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東風再起:天風證券高呼人工智能+時代來臨,政策助力產業爆發

AI東風再起:天風證券高呼人工智能+時代來臨,政策助力產業爆發

AI東風再起?天風證券高呼「人工智能+」時代來臨!

最近,整個科技圈都沸騰了!天風證券跳出來高調宣佈,他們認爲「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正式降臨。你可能會想,AI這玩意兒喊了這麼多年,這次有什麼不一樣?簡單來說,這次不只是喊口號,而是國家層面祭出了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要讓AI像水和電一樣,滲透到各行各業。

天風證券這份報告,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興奮勁兒,彷彿看到了AI產業即將爆發的盛世。他們認爲,這份名爲《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將會徹底改變中國AI產業的發展軌跡。說白了,就是政府覺得AI很重要,要大力扶持,讓它變成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但問題來了,AI這東西,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離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有多遠?這次的「人工智能+」行動,真的能讓AI飛入尋常百姓家嗎?還是隻是資本市場炒作的新概念?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一紙《意見》背後的政策密碼

說到「人工智能+」,你可能一頭霧水,這到底是什麼黑話?簡單來說,就是把人工智能技術,像樂高積木一樣,拼接到各個傳統產業上。例如,「人工智能+醫療」可以實現智能診斷、藥物研發;「人工智能+製造」可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總之,就是讓AI無處不在,讓各行各業都搭上AI這趟快車。

這份《意見》可不是隨便說說,裡面藏著不少政策密碼。首先,它明確了發展目標,要在2027年讓AI在新一代智能終端等領域的普及率超過70%,到2030年更要超過90%。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未來幾年,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湧現出來,你的生活將會被AI全面滲透。

更重要的是,《意見》提出了八大方面的強化基礎支撐能力,包括芯片、算力、數據等等。這些都是AI發展的基石,如果地基沒打好,再宏偉的藍圖也只是空中樓閣。所以,這次的「人工智能+」行動,不僅僅是應用層面的創新,更是對整個AI產業鏈的全面升級。

算力焦慮、數據飢渴?《意見》如何解AI產業鏈的燃眉之急

不得不說,當前AI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算力焦慮」和「數據飢渴」。想像一下,AI模型就像一個超級大胃王,需要海量的數據來餵飽它,還需要強大的算力來消化這些數據。如果算力跟不上,數據質量不高,AI的性能就會大打折扣。

這次的《意見》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要支持人工智能芯片的攻堅創新,加快超大規模智算集群的技術突破和工程落地,還要推動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說白了,就是要解決AI產業鏈的瓶頸,讓AI能夠跑得更快、學得更好。

但問題是,這些目標真的能實現嗎?芯片技術的突破,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積累;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涉及到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複雜問題。這些挑戰,都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共同努力,才能克服。

天風證券點將錄:哪些公司將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天風證券在報告中,洋洋灑灑列出了一長串公司名單,簡直就是一份AI概念股的「點將錄」。這些公司涵蓋了AI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底層的技術研發,到上層的應用服務,應有盡有。但問題是,這些公司真的都能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嗎?還是隻是曇花一現?讓我們來逐一分析。

「人工智能+」科學技術:基礎研究才是硬道理?

天風證券點名了晶泰控股(02228)、商湯(00020)、第四範式(06682)這幾家公司,認爲它們在AI科學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優勢。這些公司主要從事AI算法、模型、平台等基礎研究,可以說是AI產業的「大腦」。

但基礎研究往往投入巨大,回報週期長,風險也比較高。這些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持續保持技術領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尤其像商湯,之前被美國制裁,未來發展充滿變數。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企業服務與工業軟體的升級換代

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天風證券看好金蝶國際(00268)、移卡(09923)、邁富時(02556)和創新奇智(02121)這幾家公司。這些公司主要提供企業服務和工業軟體,利用AI技術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企業服務和工業軟體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客戶對產品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求很高。這些公司能否真正將AI技術融入到產品中,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是它們能否成功的關鍵。

「人工智能+」消費提質:從廣告到遊戲,AI如何入侵你的生活?

「人工智能+」消費提質,可能是我們普通人感受最明顯的。天風證券列出了一大堆相關公司,涵蓋了廣告電商、遊戲、影視、內容、AI創作、智能駕駛、智能終端等各個領域。這些公司都在嘗試利用AI技術,來提升用戶體驗、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例如,在廣告電商領域,AI可以實現精準推薦、智能客服;在遊戲領域,AI可以生成遊戲內容、提升遊戲體驗;在智能駕駛領域,AI可以實現自動駕駛、智能導航。總之,AI正在全方位地入侵我們的生活。

但問題是,AI的應用,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個性化推薦可能會讓人們陷入信息繭房;AI創作可能會取代一部分人類工作。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教育與醫療的AI變革,是福音還是隱憂?

AI在教育和醫療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天風證券點名了粉筆(02469)、世紀天鴻(300654.SZ)、豆神教育(300010.SZ)和京东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方舟健客(06086)這些公司。

AI可以實現個性化教育、智能輔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醫療領域,AI可以實現智能診斷、藥物研發,提高醫療效率。但AI在教育和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存在一些倫理風險。例如,AI診斷的準確性如何保證?AI教育是否會加劇教育不公平?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AI能否成為政府管理的超級助手?

天風證券認爲,AI還可以應用於政府管理,提高治理能力。他們點名了人民網(603000.SH)和新華網(603888.SH)這兩家公司。

AI可以實現智能監控、舆情分析,幫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會動態、做出決策。但AI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也存在一些風險。例如,數據安全如何保障?AI決策是否會存在偏見?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建立完善的制度來規範。

互聯網AI生態:巨頭們的AI戰場,誰能笑到最後?

最後,天風證券提到了阿里巴巴(09988)、腾讯控股(00700)、快手(01024)、小米集团(01810)、哔哩哔哩(09626)這些互聯網巨頭。這些公司都在積極佈局AI,試圖在AI時代佔據有利地位。

互聯網巨頭擁有海量數據、強大算力、豐富的應用場景,在AI發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AI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這些巨頭能否在AI戰場中笑到最後,還充滿了不確定性。

國產算力崛起: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

如果說AI是汽車,那麼算力就是引擎。沒有強大的引擎,再好的汽車也跑不快。長期以來,中國的算力發展受制於人,高端芯片依賴進口,這也成了AI產業發展的瓶頸。

《意見》提出要支持人工智能芯片的攻堅創新,這無疑給國產算力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如果中國能夠在芯片領域實現突破,就能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掌握AI發展的主動權。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國家戰略問題。

但芯片研發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事業,需要長期堅持和持續投入。中國的芯片企業能否抓住這次機會,實現彎道超車,還有待觀察。畢竟,技術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和毅力。

2027年的AI願景:70%普及率背後的野心與挑戰

《意見》中設定的2027年AI普及率超過70%的目標,聽起來很振奮人心。這意味著,在短短幾年內,AI將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個性化推薦到智能醫療,AI將無處不在。

但這個目標也充滿了挑戰。70%的普及率,不僅僅意味著技術的成熟,更意味著用戶的接受度、基礎設施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再好的技術也難以推廣。

更重要的是,AI的普及,也可能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失業、隱私洩露、數據安全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提前預防,制定合理的政策來應對。

AI三要素:數據、算力、算法,一個都不能少

數據、算力、算法,被譽為AI發展的三駕馬車。數據是AI的燃料,算力是AI的引擎,算法是AI的駕駛員。如果這三者之間存在短板,AI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

《意見》中,對數據、算力、算法都做了詳細的部署。例如,要推動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支持人工智能芯片的攻堅創新,加強AI算法的研究和應用。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補齊AI發展的短板,讓AI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

但AI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生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用戶共同參與,共同建設一個健康、繁榮的AI生態系統。只有這樣,AI才能真正為人類帶來福祉。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