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樹的華麗轉身:當油漆也玩起了逆襲?
從地產陰影到C端爆發:誰說傳統行業不能有春天?
各位看官,說起油漆,你是不是覺得這是個老掉牙、沒啥搞頭的夕陽產業?印象中,油漆廠就該是灰頭土臉、跟房地產商稱兄道弟的苦命角色?如果我告訴你,有家油漆公司,不僅在房地產寒冬中活了下來,還活得有滋有味,甚至玩起了「逆襲」,你信不信?
這家公司就是三棵樹 (603737.SH)。別看它名字土土的,骨子裡可精明得很。在其他同行還在跟地產商們哭爹喊娘的時候,三棵樹早就默默地轉了方向盤,把精力放在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市場 (C端) 和那些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客戶 (小B端)。至於那些「大爺級」的地產大客戶 (大B端) 呢?三棵樹的策略是——「主動型收縮」。說白了,就是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你可能會問,放棄地產商,這不是自斷財路嗎?要知道,過去房地產可是油漆行業的「衣食父母」。但三棵樹的老闆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在他看來,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舊房翻新、個性化裝修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這才是油漆行業的未來!
事實證明,三棵樹的判斷是正確的。根據他們自己發布的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的淨利潤預計將大幅增長,最高可能翻將近一倍!這可不是靠什麼靈丹妙藥,而是靠實打實的轉型和產品結構優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大B端客戶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除了房地產商之外,新增了其他類型的客戶,降低了對地產的依賴。這就像給自己買了份保險,以後就算房地產市場再怎麼風吹草動,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所以啊,誰說傳統行業就沒有春天?只要腦筋轉得快,策略夠靈活,就算賣油漆也能賣出新花樣!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解讀一下三棵樹這份亮眼的財報,看看他們到底施了什麼魔法,讓油漆也能玩出逆襲的戲碼。
財報解碼:數字背後的三棵樹野心
淨利潤狂飆的秘密:不只是省錢,更是結構大改造
看到三棵樹的業績預告,淨利潤預計暴增 80% 到 120%,你是不是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道他們挖到金礦了?當然不是!這背後其實是三棵樹一系列「手術式」改造的結果。別以為淨利潤暴增只是因為省吃儉用,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進行了一場徹底的變革。
先說說產品結構。過去,三棵樹的產品線比較雜,什麼防水材料、基材輔材都做,但這些產品的毛利率普遍偏低。現在呢?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收縮低毛利的產品線,把資源集中在高毛利的家裝牆面漆上。這就像一個廚師,不再是什麼菜都做,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拿手好菜,自然能做出更好的味道。
再來說說客戶結構。過去,三棵樹的客戶主要是地產商,雖然訂單量大,但回款慢、風險高,簡直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現在呢?他們開始積極拓展 C 端和小 B 端客戶,這些客戶雖然訂單量不如地產商,但勝在穩定、回款快,而且對價格的敏感度也比較低。這就像一個農民,不再只依賴一個大客戶,而是把農產品賣給更多的小客戶,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所以啊,三棵樹淨利潤的暴增,並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他們通過結構性的調整,提高了整體盈利能力。這就像給企業做了一次「體檢」,把不健康的脂肪減掉,換上了更精壯的肌肉。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爛帳:減值損失的背後故事
當然,企業經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過去幾年,三棵樹也沒少踩坑,特別是在地產行業暴雷的大背景下,他們也積累了不少「爛帳」。這些爛帳,在財報上就體現為「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說白了,就是有些錢收不回來了,有些資產貶值了,必須計提損失。
2021 年,三棵樹的信用減值損失高達 8.14 億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意味著,他們有很多地產客戶違約,欠了一屁股債。為了彌補這些損失,三棵樹不得不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錢來「填坑」。這就像一個家庭,突然遭遇了經濟危機,不得不變賣家產來還債。
不過,好消息是,經過幾年的努力,三棵樹的減值損失已經明顯下降。到了 2024 年,他們的信用減值損失降到了 3.26 億元,資產減值損失更是降到了 2277 萬元。這說明,他們已經逐漸擺脫了地產行業的陰影,清理掉了大部分的爛帳。這就像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終於從重病中恢復了過來。
更重要的是,三棵樹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他們對賬期超過三年的應收賬款,大部分都計提了壞賬準備。這就像給自己的錢包上了鎖,防止小偷再次光顧。
毛利率起死回生:塗料界的「口紅效應」?
除了淨利潤暴增和減值損失下降之外,三棵樹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那就是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後的利潤率。毛利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過去幾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三棵樹的毛利率一度下滑。但從 2024 年四季度開始,他們的毛利率開始企穩回升,2025 年一季度更是大幅改善。這說明,他們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或者說,他們賣的價格越來越高了。
為什麼三棵樹的毛利率能夠起死回生呢?除了產品結構優化和零售業務的快速增長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原材料價格的下降。要知道,油漆的主要原材料是化工產品,而化工產品的價格波動很大。過去幾年,受地緣政治和供需關係的影響,化工產品的價格一路飆升,讓油漆企業苦不堪言。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化工產品的價格開始回落,這給了油漆企業喘息的機會。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把三棵樹的毛利率回升,歸功於「口紅效應」。所謂「口紅效應」,是指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會減少對奢侈品的消費,但會增加對廉價商品的消費,比如口紅。因為口紅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而且價格不高。同樣的,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減少對新房的購買,但會增加對舊房的翻新,這就帶動了牆面漆的需求。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但也不無道理。
渠道乾坤大挪移:C端、小B端才是真愛?
家裝牆面漆的逆襲之路:誰說房子賣不動,油漆就沒人買?
各位鄉親父老,讓我問你們一句,現在走在街上,聽到最多的抱怨是什麼?八成離不開「房價太高」、「房子賣不掉」。好像整個經濟都被房地產給綁架了。但各位有沒有想過,房子賣不動,難道我們就不用住、不用裝修了嗎?三棵樹就看到了這個「盲點」。
在過去,三棵樹跟大多數塗料企業一樣,把重心放在工程漆上,也就是賣給建商、裝修公司的那種。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工程漆的需求也跟著下滑。這時候,三棵樹發現,嘿,家裝漆(也就是我們自己買來刷牆的那種)的需求反而逆勢成長!
為什麼?因為就算不買新房,舊房子還是要翻新啊!而且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誰不想把自己的家裝飾得漂漂亮亮的?所以,三棵樹果斷調整策略,把資源往家裝漆傾斜。這個決定,簡直就像在寒冬中點燃了一把火,讓三棵樹的業績不至於被房地產的寒流給凍死。
財報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2024年,三棵樹的家裝牆面漆營收達到了29.67億元,比2021年足足增加了8億元!這可不是小數目。更重要的是,家裝牆面漆的毛利率也比工程漆高出一截,這意味著三棵樹賣得越多,賺得也越多。這就好比賣同樣的東西,一個賣給批發商,一個直接賣給消費者,哪個更賺錢,一目了然。
零售業務的進擊:體驗店、電商、下沉市場,一個都不能少
決定了要發力家裝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賣?難道還像以前一樣,守在店裡等客人上門嗎?那可不行!三棵樹深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開始在零售渠道上大刀闊斧地改革。
首先,他們開始開設更多的體驗店。各位可以想像一下,走進一家裝修得美輪美奐的店鋪,裡面擺滿了各種顏色的塗料,還有專業的設計師給你提供諮詢,是不是感覺比在五金行隨便買一桶漆更有feel?三棵樹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戶。
其次,他們也沒放過電商這個大市場。除了在淘寶、京東這些傳統電商平台開店之外,他們還積極拓展抖音、快手這些新興的電商渠道。畢竟,現在的人都喜歡刷短視頻,誰知道會不會刷到三棵樹的廣告,然後心血來潮買桶漆回家刷牆呢?
更重要的是,三棵樹還非常注重下沉市場。他們沒有只盯著一二線城市,而是把觸角伸向了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畢竟,中國的人口基數這麼大,三四線城市的需求也不容小覷。而且,這些地方的競爭相對較小,更容易打開市場。
總之,三棵樹在零售業務上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不僅線上線下齊發力,還大小市場通吃,務求把每一滴油漆都賣到消費者手中。
工程業務的轉型:從地產依賴到多元發展
當然,三棵樹也沒有完全放棄工程業務。畢竟,工程漆的市場還是很大的,只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把雞蛋都放在地產這個籃子裡。所以,三棵樹開始調整工程業務的結構,拓展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首先,他們開始積極爭取央企、國企的訂單。這些企業的信譽比較好,回款也比較穩定,風險相對較低。其次,他們也開始關注一些小型的工程項目,比如舊房改造、學校醫院的裝修等等。這些項目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勝在數量多,而且利潤也比較可觀。
更重要的是,三棵樹還開始拓展新的賽道,比如工業廠房的塗裝。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工業廠房對塗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對三棵樹來說,是一個新的增長機會。
總之,三棵樹的工程業務不再只依賴房地產,而是走向了多元化的發展道路。這就像一個賭徒,不再只把籌碼押在一個號碼上,而是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長期需求真的存在嗎?舊房翻新才是王道!
建築塗料的未來:新建市場的萎縮與存量市場的爆發
欸,各位觀眾,講到塗料,你們是不是立刻想到一排排嶄新的大樓,油漆師傅揮汗如雨地粉刷外牆的畫面?沒錯,過去幾十年,中國的房地產就像一列高速火車,拉動著整個建築塗料行業一路狂奔。但現在,這列火車的速度慢下來了,甚至開始出現停滯的跡象。那麼,建築塗料行業的未來在哪裡?難道要跟著房地產一起「躺平」嗎?
三棵樹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存量市場,也就是舊房翻新市場。想想看,中國有多少老舊小區?有多少房子需要重新裝修?這個數字簡直是天文數字!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舊房翻新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
根據中國塗料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中國建築塗料的產量同比下降了8.8%,這主要是因為房屋銷售和竣工面積的調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建築塗料行業就沒有希望了。事實上,存量市場的需求正在彌補新建市場的萎縮。
東方財富證券就指出,不管是外牆塗料還是內牆塗料,存量翻新都足以支撐中長期的建築塗料需求。他們預測,即使未來幾年新建商品房的竣工面積有所下降,但隨著房屋重塗週期的縮短,存量市場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這就好比一個水庫,即使沒有新的水源注入,只要水庫裡的水能夠循環利用,就能夠維持生態平衡。同樣的,即使新建市場的需求下降,只要存量市場的需求能夠持續增長,建築塗料行業就能夠保持活力。
所以啊,別再只盯著新建市場了,舊房翻新才是王道!三棵樹早就看穿了這一點,並且正在積極佈局存量市場。這就像一個聰明的農民,不僅會種莊稼,還會修理水渠,確保旱澇保收。
不只刷牆:三棵樹的工業塗料野望
新能源、光伏、汽車:塗料也能搭上科技快車?
各位看倌,提起三棵樹,你可能只想到他們家的牆面漆。但如果我告訴你,他們還想跨界玩高科技,進軍工業塗料領域,你信不信?沒錯,三棵樹的野心可不只是把牆刷白刷漂亮,他們還想搭上新能源、光伏、汽車這些高科技產業的快車,成為塗料界的「斜槓青年」。
為什麼要跨界?因為單靠建築塗料,天花板太低了!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工業領域對高性能塗料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塗料不僅要具備防腐、耐磨、耐高溫等基本功能,還要滿足環保、節能、安全等更高要求。這對塗料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三棵樹就看到了這個機遇。他們從2020年就開始佈局工業塗料業務,並且在2024年加速投入,投建汽車塗料、船舶塗料等新生產線。他們還針對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推出了一系列工業塗料產品,比如動力電池防火塗料、海上風電塗料等等。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也更高,能夠為三棵樹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就好比一個廚師,不僅會炒家常菜,還會做分子料理。雖然分子料理的受眾可能沒有家常菜那麼廣,但利潤更高,也能夠提升廚師的專業形象。
從萬華化學到三一重工:朋友圈決定了你的上限?
要做成一件事,光有技術還不夠,還需要有好的合作夥伴。三棵樹深諳「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積極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與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比如,他們與化工巨頭萬華化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高性能塗料產品。萬華化學在化工材料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能夠為三棵樹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再比如,他們還與三一重工、精工鋼構等工程機械、鋼結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開拓市場。
這些合作夥伴不僅能夠為三棵樹提供訂單,還能夠幫助他們提升技術水平、拓展銷售渠道。這就好比一個創業者,加入了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支持,成功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有人說,你的朋友圈決定了你的上限。這句話放在商業世界裡同樣適用。三棵樹通過拓展「朋友圈」,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競爭力,也為未來的發展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
產能擴張:三棵樹的「工業夢」能實現嗎?
有了技術、有了夥伴,接下來就要看產能了。如果沒有足夠的產能,即使有再多的訂單,也只能望洋興嘆。
三棵樹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在2023年啟動了安徽工廠的新車間投產,新增了水性工業漆的產能。同時,他們還計劃對現有工廠進行技術改造,並在秀嶼工廠投資建設新的工業塗料生產線。這些產能擴張項目完成後,三棵樹的工業塗料產能將會大幅提升。
當然,產能擴張也伴隨著風險。如果市場需求沒有預期的那麼高,或者競爭對手也紛紛擴產,那麼三棵樹的產能可能會過剩,導致虧損。但是,三棵樹顯然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他們認為,隨著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工業塗料市場的潛力巨大,值得大力投入。
這就好比一個投資者,看好了一支潛力股,決定all in。雖然風險很高,但一旦成功,收益也會非常豐厚。三棵樹的「工業夢」能否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深度剖析:三棵樹的護城河在哪裡?
產品結構優化:從低毛利到高附加值
各位看官,企業就像一座城堡,想要屹立不搖,就必須要有堅固的護城河。那麼,三棵樹的護城河在哪裡呢?我認為,首先就在於他們的產品結構優化。簡單來說,就是把那些不賺錢的產品砍掉,把資源集中在賺錢的產品上。
過去,三棵樹的產品線很廣,什麼都做一點,但很多產品的毛利率都很低,甚至虧損。這就像一個雜貨店,什麼都賣,但沒有特色,很難賺到錢。現在,三棵樹開始有意識地收縮低毛利的產品線,比如防水材料、基材輔材等等,把資源集中在高毛利的家裝牆面漆和工業塗料上。
家裝牆面漆的毛利率高,是因為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有要求,願意為好的產品買單。工業塗料的毛利率高,是因為技術含量高,競爭對手少。這就好比一個餐廳,如果只賣大眾化的快餐,很難賺到錢。但如果能夠推出獨特的特色菜,就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提高利潤。
通過產品結構優化,三棵樹不僅提高了整體盈利能力,也降低了經營風險。這就像給企業做了一次「瘦身」,把不必要的負擔減掉,讓企業跑得更快、更穩。
渠道轉型:從大B到C端、小B端的戰略轉移
除了產品結構優化之外,三棵樹的另一個護城河在於他們的渠道轉型。過去,三棵樹主要依賴大B端客戶,也就是房地產商。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下滑,這種模式的風險越來越高。現在,三棵樹開始積極拓展C端和小B端客戶,降低對大B端的依賴。
C端客戶,也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業務,能夠為三棵樹帶來更穩定的收入和更高的利潤。小B端客戶,也就是中小型企業,能夠為三棵樹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和更靈活的銷售模式。這就好比一個農民,不再只依賴一個大客戶,而是把農產品賣給更多的小客戶,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通過渠道轉型,三棵樹不僅降低了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也拓展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這就像給企業開闢了更多的道路,讓企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技術創新:工業塗料是下一個增長點?
當然,企業要長期發展,最終還是要靠技術創新。三棵樹的第三個護城河,就在於他們在工業塗料領域的積極佈局。工業塗料的技術含量更高,市場前景也更廣闊。如果三棵樹能夠在工業塗料領域取得突破,就能夠開闢出新的增長點,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目前,三棵樹已經在新能源、光伏、汽車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工業塗料產品,並與多家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這些都是三棵樹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當然,技術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入和不斷的嘗試。但只要三棵樹能夠堅持下去,就有機會在工業塗料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總之,產品結構優化、渠道轉型和技術創新,構成了三棵樹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不僅能夠保護三棵樹免受市場競爭的衝擊,也能夠為三棵樹的長期發展提供保障。這就像一座城堡,只有擁有堅固的城牆、寬闊的護城河和先進的武器,才能夠抵禦敵人的入侵,保持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