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設計壯遊:文化思辨、設計師洞見與AI衝擊

榕城設計壯遊:文化思辨、設計師洞見與AI衝擊

榕城奇遇:設計壯遊在福州,一場腦洞大開的設計思辨

誰說設計只能是冷冰冰的CAD圖和精密的計算?這次「發現中國好設計」的壯遊活動,竟然來到了充滿煙火氣的福州,簡直是設計界的一場「文藝復興」!想像一下,當那些西裝筆挺的設計大咖們,穿梭在三坊七巷的石板路上,聞著空氣中飄散的魚丸香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不只是一場設計交流,更是一次對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的深度思辨。

坊巷裡的設計靈魂:千年福州的空間密碼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372162.jpeg

福州,這座被坊巷文化浸潤千年的古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設計博物館。三坊七巷的馬鞍牆,可不是隨便砌砌的,它既要符合禮制,又要體現山水意境,簡直是「外圓內方」的完美詮釋。你以為那些古厝飛簷只是好看?它們的曲線早已被默默地融入到現代建築的DNA裡。福州人用一種謙遜的姿態,詮釋著「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這種哲學,才是福州設計真正的靈魂。

大咖雲集:設計壯遊福州站的群星閃耀

2025年4月24日,這一天,福州的天空一定特別熱鬧,因為「發現中國好設計」把設計界的各路大神都請來了!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的創始人盧從周親自坐鎮,還有唐瑪國際設計的施旭東、為空間設計的吳詩君、大成設計的林開新… 這些名字,每一個都代表著設計界的頂尖水平。他們齊聚一堂,可不是為了走個過場,而是要真正地碰撞思想,激發靈感。說實話,這種陣容,簡直比演唱會還難得!

施旭東:設計的根,在福建的泥土裡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530521.jpeg

施旭東這句話,簡直說到了我的心坎裡!福建的設計,就應該有福建的味道。閩南的熱情奔放,閩北的婉約內斂,都應該成為設計師的靈感源泉。如果一味地追求外來的設計潮流,那福建的設計還有什麼特色?設計,就是要扎根在本土文化裡,才能開出獨一無二的花。那些在星巴克裡畫出來的設計圖,永遠比不上在土樓裡感受到的震撼!

設計師們的真心話大冒險:那些「繃不住了」的時刻

設計師這個行業,表面光鮮亮麗,背地裡卻是壓力山大。熬夜趕圖是家常便飯,面對客戶的無理要求更是要笑臉相迎。這次「設計壯遊」活動,難得讓這些設計大咖們卸下防備,分享了他們那些「繃不住了」的時刻。這些真心話,簡直比設計作品本身更精彩!

吳詩君的反差美學:用衝突引爆商業價值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394749.jpeg

吳詩君的「反差美學」,聽起來就讓人覺得腦洞大開!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想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就得來點不一樣的。微反差、中度反差、高烈度反差… 這些概念,簡直就像是武功秘笈一樣,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空間不再只是單純的物理容器,而是變成了一種戰略武器,用認知衝突來製造張力,用情感喚醒來建立連接。說白了,就是要在消費者的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們想忘都忘不掉!

林開新的在地哲學:離開福州就活不下去的設計?

林開新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細想一下,卻又很有道理。商業設計,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美觀,更要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個在北京成功的設計,可能在福州就水土不服。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基因」,只有扎根在當地的土壤裡,設計才能煥發出真正的生命力。就像福州的魚丸,離開了福州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康思斯的「未完成美學」:當完美主義遇上「繃不住了」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852524.jpeg

「繃不住了!」這句話,簡直說出了無數設計師的心聲。康思斯提出的「未完成美學」,其實是一種對完美主義的反思。設計,不應該是緊繃的、刻意的,而應該是放鬆的、自然的。就像人生一樣,總會有一些不完美,而這些不完美,往往才是最真實、最動人的。這種「緊繃的鬆弛感」,才是中國人特有的美學底色。

鄭陳順的留白之道:最高級的設計是返璞歸真?

鄭陳順的觀點,和康思斯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很多設計,恨不得把所有元素都堆砌上去,結果卻適得其反。適度的留白,反而能給人一種輕鬆自由的感覺。就像看山一樣,第一層是「看山是山」,第二層是「看山不是山」,最高級的境界,是「看山還是山」。設計也是如此,最高級的設計,往往是返璞歸真。

設計如人生:倪建平、曾承林、朱壽耀、陳輝、林義福的設計修行

倪建平認為,設計要在時代感和適應性之間找到平衡。曾承林則強調「在場」的重要性,設計要融入當地的文化基因。朱壽耀告誡設計師要保持空杯心態,不斷突破自我。陳輝認為設計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探索,要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林義福則強調要回歸原始視角,從本質出發。這些設計師的分享,其實都是他們的人生感悟,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修行。

「詩人病」與「商人血」:設計師的多重人格挑戰

設計師這個職業,簡直就是一個矛盾體!他們既要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又要有商人的精明算計。他們要創造美的同時,也要考慮成本和效益。他們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要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這種多重人格的挑戰,讓設計師們時刻處於崩潰的邊緣。

李于豪:人口紅利退去,人心紅利綻放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403867.jpeg

李于豪的這句話,簡直是一語道破天機!現在的商業,不再是單純地賣產品,而是要賣故事、賣情懷、賣體驗。每個人都是一本未寫完的詩集,而設計,就是要創造一個讓這些詩意自由生長的地方。人口紅利或許正在消退,但人心的紅利才剛剛綻放。設計師要做的,就是抓住這些人心的紅利,創造出真正能打動人的作品。詩與酒終將等值,理想與現實終得兩全,這才是設計的最高境界!

何華武、林開新、郭鎧瑜:在商業框架裡植入設計靈魂

何華武認為,年輕設計師的珍貴之處,就在於敢於在商業框架中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林開新則強調,設計師既要保持詩人的浪漫與創意,又要具備商人的務實與敏銳。郭鎧瑜則認為,當AI能計算參數時,唯有設計師能在理性與感性、現實與理想之間,編織出真正打動人心的空間敘事。這些觀點,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設計,不能只是為了商業利益,更要體現設計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責任。在層層局限下誕生的設計智慧,才是最閃耀的鋒芒!

預見未來?AI來了,設計師要失業了嗎?

AI時代來臨,設計界一片恐慌:以後還需要設計師嗎?機器人會不會取代我們?這次「設計壯遊」活動,也觸及了這個敏感話題。設計師們的看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焦慮,有的樂觀,有的則選擇擁抱變化。

高斌:擁抱科技,堅守設計的溫度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473453.jpeg

高斌認為,未來設計將呈現「回歸自然」與「科技簡化應用」的雙核驅動模式。這不僅僅是美學表達的革新,更是科技賦能下對生活方式的重新定義。面對AI浪潮,設計行業需要聚焦三個關鍵方向:成為技術的主導者而非追隨者,將AI作為創意賦能的工具而非替代;堅守設計本質,在當下經濟環境中需要更強的專業定力;以更宏觀的視角看待行業發展。高斌的觀點,為設計師們指明了方向:不要害怕AI,要利用AI,更要堅守設計的溫度!

陳輝:AI比人類更有溫度?

陳輝的觀點,簡直讓人大跌眼鏡!他認為,AI甚至可能比人類更有溫度,因為AI可以更客觀、更全面地考慮問題,甚至比設計師更能「從心出發」。當然,人性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依然珍貴。難道以後設計師都要下崗,改行去寫AI調教手冊了嗎?

黃全:AI是人類意志的延伸,設計師的價值在於當下

黃全則認為,AI無論如何發展,其本質仍然是人類意志的延伸。未來通用人工智能或許能自主完成複雜任務,但設計師的獨特價值在於專注當下,用每個項目的完美呈現,鋪就通往未來的道路。与其杞人忧天,不如把手头的项目做到极致!

設計壯遊福州站圓滿落幕:但觀點的風暴,永不停歇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763922.jpeg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04/20250704508717.jpeg

隨著活動進入尾聲,「發現中國好設計」為福州站的城市合作伙伴、城市觀點講者頒發證書,讓更多的中國好設計得以被發現和傳播。這次「設計壯遊」福州站,雖然落下了帷幕,但關於設計的討論,關於未來的思考,卻永不停歇。設計的道路,就像VIEW仔的「發現之眼」,永遠充滿了驚喜和挑戰!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