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鐵腕AI豪賭:矽谷工程師的生存挑戰

Coinbase鐵腕AI豪賭:矽谷工程師的生存挑戰

矽谷腥風血雨:Coinbase鐵腕CEO的AI豪賭

一紙AI軍令:不用就滾蛋?

Coinbase,這家曾被視為加密貨幣合規標竿的交易所,最近卻上演了一齣令人咋舌的矽谷生存戲碼。故事的主角是他們的CEO,Brian Armstrong,一個前Airbnb的工程師,現在卻以其在技術革新上的激進手段聞名於幣圈。據說,他直接下達了一道“AI軍令”:工程師們,要么擁抱AI,要么…滾蛋!

事情是這樣的:Coinbase大手筆地為所有工程師購買了GitHub Copilot和Cursor的企業許可證,想藉此提升開發效率,讓AI成為程式設計師的得力助手。但Armstrong萬萬沒想到,竟然有人告訴他,AI的採用速度會非常緩慢,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讓一半的工程師用上這些工具。這可把他給惹毛了。要知道,在矽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於是,Armstrong毫不客氣地在公司的主要工程Slack頻道發布了一條強制命令。他甚至還召開了一場「鴻門宴」,邀請那些還沒開始使用AI工具的工程師們“喝茶”。結果,還真有人敢赴約!當然,有些人給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釋,例如剛從度假歸來,還沒來得及上手。但有些人,是真的完全沒有動AI的意思。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同大家所預料的那樣。Armstrong毫不留情地選擇了“優化”掉那些不願擁抱AI的工程師。他自己也承認,這是一種「強硬的做法」,公司裡肯定有人「不喜歡這樣」。但Armstrong就是要藉此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在Coinbase,擁抱AI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幣圈巨頭的強硬進化論

這場「AI革命」背後,是Brian Armstrong對於效率和創新的極端追求。他認為,居然還有工程師不願意花幾分鐘時間註冊和測試AI來編程——這簡直是對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的侮辱!要知道,AI可是有史以來對程序員來說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不用AI,就等於拒絕進步,拒絕效率,拒絕未來!

解僱事件之後,Coinbase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進一步加強了AI培訓。他們每月都會舉辦會議,讓那些已經掌握了AI創新使用方法的團隊分享他們的經驗。這種做法,無疑是在公司內部營造一種“擁抱AI,人人有責”的氛圍。

程式碼屎山?AI煉丹的潛在危機

然而,Stripe聯合創始人John Collison,這位從小就開始編程的大佬,卻對企業過度依賴AI生成的代碼提出了質疑。畢竟,AI生成的程式碼,真的就完美無缺嗎?會不會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Armstrong的回應也很坦誠:「我同意。」看來,他也意識到了過度依賴AI可能帶來的風險。畢竟,AI再強大,也只是一個工具,最終還是要靠人來掌控。更何況,AI生成的程式碼,品質參差不齊,萬一生成了一堆“屎山代碼”,那豈不是更糟糕?

更值得注意的是,據早前TechCrunch報道,一位前OpenAI工程師將該公司的中央代碼庫描述為「有點像屎山代碼」。這無疑給了那些對AI持懷疑態度的人一記重錘。OpenAI自己家的程式碼都成“屎山”了,你還指望它生成的程式碼有多靠譜?

當然,OpenAI對此事未予置評。但這個爆料,無疑給那些盲目崇拜AI的公司敲響了警鐘:AI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矽谷容不下Luddite? Coinbase工程师的AI生死劫

不是选择题,是送命题

在加密货币寒冬中瑟瑟发抖的Coinbase,最近又刮起了一阵“AI寒流”。这次不是市场崩盘,而是CEO Brian Armstrong的铁血手腕。工程师们收到的不是年终奖,而是一道“AI生死令”:拥抱AI,否则卷铺盖走人。这哪里是什么职场选择,分明是“送命题”!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了十几年代码,突然有一天,老板告诉你,以后不用你写了,让AI来。你是什么感受?是兴奋?是恐慌?还是觉得自己的饭碗受到了威胁?反正Coinbase的工程师们,大概是五味杂陈。毕竟,谁也不想被AI取代,更何况是被迫的。

Armstrong的豪赌:效率至上的血腥之路

Armstrong这步棋,看似激进,实则充满了硅谷式的实用主义。在他的逻辑里,效率就是一切。与其养着一群不愿拥抱AI的“老顽固”,不如直接换成一批更年轻、更开放、更愿意接受新技术的“新鲜血液”。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加密货币市场,慢一步就可能被淘汰。

然而,这种“效率至上”的背后,隐藏着对人性的漠视。工程师们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节奏。强迫他们接受AI,无异于拔苗助长。更何况,AI真的能完全取代人工吗?恐怕Armstrong自己心里也没底。

AI炼丹:硅谷新创的灵丹妙药还是毒药?

如今的硅谷,仿佛进入了一个“AI炼丹”的时代。各家公司都试图用AI来解决各种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然而,AI真的是万能的吗?

正如Stripe联合创始人John Collison所质疑的,过度依赖AI生成的代码,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AI生成的代码,缺乏人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更容易出现bug。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AI,可能会让工程师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只会复制粘贴的“码农”。

前OpenAI工程师爆料的“代码屎山”事件,更是给硅谷敲响了警钟。如果连OpenAI自己的代码都成了一团糟,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相信AI能解决所有问题?AI,或许是硅谷的灵丹妙药,但也可能是一剂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而不是盲目崇拜它。

从Airbnb到币圈:Brian Armstrong的AI铁腕

炒币不如炒AI?

Brian Armstrong,这位曾经的Airbnb工程师,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币圈呼风唤雨的人物。然而,比起炒币,他似乎更热衷于炒AI。Coinbase在他的带领下,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家“All in AI”的公司。这到底是目光长远,还是孤注一掷?

在Armstrong看来,AI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信仰。他坚信,AI可以颠覆一切,重塑一切。在他的蓝图中,Coinbase将成为一家由AI驱动的“超级公司”,彻底摆脱人力束缚,实现指数级增长。然而,现实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硅谷容不下巨婴工程师?

Coinbase的“AI清洗”事件,也引发了关于硅谷工程师生存现状的讨论。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工程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还要时刻警惕被AI取代的风险。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Armstrong的强硬做法,或许可以看作是对那些“巨婴工程师”的警告:不要再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否则就只能被时代抛弃。然而,这种“狼性文化”真的适合所有公司吗?

OpenAI的代码屎山预警

前OpenAI工程师的爆料,无疑给Armstrong的“AI神话”泼了一盆冷水。如果AI生成的代码质量堪忧,那么过度依赖AI,岂不是自掘坟墓?更何况,AI的安全问题、伦理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盲目All in AI,无疑是一场豪赌。

或许,Armstrong应该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AI战略。毕竟,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人的价值。如果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了员工的利益,最终只会适得其反。Coinbase的未来,究竟是通往星辰大海,还是坠入深渊,让我们拭目以待。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