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電驅H股上市:資本運作、供應鏈與商業模式分析

臥龍電驅H股上市:資本運作、供應鏈與商業模式分析

臥龍電驅H股上市:一場精心策劃的資本遊戲?

披星戴月,遠赴香江

8月,北京的悶熱依舊讓人喘不過氣。中國經濟網一紙公告,揭開了臥龍電驅(600580.SH)遠赴香港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的序幕。這家以電機驅動為主業的公司,似乎並不甘於在A股的池塘裡撲騰,而是野心勃勃地想要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海洋。聯席保薦人陣容可謂豪華,()、華泰國際、廣發證券(香港)赫然在列,彷彿在宣告著這場資本盛宴的隆重與不凡。但問題是,這真的是一場盛宴嗎?還是僅僅是一場精心包裝的「飢餓遊戲」?

臥龍電驅給出的理由很官方:為了公司發展,為了更廣闊的融資渠道。但明眼人都知道,A股市場的監管日益趨嚴,殼資源的價值也大不如前,想要再像過去那樣玩弄資本財技,難度可謂指數級上升。反觀香港市場,雖然也並非遍地黃金,但至少在某些方面,規則可能更為靈活,操作空間也更大。這或許才是臥龍電驅不惜重金,也要擠進港股市場的真正原因。

當然,上市之路並非坦途。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香港聯交所,哪個衙門都不是好糊弄的。層層審批、重重核查,稍有不慎,便可能功虧一簣。更何況,在臥龍電驅遞交申請的同時,市場上質疑的聲音也開始甚囂塵上。這場豪賭,究竟是勝券在握,還是鋌而走險?讓我們拭目以待。

客戶供應商傻傻分不清?左右逢源的生意經

《每日經濟新聞》的一篇報導,直接將臥龍電驅的「商業模式」擺上了檯面: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竟然存在重疊!這可不是什麼「客戶就是上帝」,而是活生生的「客戶既是上帝,又是我的材料供應商」。

臥龍電驅的解釋也頗有意思:「這種情況源於我們在供應鏈中形成的長期業務關係及互補需求。」 說白了,就是「我買你的東西,你也買我的東西,大家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客戶A供應硅鋼,客戶B供應電磁線,臥龍電驅則向他們提供暖通電驅動系統解決方案。這種「以物易物」的商業模式,讓人不禁聯想到原始社會的交易場景。當然,這並不是說臥龍電驅的商業模式有什麼問題,畢竟存在即合理。但這種「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角色,難免會讓人產生利益輸送的質疑。

更何況,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一旦客戶A或客戶B的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或者找到了更優質的供應商,臥龍電驅的「互補需求」又該如何維繫?這種建立在脆弱關係之上的商業模式,就像沙灘上的城堡,看似堅固,實則不堪一擊。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