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洶湧的AI春晚:黃牛票價飆破天際,這屆WAIC到底有啥搞頭?
人氣爆棚的背後:展商抱怨人太多,黃牛樂翻天
「今年人多到不像話!」參展商黃林(化名)向時代財經抱怨,那表情,活像剛從演唱會現場擠出來。想當年,也就是去年,WAIC還能隨便晃晃,說不定還能從黃牛黨手裡撿到便宜票。今年?提前幾天票就賣光光了!黃林說:「閒魚上竟然有人開價2000以上,簡直是搶錢!」這年頭,搞AI比搶銀行還賺?
官方數據很給力:規模歷屆最大,新品多到眼花撩亂
官方數據倒是挺好看的,說是WAIC2025的規模創下了歷屆紀錄,有超過3000項前沿展品集中亮相。什麼概念?大概就是你眼睛看不過來,腳也走到斷掉的程度。其中,有40多款大模型、50多款AI終端產品、60多款智能機器人,還有100多款號稱「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的重磅新品。說白了,就是一堆你聽都沒聽過,但感覺很厲害的東西。更誇張的是,場館內有超過150台人形機器人同台亮相,這簡直就是機器人界的選美大賽!去年?才18台人形機器人,今年直接翻了好幾倍,看來機器人產業真的要起飛了?
業界風向變了?大模型廠商變少,AI落地應用才是王道
展商張迪(化名)感覺,雖然從數據上看,大模型廠商變少了,但規模似乎沒差太多。仔細想想,這也難怪,畢竟現在AI都講究落地應用,光有模型沒用,得能幹活才行。張迪說:「AI應用和機器人相關的參展方明顯都有增多。」這話說得實在,畢竟現在誰還跟你談情懷?能幫我賺錢才是王道!所以說,別再玩那些虛無縹緲的概念了,趕緊把AI應用到實際場景中,才是正經事。
人形機器人:從花拳繡腿到落地應用,這屆WAIC簡直是它們的超進化發表會!
去年還在耍花槍,今年已經開始實戰了?
如果說去年WAIC的人形機器人只是出來刷個存在感,那今年簡直就是組團來踢館的!你隨便走兩步,就能看到一堆人形機器人在那邊晃來晃去,幹著各種各樣的活,簡直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未來世界。去年那些只會擺擺pose、說幾句預設台詞的傢伙,今年已經進化到可以自主完成基礎任務了!這進步速度,簡直比火箭還快!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就說了:「過幾年(人形機器人)帶給你們的變化可能會更震驚。」我信你個鬼!但…我還真的有點期待。
格鬥機器人:拳拳到肉,這是在暗示AI要開始內卷了嗎?
更誇張的是,今年還出現了格鬥機器人!宇樹科技直接在展台上擺起了擂台,兩台UnitreeG1戴著頭套和拳套,在那邊你一拳我一腳,打得虎虎生風。
這…這是在暗示AI也要開始內卷了嗎?以後人類不只要跟人類競爭,還要跟機器人搶飯碗?宇樹科技的工作人員說,UnitreeG1配備了23到43個關節電機,自由度很高,動作靈活性很強,能完成踢腿、打拳等動作,而且整體穩定性表現出色。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說白了,就是一台比較靈活的玩具而已…吧?
商業落地才是硬道理:能幫我搬磚、送外賣嗎?
銀河通用產品合夥人傅強說,今年他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人形機器人)有沒有商業化落地?」畢竟,光會打架有什麼用?能幫我搬磚、送外賣才是王道!傅強也坦承,因為今年WAIC上展示的場景已經非常真實,「所見即所得」,所以落地情況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
人形機器人核心優勢:比你更靈活,還不用加班費!
里工機器人的相關負責人就說,人形機器人的核心優勢在於柔性化程度更高。單臂機器人要切換操作,得停下來換工具,效率很低;但人形機器人有兩隻「手臂」,可以像人類一樣分工合作,一隻手拿盒子,另一隻手換工具去拿其他東西,不用停下動作。這…這簡直就是效率神器!以後老闆再也不用擔心員工偷懶了!
工廠裡的AI新星:精準搬運、無縫切換,效率提升看得見
智元機器人今年更是大手筆,直接設置了300㎡的展台,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其中,精靈G1在現場打工進行包裹分揀,遠征A2-W則忙著拆垛周轉箱,二者均是在工業場景上的演示。這…這是在暗示以後工廠都要變成機器人的天下了嗎?
智元機器人:我們的AI會思考,不是只會照本宣科!
王闖強調,他們的具身智能技術最大優勢在於,能像人類一樣實現「思考-行動」的閉環。舉例來說,在直播料箱轉運場景時,機器人並非依賴預設程序,而是能自主感知到位置變化並主動調整移動方向。這…這聽起來有點嚇人啊!以後AI會不會發展出自我意識,然後反過來統治人類?
智平方:誰能讓機器人在多場景持續服務,誰就是AI界的扛把子!
智平方的創始人兼CEO郭彥東更是直接放話:「在今年下半年,誰能讓機器人在多個場景、多項任務中持續提供服務,誰就能在核心賽道中佔據領先地位。」這…這簡直就是AI界的生存法則!看來以後機器人產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啊!
大模型退燒了嗎?不,它們只是換了個方式刷存在感
百模大戰結束?廠商數量縮水,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去年還在吵吵嚷嚷搞「百模大戰」,今年WAIC上大模型廠商卻明顯變少了。根據官方數據,去年有近百個大模型集中展出,今年只剩40多款。甚至連「AI六小虎」裡的零一萬物、百川智能都缺席了!難道說,大模型真的退燒了嗎?其實不然,這些廠商只是換了個方式刷存在感。零一萬物剛在北京開了個發布會,推出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台;百川智能也豪賭B端,持續押注AI醫療。這年頭,光靠模型吸睛已經不夠了,得找到能賺錢的商業模式才行。
AI終端才是新戰場:軟硬結合,落地應用才是真本事
時代財經注意到,今年WAIC展出的AI模型廠商中,有不少選擇與終端合作,尋求落地的應用場景。這就好比光有肌肉沒用,還得學會怎麼打拳,才能在擂台上生存下去。AI模型也是一樣,光有算法還不行,得跟硬件結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MiniMax:AI+硬件,打造全方位智能生活
MiniMax今年展出了多個AI+硬件,包括智慧家居、穿戴設備、智能座艙、智能音響、智能耳機及交互設備,以及文旅、電商、辦公、教育、遊戲、醫療、金融等領域應用。「今年我們展出的AI+硬件比去年更多。」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時代財經表示。看來,MiniMax是鐵了心要走軟硬結合的路線,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智能生活體驗。
階躍星辰:汽車、手機全都要,智能終端Agent才是未來
階躍星辰也聚焦智能終端Agent的方向,重點布局汽車、手機、IoT設備等關鍵應用場景。「我們在汽車、手機領域都與相關品牌的旗艦產品展開了合作。」以汽車為例,階躍星辰展台的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表示,搭載了階躍星辰多模態大模型的吉利銀河M9,是行業內端到端語音大模型首次實現量產上車。
據階躍星辰透露,超過50%的头部国产手機品牌已經在智能終端Agent方面和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看来,阶跃星辰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终端领域的霸主,将AI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月之暗面:別吵,讓我安靜地提升模型能力就好
「模型是否好用」也是月之暗面所堅持的,其展台並沒有太多關於AI大模型應用產品的介紹,相關負責人稱,「除了提升大模型能力本身,我們不受其他外部噪音的影響。」這…這簡直就是AI界的學霸,一心只想搞研究,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不過,學霸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說不定哪天就搞出個大新聞。
智譜:AI也要有情感陪伴?動動動物圈讓你養個AI寵物
智譜則在今年WAIC推出了多模態AI陪伴產品動動動物圈,據智譜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個應用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通過圖片或文字創建生成AI夥伴。「這個產品可以視作是一個『AI生命』。」他表示,形象創建之後,用戶可以與AI角色触摸互動、實時對話、視頻陪伴。
這…這簡直就是AI界的暖男,不僅要解決你的實際問題,還要給你提供情感上的慰藉。看來,以後單身人士可以考慮養個AI寵物,解決寂寞空虛冷的問題了。
AI未來猜想:AGI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闫俊杰:AGI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百花齊放
MiniMax的創始人兼CEO闫俊杰在WAIC的主論壇上就說了:「AI領域一定會有多个玩家持續存在。」他提到,目前用到的所有模型都依賴對齊(Model Alignment),對齊目標不一樣使得不同的模型擁有各自的特点,并且長期存在;同時,近半年AI系統已從單模型轉換為多Agent系統,单一模型的優勢在这样一個多Agent系統裡逐漸變弱;此外,過去半年许多非常智能的系統都不是大公司所擁有,而隨著開源模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也在不斷逼近最好的閉源模型。
闫俊杰這番話,其實就是在暗示,AGI的未來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百花齊放。各種不同的AI模型和系統,都會在各自的領域發揮作用,共同推動AI技術的發展。這…這聽起來有點像武俠小說裡的江湖,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誰也別想一家獨大。
WAIC只是個開始:AI江湖風雲再起,誰是英雄誰是炮灰?
「如果有一天AGI实现了,其过程一定是由做AI的公司们和他们的用户一起来实现,并且这个AGI应该属于多家AI公司和它的广泛用户,而不是只属于单个组织某家公司。」闫俊杰說。WAIC剛剛開始,或許幾年的“百模大戰”打出了一個初步的結果,來與不來WAIC或許不意味著是否退場,可能只是入局者不一樣的選擇。總之,AI江湖風雲再起,誰是英雄誰是炮灰,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