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塗鴉夢碎?Doodles發幣背後:帝國野心與韭菜陷阱

Web3塗鴉夢碎?Doodles發幣背後:帝國野心與韭菜陷阱

Doodles:從可愛塗鴉到Web3帝國的野心,真能實現?

從爆紅到瓶頸:Doodles的發家史,一部Web3焦慮史

Doodles,這個頂着「以太坊藍籌NFT」光環的項目,它的故事簡直是Web3世界的一面鏡子,照出了這個行業的浮躁、焦慮,以及對成功的過度渴望。最初,它只是Scott Martin(人稱Burnt Toast)筆下那些色彩鮮豔、略帶稚氣的卡通頭像。誰能想到,這些看似簡單的塗鴉,竟然能在短時間內席捲加密世界,成爲無數人追捧的對象?

2021年10月,10000個Doodles橫空出世,迅速佔領了人們的視線。它們的獨特風格,像一股清流,沖刷着當時充斥着像素風和賽博朋克的NFT市場。地板價一路飆升,突破5個ETH,Doodles順利躋身「藍籌俱樂部」,成爲了Web3新貴。

核心團隊的三位創始人,也因此被推上了神壇。Scott Martin負責貌似天馬行空的視覺設計,但背后是精準的市場把握,他牢牢抓住了大眾審美中對童真、對簡單的渴望。Evan Keast和Jordan Castro,這兩位前CryptoKitties的核心成員,深諳NFT社群運營之道,他們將「持有者即股東」的理念貫徹始終,試圖打造一個真正由社群驅動的項目。Doodlebank社區金庫的設立,讓持有者能夠參與到項目的決策中,這種模式在當時確實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然而,好景不長。當NFT市場的熱潮逐漸退去,Doodles也開始面臨增長的瓶頸。單純的卡通頭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慾望。跨界擴張、資本加持,成爲了Doodles不得不做的選擇。2022年,前Billboard總裁Julian Holguin和音樂巨星Pharrell Williams的加入,無疑給Doodles注入了一劑強心針。7.04億美元的估值,5400萬美元的融資,更是讓Doodles的聲勢達到了頂峯。收購動畫工作室、聯名阿迪達斯、開發Doodles 2.0…Doodles試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Web3娛樂帝國,一個無所不能的品牌。

但這種擴張,真的能爲Doodles帶來持續的生命力嗎?恐怕未必。過度商業化的聯名,讓Doodles失去了最初的純粹。Doodles 2.0的推出,雖然在技術上有所創新,但其複雜的定制系統,也讓不少老用戶感到不適。更重要的是,Doodles的社群文化,也開始出現裂痕。當越來越多的「空投獵人」湧入社群,當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質疑團隊的決策,Doodles已經不再是那個充滿活力、充滿創意的社群。

2025年,Scott Martin重新出任CEO,宣布回歸「激進創新」路線。叫停商業聯名、推出DreamNet生態系統…Doodles似乎想要重新找回初心,但它真的能成功嗎?在NFT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Doodles的轉型之路,註定充滿挑戰。Doodles真的能從可愛塗鴉,蛻變成真正的Web3帝國嗎?還是最終只會成爲Web3泡沫的一個縮影?這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代幣DOOD:看似利好社區,實則暗藏玄機?

DOOD經濟模型:一場精心設計的利益分配遊戲

在NFT寒冬中,Doodles祭出代幣DOOD,這一步棋究竟是妙手回春,還是飲鴆止渴?從白皮書上來看,DOOD的經濟模型似乎處處爲社區着想,68%的代幣分配給社區,遠超Azuki等其他項目。首發Solana,更是看中了Solana的高TPS和Meme文化土壤,後續還計劃跨鏈到Base,接入以太坊生態,野心可見一斑。

但仔細推敲,DOOD的經濟模型卻暗藏玄機。100億枚的總量,看似龐大,但分配的細節卻模糊不清。「新血」分配的13%,究竟如何定義「新血」?誰來決定誰是「新血」?缺乏透明的規則,很容易滋生內部操控的空間。更令人擔憂的是,早期投資方776 Fund等機構的退出方案並未公開。這些機構手握重金,一旦選擇套現,對DOOD的價格將造成巨大的衝擊。

社區優先?或許只是Doodles的一厢情愿。在資本面前,社區的力量往往不堪一擊。DOOD的分配,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利益分配遊戲,看似利好社區,實則暗藏着資本收割的镰刀。

JPG到“數字皮膚”?DOOD的價值捕獲,是夢想還是空想?

DOOD被定位爲Doodles生態的「經濟血液」,承載着Doodles團隊對未來的無限想象。治理權、消費場景、投機標的…DOOD的價值捕獲機制,似乎無所不能。

持有DOOD,可以參與DreamNet內容創作方向的決策,可以質押代幣獲得動畫IP分紅、聯名商品折扣等權益,可以在DoodlesTV上觀看獨家動畫短片,可以在Stoodio平臺購買可穿戴設備,甚至可以在未來的元宇宙遊戲中進行道具交易。Doodles試圖將DOOD打造成一個萬能鑰匙,一把解鎖Doodles生態所有可能的鑰匙。

然而,DOOD的實用性,真的能撐起它的野心嗎?對比Pudgy Penguins,它已經通過實體玩具產生了穩定的現金流;對比ANIME,它綁定了動漫衆籌平臺,具備明確的消費場景。而DOOD呢?除了參與治理和一些虛無缥缈的消費場景,它還能做什麼?

從JPG到「數字皮膚」,Doodles的想象力固然豐富,但現實卻是骨感的。DOOD的價值捕獲機制,更像是一個空中樓閣,缺乏堅實的基礎。如果Doodles無法爲DOOD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應用場景,那麼DOOD的價值,終將歸零。

發幣的AB面:Doodles的自救還是割韭菜?

發幣動機:Doodles的“續命”三部曲

在NFT市場整體低迷的寒冬之下,Doodles選擇發幣,無疑是一場豪賭。這場豪賭,究竟是爲了自救,還是爲了收割?

首先,Doodles面臨着流動性困局。NFT的非標準化屬性,導致其流動性極差。持有者想要出售NFT,往往需要大幅降價,才能找到買家。而通過發行代幣,Doodles試圖爲持有者提供一種新的流動性途徑。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DOOD、參與空投等方式,獲得流動性資產,從而避免降價拋售NFT的壓力。這一步,看似是爲了保護持有者的利益,但實際上,也是爲了穩住NFT的價格,避免崩盤。

其次,Doodles希望通過代幣激勵,激活社區。DreamNet系統的運行,需要大量的內容創作者和用戶參與。Doodles計劃通過代幣獎勵,激勵創作者上傳內容,激勵用戶參與互動。這種「創作即挖礦」的模式,能否復制StepN的成功?恐怕很難。StepN的成功,在於其創新的Move-to-Earn模式,以及其龐大的用戶基礎。而Doodles的DreamNet系統,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也很難吸引大量的用戶。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早期投資機構需要通過代幣上市實現退出。5400萬美元的融資,對於Doodles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資金。但對於VC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VC需要通過Doodles的成功,獲得更高的回報。而代幣上市,無疑是VC實現退出的最佳途徑。按照5400萬美元的融資估算,DOOD的完全稀釋估值(FDV)需要達到7億美元,才能讓VC不虧錢。而目前Doodles的NFT市值僅爲6480萬美元,這意味着,DOOD需要實現10倍以上的增長,才能滿足VC的退出需求。

割韭菜質疑:精美包裝下的陷阱

盡管Doodles的發幣動機看似合理,但其背後卻隱藏着諸多風險。代幣分配、MEME化陷阱、NFT反身性風險…這些都可能成爲Doodles的「割韭菜」工具。

首先,代幣分配的細則並不透明。盡管社區分配比例高達68%,但具體的分配規則卻含糊不清。30%的社區空投,並未明確快照時間,這意味着,內部人員可能提前得知消息,進行「老鼠倉」操作。生態基金由團隊控制,可能用於操控市場價格,從而收割散戶投資者。

其次,選擇Solana首發,本質上是迎合MEME炒作文化。Solana鏈上的代幣,往往具有極高的波動性。在MEME情緒的推動下,DOOD的價格可能會在短期內暴漲,但隨後也會迅速崩盤。參考Solana鏈上代幣的平均生命周期,80%的項目在上市1個月內跌去90%市值,交易量集中在CEX,鏈上流動性匱乏。這意味着,DOOD的投資者,很可能會成爲Solana MEME文化的犧牲品。

最後,代幣價格下跌可能引發NFT拋售潮,形成「死亡螺旋」。如果DOOD的價格持續下跌,NFT持有者可能會失去信心,開始拋售NFT。而NFT價格的下跌,又會進一步加劇DOOD的下跌,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2024年Azuki發幣後,其NFT地板價跌幅達58%,這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Doodles能否避免Azuki的覆轍?恐怕很難。

DOOD上市預測:投機者的狂歡,價值投資者的噩夢?

短期爆炒:一場MEME情緒的豪賭

DOOD即將上市,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必然會迎來一場爆炒。在MEME情緒的推動下,DOOD的價格可能會被炒到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度。各路投機者蜂擁而至,希望能夠在這場盛宴中分一杯羹。但這場狂歡,終將歸於平靜,留下的,或許只是一地雞毛。

根據Marsbit研究院的模型測算,DOOD上市首日,FDV可能會衝高至15-20億美元。這意味着,DOOD的單價可能會達到0.15-0.2美元。這樣的估值,顯然是遠遠超過了Doodles的實際價值。但MEME情緒,往往會讓人們失去理智,做出非理性的決策。在這種情況下,DOOD的價格可能會被炒到更高。

但與此同時,空投拋壓也會隨之而來。按照30%的社區分配計算,首周潛在拋售量達30億枚(約4.5億美元)。這些空投獲得者,大多是「空投獵人」,他們的目的並不是長期持有DOOD,而是盡快將其出售,換取利潤。大量的拋售,必然會對DOOD的價格造成巨大的衝擊。

因此,對於投機者來說,DOOD上市初期,是一個絕佳的套利機會。但同時,也需要警惕風險。一旦MEME情緒退潮,DOOD的價格可能會迅速崩盤。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少數人能夠全身而退,大多數人,都會成爲犧牲品。

長期風險:難以兌現的承諾,隨時崩塌的泡沫

如果說短期爆炒是投機者的狂歡,那麼長期來看,DOOD的風險則更大。Doodles團隊承諾了很多美好的願景,但能否兌現,卻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DreamNet系統的推出,是Doodles能否成功的關鍵。如果6個月內未能推出DreamNet MVP產品,DOOD將喪失敘事支撐。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DOOD的價值終將歸零。而即便DreamNet成功推出,也需要大量的用戶參與,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如果用戶留存率過低,DreamNet也將淪爲一個空殼。

此外,多鏈運維成本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Solana與Base的跨鏈橋,可能成爲黑客攻擊目標。一旦跨鏈橋被盜,DOOD的價格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更重要的是,多鏈運維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技術支持,Doodles團隊能否勝任,也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DOOD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它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Doodles團隊能否兌現承諾。而Doodles團隊能否成功,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價值投資者更應該保持謹慎,避免盲目跟風。

做空策略建議:

  • 適合做空信號:
    • FDV超過25億美元(對應DOOD單價0.25美元)
    • 團隊地址出現大額轉账
    • DreamNet延期發布
  • 風險提示:
    • Solana鏈上莊家控盤程度高,需警惕軋空風險
    • 幣安等交易所可能出臺做空限制措施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