經濟學原理!),再到忽高忽低的研發費用,以及實控人那讓人眼花撩亂的資本操作,最後還有那讓人匪夷所思的募資理由… 這一連串的現象,就像是被人刻意佈下的迷霧,一層又一層,讓人忍不住想大喊:「這一切,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簡直是挑戰韭菜們的智商下限!在這個「全民皆股神」的時代,讓我們一起來扒開這家公司的底褲,看看它到底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還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財報迷蹤:暴衝的營收,藏著多少秘密?

數字會說話?營收暴漲背後的真相

先別管什麼「碳中和」、「綠色經濟」的鬼話了,讓我們直接來看數字!2022年到2024年,固德電材的營收從4.75億人民幣一路狂飆到9.08億,這可不是小打小鬧!更誇張的是扣非淨利潤,從5786.92萬直接衝到1.73億!我的老天,這簡直比印鈔機還快!2023年和2024年,營收增速連續保持在30%以上,扣非淨利潤增速更是連續兩年接近70%!這…這…這根本就是開了外掛吧?2025年第一季也沒閒著,營收2.4億,同比增長35.46%,扣非淨利潤4763.98萬,同比增長57.83%。這種火箭升空式的業績增長,簡直把同行甩到外太空去了!但各位看官,數字會說話沒錯,但它也可能在演戲啊!這麼漂亮的財報,背後到底藏了多少貓膩?我們得仔細瞧瞧。

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救命稻草還是海市蜃樓?

固德電材聲稱,他們的核心產品是「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零部件」。聽起來很厲害,對吧?畢竟現在電動車滿街跑,電池安全可是個大問題。2022年到2024年,這玩意的收入從2.43億增長到6.6億,佔總營收的比例也從51.60%暴增到73.71%!销量從4834.97噸攀升至8314.50噸,单价也從4.93萬元/噸漲至7.51萬元/噸,呈現出量價齊升的良好態勢,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等等,這裡頭好像有點不對勁… 量價齊升?這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根本就是奇蹟!難道他們掌握了什麼黑科技,讓其他廠商只能望其項背?還是說,這一切只是個美麗的泡沫,一戳就破?這顆「救命稻草」,搞不好是個海市蜃樓!

毛利率逆天?華爾街的狼都沒這麼貪!

同業集體崩盤,它卻逆勢高飛?

各位看官,營收暴漲還不夠刺激,接下來要講的是毛利率!固德電材的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零部件產品毛利率,簡直像坐了火箭一樣,從2022年的33.16%一路飆升到2024年的40.16%!這數字有多誇張?要知道,同行的平均值才36.74%!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2024年同行企業的毛利率幾乎是集體跳水,像是浙江榮泰的新能源汽車熱失控防護絕緣件毛利率下滑了5.08個百分點,平安電工的新能源絕緣材料產品毛利率也下滑了5個百分點。人家都在虧錢,你卻賺得盆滿缽滿?這…這…這簡直不科學啊!難道固德電材掌握了什麼降維打擊的秘密武器?還是說,這一切都是障眼法?

外銷神話:美國市場是天堂還是地獄?

固德電材給出的解釋是:外銷收入大幅增長!2022年到2024年,公司的外銷收入從7304.53萬人民幣暴增到3.97億,佔比從15.50%直接跳到44.29%!原來是靠出口發大財!等等,這裡頭的味道不太對… 仔細一看,他們的新能源汽車熱失控防護業務直接出口美國的產品銷售收入,在2024年竟然高達2.25億人民幣,佔總營收的24.73%!也就是說,他們四分之一的收入,都押寶在美國市場上!各位看官,現在中美關係這麼緊張,川普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高關稅的大刀隨時可能砍下來。一旦美國維持甚至加碼貿易限制政策,固德電材的外銷增速很可能直接熄火,進而影響外銷收入毛利率。這簡直就像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且這個籃子還放在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旁邊!

高毛利的可持續性:一場豪賭?

所以,固德電材的高毛利率,到底是真材實料,還是曇花一現?這一切,都取決於美國市場的臉色。如果美國繼續擁抱新能源,對中國產品網開一面,那固德電材或許還能繼續享受這段甜蜜期。但如果美國變臉,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那固德電材的高毛利率神話,很可能瞬間破滅。這場豪賭,固德電材真的有勝算嗎?還是說,他們只是在刀尖上跳舞,隨時可能粉身碎骨?

研發費用大躍進:燒錢就能變鳳凰?

暴增的研發費用:是真金白銀還是虛張聲勢?

招股書上寫得天花亂墜,2022年到2024年,固德電材的研發投入費用分別是2156.92萬、2786.04萬、4027.37萬人民幣,佔營收比重分別是4.54%、4.28%、4.44%。看起來好像逐年增加,但仔細一看,2024年突然暴增44.56%!三年之間的研發費用複合增長率高達36.65%,而2023年只增長了29.17%。這…這…這就像考試臨時抱佛腳,平時不努力,考前猛K書!同期,研發人員數量從37人增加到80人,員工薪酬從1013.55萬飆升到1917.98萬,複合增長率高達37.56%,2024年員工薪酬更是同比增長68.03%!所以,這錢到底是花在刀刃上,還是只是為了應付IPO檢查,好看而已?

研發投入比重:永遠的吊車尾?

更讓人尷尬的是,跟同行業比起來,固德電材的研發投入佔比,簡直是慘不忍睹!2022年至2024年,同行可比企業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是5.18%、5.52%、5.23%。人家都在努力搞研發,你卻摳摳搜搜,捨不得花錢?雖然固德電材自稱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跨領域創新應用,但研發投入比持續低於行業平均值,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本事!這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性,簡直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技術創新還是舊瓶裝新酒?

所以,固德電材的研發投入,到底是真金白銀的投入,還是虛張聲勢的表演?他們聲稱的技術創新,到底是貨真價實的突破,還是舊瓶裝新酒的把戲?在這個「科技至上」的時代,研發投入是企業的生命線。如果固德電材只是把錢花在表面功夫上,而不注重真正的技術積累,那他們的未來,恐怕充滿了變數。

實控人家族的財技:上市是為了圈錢?

上市前夕的警示函:一場小風波?

就在固德電材準備遞交招股書的前七天,實控人朱國來先生,居然被江蘇證監局給警告了!原因是啥?因為他知悉股權代持的事情,卻沒有及時告訴公司和其他董監高,導致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半年度報告等文件的股東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我的天啊!這也太刺激了吧?眼看就要上市了,結果爆出這種醜聞,簡直是當頭一棒!雖然公司輕描淡寫地說這只是個「小風波」,但各位看官,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啊!萬一證監會深究起來,IPO隨時可能被卡住!

董娘精準套現:內線交易的嫌疑?

更讓人起疑的是,實控人的妻子朱英女士,在上市輔導前後,頻繁地進行股權轉讓,簡直就像是精準掌握了內幕消息一樣!2023年3月,她以每股14.90元的價格,多次轉讓股份,總共套現了536.46萬元。2023年6月,她又再次進行股權轉讓,套現了521.554萬元,兩次加起來,總共套現了1058.01萬元!這…這…這時間點也太巧了吧?在公司即將上市的關鍵時刻,董娘卻急著套現,難道她不看好公司的未來?還是說,她提前知道了什麼不利的消息?這種行為,讓人不得不懷疑存在內線交易的嫌疑啊!

外部股東清倉:跑得比香港記者還快?

除了董娘之外,還有一個外部股東,名叫富坤贏通,也在遞交招股書前半年的時間裡,把手裡的股份全部清倉了!他們在2011年12月入股的時候,總共花了1000萬元,結果在2024年11月、12月,一口氣套現了5800萬元後退出。如果固德電材成功上市,富坤贏通手裡的股份,帳面價值將高達1.55億元!我的老天,這可是翻了好幾倍的利潤啊!他們為什麼要急著退出?難道他們預感到了什麼風險?還是說,他們只是想趁著上市前,撈一筆就走?這種種跡象,都讓人覺得固德電材的IPO,充滿了陰謀的味道!

募資補流的爭議:左手分紅,右手要錢?

三年狂撒七千萬,現在哭窮?

各位看官,最精彩的來了!固德電材在過去三年裡,瘋狂地進行現金分紅,總共分掉了7476萬元人民幣!2022年兩次分紅都是1409.25萬元,2023年分紅1552.50萬元,2024年兩次分紅也都是1552.50萬元。公司賺錢了,股東們分紅,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重點來了!這次IPO,固德電材卻打算募資11.76億元,其中3億元竟然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我的老天!這簡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左手分紅,右手卻跟股民要錢!這操作,簡直讓人懷疑他們把股民當成了提款機!

帳上現金如山,還嫌不夠?

讓我們來看看固德電材的財務狀況。2024年末,他們的資產負債率(合併)低於40%,只有39.68%。2022年到2024年,他們的貨幣資金分別是8397.49萬元、17077.24萬元、30747.24萬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是24.30%、35.56%和40.52%。也就是說,他們的帳上趴著一大堆現金!更誇張的是,2024年他們沒有任何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只有768.42萬元。他們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23年是9206.90萬元,2024年是18492.21萬元。而且,他們的帳上還有高達2.54億元的應收帳款餘額!這…這…這簡直是富得流油啊!

募資的真實目的:一場資本遊戲?

一邊是帳面上充裕的資金和持續的分紅,一邊是大額募資補充流動資金,固德電材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他們真的缺錢嗎?還是說,這一切只是為了配合股價炒作,方便大股東們在二級市場上套現?這募資的真實目的,簡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許,這只是一場資本遊戲,而我們這些小散戶,只是遊戲裡面的棋子,隨時可能被犧牲掉!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