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微內鬥白熱化:元老決裂,上市光環下的隱憂

裕太微內鬥白熱化:元老決裂,上市光環下的隱憂

一紙解職公告,撕開裕太微創業元老裂痕?這場董秘爭奪戰背後的水有多深

裕太微,這家頂著“科創板”光環的芯片設計公司,最近可不太平。一紙人事公告,將檯面下的暗流湧動,赤裸裸地暴露在了聚光燈下:董秘,被炒了!這可不是普通的離職,背後牽扯的,是公司兩大創業元老的公開決裂,以及控制權岌岌可危的未來。

誰動了我的董秘?裕太微上演宮鬥劇

8月16日,裕太微發布了一則《關於解聘董事會秘書的公告》,宣布解除王文倩的董秘職務。公告裡寫得雲淡風輕,說是董事會審議通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背後絕不單純。王文倩是誰?那可是裕太微成功上市的“功臣”!25歲加入,一路參與公司從初創到IPO的全過程,可以說是看著裕太微長大的。現在,說不要就不要了,這唱的是哪齣戲?更耐人尋味的是,董事會的投票結果:7名董事,5票同意,2票反對。這可不是全票通過,而是實實在在的分歧。反對者是誰?這才是關鍵!

功臣變棄子?解聘案背後的權力角力與利益糾葛

王文倩被解聘,表面上看是人事變動,實質上卻是裕太微內部權力鬥爭白熱化的訊號。一位年紀輕輕就身居要職的董秘,在公司上市後突然被“拿下”,箇中原因,恐怕遠不止公告裡那幾句官話。

董事會暗潮洶湧,上市光環下的隱憂

裕太微的董事會,表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早已暗潮洶湧。這次解聘案,就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公司董事長史清提議解聘王文倩,態度強硬;而另一位實控人歐陽宇飛則堅決反對,寸步不讓。兩大股東的公開對立,讓裕太微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要知道,公司治理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而現在,這艘船似乎正要駛向風暴中心。

王文倩:從25歲到33歲,她的裕太微歲月

1992年出生的王文倩,今年才33歲,正值事業的黃金時期。2017年,她放棄了安穩的生活,加入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裕太微。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為公司董秘,參與了上市的全過程。可以說,王文倩的職業生涯,與裕太微緊密相連。她的離開,不僅僅是個人選擇,更是公司發展戰略調整的一個縮影。一位年輕有為的女性高管,為何會突然被“踢出局”?這背後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實控人內訌浮上檯面,控制權穩定性拉警報?

如果說解聘董秘只是冰山一角,那麼史清和歐陽宇飛這兩位實控人的公開決裂,則無疑是海底的冰山主體,隨時可能撞沉裕太微這艘船。控制權之爭,向來是資本市場最血腥的戲碼,而現在,這齣戲正在裕太微上演。

股權結構剖析:誰是贏家?誰在裸泳?

從股權結構來看,這場鬥爭的態勢頗為微妙。史清作為第一大股東,明面上佔據優勢,但他能調動的股權比例,加起來卻不如歐陽宇飛。歐陽宇飛不僅自己持股,還通過瑞啟通這家合夥企業,間接控制著更多的股份。這就像一場牌局,史清手裡拿著明牌,牌面很大,但歐陽宇飛卻暗藏底牌,隨時可能翻盤。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也赫然在股东之列,他們的立場,將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在這場股權的遊戲中,誰是真正的贏家?誰又在裸泳?恐怕只有時間才能揭曉答案。

一致行動協議:一張薄紙,能約束得了人心嗎?

裕太微的招股書裡,白紙黑字地寫著,歐陽宇飛、史清、瑞啟通和唐曉峰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保證在公司重大事項上保持一致。協議還規定,如果意見不一致,以歐陽宇飛的意見為准。但現在看來,這份協議,更像是一張薄紙,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初的盟友,如今反目成仇,一致行動協議,又能約束得了多少人心?

減持疑雲:股東們的小算盤

就在這場權力鬥爭愈演愈烈之際,公司第五大股東李海華,卻忙著減持股份。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是嗅到了什麼風向?還是另有打算?在資本市場,股東的每一次舉動,都可能牽動整個盤面。李海華的減持,或許只是個人資金需求,但也可能是在為未來的變局做準備。畢竟,誰也不想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連虧六年,上市是蜜糖還是毒藥?

裕太微招股書上光鮮亮麗,但翻開財報,卻是觸目驚心的連年虧損。六年時間,燒掉了大把銀子,才勉強換來了上市的機會。然而,上市之後,情況卻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對於裕太微來說,上市究竟是蜜糖,還是毒藥?

財報數字會說話:燒錢的芯片夢

2021年和2022年,裕太微還只是小虧幾十萬,但到了2023年,虧損額直接飆升到1.5億元,2024年更是突破2億元大關。今年第一季度,又虧掉了6100萬元。這種燒錢的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芯片行業的確是高投入、高風險,但如此巨額的虧損,也讓人不得不懷疑,裕太微的錢,究竟燒到了哪裡?是技術研發?還是市場拓展?抑或是被內耗消耗殆盡?財報數字,不會說謊,它赤裸裸地揭示了裕太微的困境。

股價逆勢上漲:投資者的豪賭?

令人費解的是,在公司連年虧損的情況下,裕太微的股價卻一路高歌猛進,從7月初的86元漲到了8月20日的103元。這種股價與業績的背離,簡直是匪夷所思。是什麼支撐著裕太微的股價?是“芯片設計”的概念?還是市場的炒作?亦或是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豪賭?在資本市場,有時候瘋狂的並不是公司,而是投資者。但這種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又能維持多久呢?

华为哈勃的微妙站队:裕太微的未来,谁主沉浮?

在這場裕太微的權力遊戲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資所扮演的角色。哈勃投資作為裕太微的第四大股東,雖然持股比例不高,但其背後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华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左右裕太微的未來。

华为系董事的立场:技术合作与战略考量

裕太微的董事胡志宇,有著深厚的华为背景。他的立場,很可能代表著华为對裕太微的態度。华为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在芯片領域擁有强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資源。如果华为選擇支持史清,那麼史清在權力鬥爭中將如虎添翼;反之,如果华为倒向歐陽宇飛,那麼裕太微的未來,將充滿變數。华为的考量,不僅僅是技術合作,更是戰略布局。它需要選擇一個能够為其帶來最大利益的合作夥伴。

裕太微的突围之路:技术、市场与资本的博弈

對於裕太微來說,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芯片市場突圍而出,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還需要廣闊的市場和充足的資本。但現在,公司內憂外患,內有權力鬥爭,外有市場壓力。裕太微的未来,充滿了挑戰。它能否在技術、市場和資本的博弈中勝出?又將在华为的戰略布局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問題,都將在未來的時間裡,一一揭曉。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