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再崛起:產業鏈、PEEK材料與投資新機遇

人形機器人再崛起:產業鏈、PEEK材料與投資新機遇

八月驚奇:人形機器人再度崛起?舊夢新姿,誰能笑到最後?

當八月熱浪席捲,股市也跟著躁動不安。上證指數就像個醉漢,搖搖晃晃地試圖攻克 3674 點、3731 點等重要關口,但屢戰屢敗,讓人看得心驚膽戰。然而,就在這片混亂之中,曾經在春節後風光無限的機器人板塊,卻突然冒出了一絲反彈的苗頭。你沒看錯,就是那個曾經被捧上天,又被無情拋棄的機器人!

指數震盪,機器人板塊逆勢上揚:真金不怕火煉,還是曇花一現?

近期,北京舉辦了世界機器人大會和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簡直是機器人界的奧運會!這兩大盛事,就像是給沉寂已久的機器人板塊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不少人開始重新燃起希望:難道機器人公募真的要卷土重來了嗎?

Wind 資訊的數據顯示,儘管大盤近期呈現震盪走勢,但機器人,特別是人形機器人板塊,卻表現出了驚人的韌性,走出了一波相對獨立的行情。截至 8 月 8 日收盤,在納入統計的 110 家人形機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中,8 月以來上漲的公司竟然高達 92 家,占比 83.6%!這數字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難道是機器人真的要翻身了嗎?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下跌的 18 家公司中,本月跌幅最大的一家也不過下跌了 6% 左右。這意味著,即使是表現最差的機器人概念股,也並沒有遭遇崩盤式的下跌。而在漲幅靠前的公司中,中馬傳動、航天智裝、夏廈精密、中大力德等四家公司的漲幅都超過了 20%。這簡直是漲瘋了!

但問題是,這波機器人板塊的反彈,究竟是真金不怕火煉,還是曇花一現呢?是市場對機器人產業的重新認識,還是僅僅是受到短期利好消息的刺激?這一切,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畢竟,股市的風雲變幻莫測,誰也無法保證機器人板塊能夠一路高歌猛進,笑到最後。

昔日明星,今日戰場:輕量化浪潮下的 PEEK 材料逆襲之路

還記得今年春節後的那一波機器人行情嗎?當時,人形機器人賽道絕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中大力德、五洲新春、綠的諧波、浙江榮泰等多隻股票都成了炙手可熱的牛股。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市場風向的轉變,機器人概念股也逐漸降溫,不少投資者都因此蒙受了損失。如今,幾個月過去了,當這個領域再次出現投資機會時,細分的投資邏輯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曾經的明星賽道,如今已成為各路資本爭奪的戰場,誰能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贏家?

世界機器人大會與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一場科技的盛宴,資本的狂歡?

尤其是在輕量化的大趨勢下,PEEK 材料就像一匹黑馬,突然殺出重圍,站上了風口浪尖。這股風潮,在近期於北京亦莊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各家廠商紛紛推出採用 PEEK 材料的機器人產品,試圖在輕量化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大會結束後,緊接著又舉辦了北京 2025 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這兩大盛事,一前一後,變相地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各路媒體爭相報導,投資者也聞風而動,似乎人形機器人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然而,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世界機器人大會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固然是一場科技的盛宴,但同時也是一場資本的狂歡。在熱鬧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利益糾葛和風險。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才能避免被炒作的泡沫所迷惑。

提到 PEEK 材料,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優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耐高溫等優點。在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中,PEEK 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機器人的自重,提高其靈活性和運動性能。這對於人形機器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基金經理的獨家解讀:絲杠、智慧大腦、固態電池,誰才是真正的明日之星?

當我們把目光從熱鬧的展會現場,轉向幕後的資本推手時,會發現基金經理們對於人形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著各自獨到的見解。在眾多細分賽道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明日之星?是輕量化的 PEEK 材料,還是精密的絲杠,又或是賦予機器人靈魂的智慧大腦?

前海開源楊德龍:人形機器人的投資邏輯,今年炒題材,明年看訂單,後年驗業績

前海開源基金經理楊德龍在書面回復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從人形機器人的細分賽道來看,輕量化趨勢下,PEEK 材料確實成為了一個新興的熱門賽道,相關板塊和個股也表現良好。他認為,輕量化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必然方向,畢竟現在大多數人形機器人的體重都在 100 公斤到 200 公斤之間,實在是太笨重了。未來,輕量化將有利於機器人的推廣和應用。

除了 PEEK 材料之外,楊德龍還看好智慧大腦、固態電池、傳感器等熱門賽道。他認為,這些賽道在機器人本體價值中佔比高,而且對機器人技術發展至關重要,具有巨大的潛力。

然而,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更看好絲杠。這位基金經理表示,絲杠作為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之一,約佔人形機器人價值量的 19%。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將帶來大量的市場需求。而且,隨著新質生產力的發展,AI 對各個產業,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方向,帶來的影響將會非常深遠。再加上經濟的不斷恢復、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絲杠企業正在逐漸突破技術瓶頸。因此,他預計 2025-2030 年,絲杠市場,尤其是滾珠絲杠和行星滾柱絲杠的市場,將保持在 20% 左右的市場增長,甚至更高。

兩種觀點,各有千秋,究竟誰的判斷更為準確?或許,市場最終會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個細分領域的共同努力。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最終打造出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產品。

楊德龍更是以一句精闢的總結,道出了人形機器人投資的真諦:「今年炒題材,明年看訂單,後年驗業績」。這句話,簡直是投資人形機器人的葵花寶典,值得所有投資者銘記於心。他認為,今年所有宣布要做機器人的公司,都會受到資金的追捧。明年,就要關注誰能獲得大廠的訂單。後年,就要關注誰能真正實現業績的增長。目前業績較好的公司,一般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龍頭公司,未來有可能在機器人領域也成為龍頭。但他同時也提醒投資者,市值較小且沒有實際業績的公司,反而漲幅較大,真正有業績的公司漲幅較小。這也是股市中常見的現象,需要格外警惕。

人形機器人產業利好消息頻傳:是真材實料,還是空中樓閣?

今年以來,關於中國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好消息,簡直像連珠炮一樣接連不斷地傳來,讓人目不暇給。先是 4 月中旬發布的《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預測 2025 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 82.39 億元人民幣,約占全球 50%。這數字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難道中國大陸真要成為人形機器人的世界中心了嗎?

北京經開區重磅措施加持:打造萬台級具身智能機器人生產規模,能否如願以償?

8 月 8 日,2025 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據說將有 100 餘款新品在會上亮相,而人形機器人無疑是此次大會的焦點中的焦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企業數量創下該會歷屆新高,可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火熱程度。

更令人振奮的是,8 月 9 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在 2025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據悉,經開區將通過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精準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到 2027 年底,北京經開區將形成萬台級具身智能機器人量產規模能力。這簡直是政府大手筆投入,力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從產業圈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上半年行業融資事件已達到 39 起,披露金額合計近 42 億元,包括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雲深處、傅利葉智能等多家人形機器人頭部廠商獲得戰略投資。上市公司也積極參與人形機器人廠商的併購整合或技術合作。這一切都顯示出,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

但是,我們也要冷靜思考,這些利好消息,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空中樓閣?82.39 億元的市場規模預測,是否過於樂觀?北京經開區的萬台級量產目標,是否能夠如期實現?資本的湧入,是否會催生出泡沫?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謹慎判斷。

畢竟,人形機器人產業還處於發展初期,技術瓶頸、成本控制、應用場景等問題依然存在。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即使有再多的利好消息,也難以支撐起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長期發展。

宇樹科技新品發布:價格親民,能否撼動智元機器人的霸主地位?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尤其是在今年春晚舞台上,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大放異彩,更是讓其名聲大噪。而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前夕,宇樹科技再次重磅出擊,正式發布了第三款人形機器人——“Unitree R1智能夥伴”。

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喜:四川金頂轉型,能否鹹魚翻身?

這款機器人的售價僅為 3.99 萬元起,而且支持開發和改制,簡直是人形機器人中的“平民英雄”。它擁有 26 個關節,靈活超輕量,約 25 公斤,還集成了語音和圖像多模態大模型。這意味著,它不僅可以聽懂你的指令,還能看懂你的表情,簡直是一個貼心的智能夥伴。

除了這款新產品外,宇樹機器人還將帶著另一款新品四足 Unitree A2 亮相。這款四足機器人同樣備受期待,相信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不過,略顯遺憾的是,宇樹的最大競爭對手——智元機器人,卻缺席了此次盛會。這也讓人不禁猜測,智元機器人究竟在醞釀什麼樣的“大招”?

宇樹科技的積極進取,也讓人們看到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無限可能。更重要的是,宇樹科技的產品價格親民,有望加速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這對於整個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再結合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截至 8 月 11 日,在 Wind 資訊的人形機器人板塊中,有 31 家發布了 2025 年中報的業績預告,其中不乏業績大幅提升的公司,例如天娛數科、大業股份、四川金頂等等。

以曾經的水泥股四川金頂為例,其從傳統水泥業務向“混合動力礦山人形機器人”領域拓展,中期淨利潤有望達到 2550 萬元,從而一舉實現扭虧。這簡直是一個“鹹魚翻身”的經典案例!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四川金頂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水泥到機器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需要克服諸多技術和市場方面的挑戰。但無論如何,四川金頂的嘗試,都為其他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公募基金堅守賽道:是深思熟慮,還是騎虎難下?

當我們把視線從檯面上的企業競爭,轉向幕後的資本運作時,會發現公募基金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從稍早前披露結束的基金二季報來看,至少在 6 月 30 日時,今年開年領跑的那批機器人基金,仍然堅守在賽道中。這讓人不禁好奇,他們是看到了人形機器人的長期價值,還是已經騎虎難下,不得不硬著頭皮撐下去?

鵬華碳中和、前海開源盛鑫混合:調倉換股,誰的策略更勝一籌?

鵬華碳中和曾經是這批機器人基金中的佼佼者。截至 8 月 8 日收盤,以 A 類份額來看,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達到了 66.84%,在同類基金中依然排在第 48 位。這個成績,放在整個公募基金市場,也算是相當不錯的。

對比基金二季報和一季報的重倉股可以發現,基金經理閆思倩保留了前四隻標的,但一舉更換了重倉股中的後六個席位。具體說來,新進的重倉股包括了肇民科技、隆盛科技、北特科技、祥鑫科技、浙江榮泰、斯菱股份。這種大幅度的調倉換股,顯示出基金經理對市場的敏銳判斷和果斷決策。

從近三個月的漲跌幅來看,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同樣漲幅超過 30% 的中堅科技和浙江榮泰。由此,其半年末的組合中有四隻標的年內漲幅實現了翻番。這意味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非常出色,能夠準確把握市場的熱點。

在基金二季報中,閆思倩曾表示:“該基金重點佈局製造業、新能源、新技術等,新技術中對具身智能在工業革命和製造業升級中影響最大,保持密切關注,重點持有高成長性和低估值個股。“ 這段話,也透露出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和選股標準。

而在當時的那批基金經理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前海開源的楊德龍,他和史延所管理的前海開源盛鑫混合也是典型受益於機器人的典型例子。Wind 資訊數據顯示,同一時間段,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約為 48.48%,不過作為靈活配置型基金,該基金在同類基金中排在 37 位。雖然收益率不如鵬華碳中和,但作為靈活配置型基金,這個成績也算是不錯的。

對比該基金的二季報和一季報重倉,可以發現楊德龍還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調換,其同樣是大幅度更換了 6 家公司,二季度新進的重倉股包括了雙林股份、冠盛股份、東土科技、華宏科技、奧比中光-UW、斯菱股份。

而該基金的調整更為立竿見影,其中華宏科技和奧比中光-UW 在近三個月中的漲幅已經超過了 40%。這說明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策略非常有效,能夠及時把握市場的機會。

從其調出的標的來看,兩位基金經理主要是將第一輪中漲幅過猛的部分標的或逢高減持或獲利了結,比如中大力德和五洲新春等。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他們當季重倉了機器人老龍頭之一的雙林股份,該股僅在今年首季就實現了漲幅翻番,不過第二季度回調了約 20%,或許意味著基金經理覺得合適的建倉時機已經來臨。

在二季報總結中,兩位基金經理表示:“報告期內,本基金股票倉位主要投向未來成長性較好、確定性較強的人形機器人板塊,希望通過重倉持有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股票來獲得基金淨值增長。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基本上都是人形機器人上游卡脖子技術的龍頭股,具有較大增長潛力。“ 這段話,也再次強調了基金經理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長期看好。

在書面回復時,楊德龍強調:“目前,雖然人形機器人賽道仍處於上游細分領域階段,還未進入量產階段,所發布的業績主要來自於原汽車零部件業務。因此,現階段的業績並不代表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業績,而是汽車零部件業務的業績。從投資邏輯來看,今年主要是炒題材,明年關注訂單,後年關注業績。即今年所有宣布做機器人公司的股票都受到資金追捧,明年則要關注誰能獲得大廠訂單,後年則關注誰能實現業績增長。目前業績較好的公司一般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龍頭公司,未來有可能在機器人領域也成為龍頭。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值較小且沒有實際業績的公司,反而漲幅較大,真正有業績的公司漲幅較小。“ 這段話,再次提醒投資者,要理性看待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不要盲目追捧。

最新調研標的曝光“新思”:張萌先看好北特科技,李朝昱看好長盛軸承

如果說基金二季報披露的時點是截至 6 月 30 日,當時的持倉對於目前的研究還略有瑕疵的話,那麼三季度明星公募基金經理的調研情況,或許對投資者當前的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畢竟,基金經理的調研,往往是他們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張萌先看好北特科技:聚焦絲杠產品研發,能否成為人形機器人的“螺絲釘英雄”?

從 6 月下半月到目前的被調研情況看,按照被調研總次數排序,可以被歸入機器人概念中的中控技術、中大力德和埃斯頓,均排入了前十五位。這說明,這些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受到了基金經理的關注。

例如出身於產業的平安基金基金經理張萌先,目前他管理的“機器人”基金是平安高端製造主題,作為普通股票型基金,同期它所實現的年度淨值增長率已經超過了 70%,在同類基金中殺入了前 20 位。這位基金經理的業績,簡直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Wind 資訊最新調研記錄顯示,他和另一同事通過現場會議調研了北特科技。這家公司聚焦於人形機器人用絲杠產品的研發,包括行星滾柱絲杠和梯形絲杠等等。尤其前者是人形機器人中線性執行器的重要部分,其技術工藝與公司傳統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同源。這意味著,北特科技在絲杠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優勢。

從調研來看,張萌先也是重點提問了該業務:“公司絲杠業務的最新進展?公司具體參與了絲杠哪些部件的研發?” 對此,公司的回復是:“如年報披露,公司憑藉 20 餘年在金屬精加工領域的技術積累,持續與客戶合作開發多種絲杠產品,如行星滾柱絲杠、滾珠絲杠和梯形絲杠,涵蓋螺母、行星滾柱、絲杆、齒圈等關鍵零部件。這些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後輪轉向、智能剎車系統及相關的新興市場領域。”

在回復參與該業務是出於何種考慮時,公司方表示:“公司參與絲杠業務,其實是基於原有汽車零部件業務技術工藝上的延伸,公司從事汽車底盤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超過 20 餘年,所積澱的生產工藝與絲杠產品的生產工藝有較高的同源性,這為公司參與該項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當前絲杠在新興市場領域的應用,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公司認為其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有助於公司完成自身業務的突破與發展。”

李朝昱看好長盛軸承:專注軸承應用,能否在機器人關節中“轉”出新天地?

相比張萌先,李朝昱可能是一個更為陌生的名字,不過他所管理的基金今年業績了得。這位美國留學回來的海歸目前管理產品超過 4 年半,他在方正富邦僅管理信弘一隻產品,但卻憑藉對機器人概念的專注實現業績衝天,目前在同類基金中憑藉超 50% 的收益排在 30 位一線。這位基金經理,簡直可以用“黑馬”來形容!

從調研來看,他於 7 月 23 日參與了長盛軸承的現場會議,他關心的點也主要是該公司產品在機器人上的應用。對此,公司方表示:“公司目前應用在機器人上的主要是關節軸承和滑動軸承。研究方向包括直線執行器、變剛度一體化旋轉關節模組、減速器的輕量化、足部緩衝聚合物、微型滾珠絲杠、高分子材料的結構件、腱繩及改性和相關護套、護管。”

公司同樣也回答了關於絲杠類產品的問題:“公司的絲杠類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領域,應用部位包括汽車製動、轉向以及變速箱。公司應用於機器人領域的絲杠產品主要是微型滾珠絲杠。”

在書面回復時,李朝昱強調了對 PEEK 的看好:“PEEK 材料作為目前以塑代鋼的優選材料,憑藉其優異性能成為人形機器人多種零部件的理想替代材料,使用 PEEK 材料可有效降低部件自重,滿足“減重增效”的核心訴求。而輕量化是提升人形機器人工作效率、增加續航時間及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一環。根據測算,單機減重每 10kg 還可帶來 15%-20% 的續航提升。而隨著 PEEK 成本的逐步下降,人形機器人的用量也將隨之提升,預計 2027 年單台機器人 PEEK 材料用量有望達到 4.8kg/台。”

他進一步強調:“PEEK 材料市場呈現存量 + 增量雙輪驅動的發展邏輯。在存量市場中,航空航天、醫療等高端領域已形成穩定需求。根據中商網和券商研報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 PEEK 材料市場規模達到 19 億元,同比增長 11.8%,2018-2024 年複合增速為 15.5%。同期全球市場規模為 61 億元,同比增長 10.9%,2018-2024 年複合增速為 9.2%,中國市場增速顯著高於全球,反映出國內高端領域對 PEEK 材料的需求潛力。在增量市場中,人形機器人成為驅動 PEEK 材料需求增長的核心變量。未來,人形機器人領域貢獻的 PEEK 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數十億元。”

“目前,PEEK 材料的市場呈現海外主導,國產替代加速的格局。根據中商情報網的數據,2024 年英國廠商威格斯約佔據全球產能的 38%,為全球高性能聚合物領域龍頭。而國產 PEEK 材料性價比較高,產能擴張顯著快於海外,未來有望擴大份額。”他這般總結。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