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酷暑撞上奇想:慕思的南极船票,是营销鬼才还是集体癔症?
最近,內地熱浪一波接一波,簡直要把人烤成人乾。就在大家紛紛哀嚎「熱到融化」的時候,慕思這個傢伙,居然搞出一個「南极船票」的噱頭,把幾個大城市的地標建築都給玩壞了。先別急著罵我標題黨,這事兒還真挺有意思,但也讓人覺得…有點扯?
七城地标的集体“中暑”:一场精心策划的方言土味狂欢
先說說這幾個城市的地標,簡直是被慕思玩成了大型行為藝術現場。什麼上海外灘出現移動冰山、西安古城牆熱到冒煙、成都雙子塔變身冰川燈柱… 這些畫面,你說它魔幻吧,還真有點現實;你說它現實吧,又透著一股子荒誕。總之,就是讓人覺得「太扯了吧」,但又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
40℃高温下的魔幻现实主义:这真的是广告,不是行为艺术?
上海的文案最絕,一句「人熱到伐靈!南极宁南极老宁」,簡直是把上海人那種又作又嗲的勁兒給學了個十成十。上班族們紛紛跑去拍照,估計心裡想的是「老娘熱成這樣,慕思你倒是給我送張船票啊!」西安更狠,直接把古城牆變成「熔岩瀑布」,兵馬俑頭頂冒著熱氣,配上陝西方言「额滴神呐!字都冒烟咧!」,讓人感覺這不是廣告,是兵馬俑在cosplay火焰山。北京也不甘示弱,一句「熱到懇求皇上打入冷宮!」,把京味兒幽默發揮到了極致。
冰川车的街头“碰瓷”:一场城市级的流量收割?
更絕的是,慕思還在上海搞了一輛移動冰山巡遊車。這車開到哪兒,哪兒就引起一陣騷動,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感覺就像是「哇!慕思真的把南极搬來救駕了!」這車還故意往武康大樓、安福路這些網紅街區鑽,擺明了就是要搞事情。說實話,這招挺高明的,把一個普通的促銷活動,硬是變成了一個城市級的事件。慕思這一系列操作,就是在用一種荒誕的方式,來解構大家的高溫焦慮。當大家覺得「這也太搞了吧」的時候,慕思的品牌信息,也就自然而然地沉澱下來了。
地标的“蓝”朋友:当城市精神堡垒被冰川色“入侵”
如果說之前的方言梗還只是小打小鬧,那接下來慕思對城市地標的「藍色入侵」,可就是大手筆了。什麼廣州「小蠻腰」變身科技藍燈塔、成都雙子塔上演冰川燈光秀… 這些操作,簡直就是在挑戰大家的視覺神經。你說它是品牌科技態度的發射器吧,我覺得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顏色革命」。
廣州“小蠻腰”的科技藍:一次科技感爆棚的品牌宣言,还是光污染?
先說廣州的「小蠻腰」,本來就夠招搖了,結果慕思還嫌不夠,直接把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藍色燈管。一道激光從塔頂射向天空,打出「慕思科技入夢 世界同享」幾個大字,照亮了整個珠江。當時在珠江夜遊船上的遊客,估計都傻眼了,心裡想的是「我靠!這什麼情況?外星人入侵了嗎?」有網友評論說:「被冰川藍擊中的瞬間,才知道睡眠文化能這麼酷!」我只想說,這位網友,你是不是收了慕思的錢?不過說實話,這一下確實挺吸睛的,但是也讓人覺得…有點過頭了?畢竟,這藍光也挺刺眼的,說不定還會影響飛行安全呢。
成都双子塔的“冰川铠甲”:这真的是灯光秀,不是赛博朋克大片?
成都雙子塔更誇張,直接在280米高的玻璃幕牆上搞起了全息大秀。什麼企鵝群躍過天際、撞出「慕思818全球睡眠文化之旅——南极专列启航」的宣言… 這些畫面,簡直就像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現場的情侶們合影留念,笑稱「雙子塔都在催我們去南极度蜜月!」我只想說,你們開心就好。不過,這種燈光秀確實挺炫酷的,也讓慕思的睡眠文化宣言突破了行業圈層,變成了一種都市公共藝術。但是,這種燒錢的方式,真的值得嗎?而且,這種強烈的視覺刺激,真的能讓人睡個好覺嗎?我表示懷疑。
创意视频的背后:全球地标“躺平”的黑色幽默,以及慕思的技术野望
如果说前面的地标“入侵”还只是视觉上的冲击,那么慕思推出的《地标避暑指南》系列视频,简直就是一场脑洞大开的创意盛宴。它让世界多个知名地标集体上演“高温求救”,什么东方明珠热到融化、比萨斜塔倾斜加剧、自由女神闷到躺平… 这些画面,简直是在挑战我们的想象力。你说它是创意吧,它确实挺有意思;你说它胡闹吧,它也确实有点过分。总之,就是让人觉得“这慕思是不是疯了”,但又忍不住想看看它到底要搞什么鬼。
当东方明珠热到融化、比萨斜塔倾斜加剧、自由女神闷到躺平:这真的不是在黑友商吗?
东方明珠“热到融化”,慕思就拉来上海极地研究中心合作,说要守护极境睡眠;比萨斜塔“倾斜加剧”,慕思就找来意大利Technogel®凝胶强力撑腰;自由女神“闷到躺平”,慕思就和麻省理工睡眠科技共研伙伴勾搭上了。这波操作,看似是在玩谐音梗,实际上却是在暗戳戳地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但说实话,这种方式真的有点“损”,感觉像是在说“你们不行了,还得靠我来拯救”。而且,这些地标“躺平”的画面,真的不会引起游客的不适吗?我表示担忧。
不过,话说回来,慕思这波操作也确实挺大胆的,敢拿全球知名地标开涮,也算是开了行业先河。而且,它还巧妙地把自己的战略转折隐藏在了这些创意视频中:当承载全球先进睡眠技术的慕思AI床垫驶向南极,慕思完成了从“技术取经”到“标准输出”的跃迁。片尾弹出的“你与南极的距离,只差一张慕思床垫”,更是成功地将“消费者对慕思品牌的向往”升华成“对人生梦想的不懈追寻”。但说实话,这碗鸡汤熬得有点浓,我喝不下。
16年老IP的“极地重生”:从文化朝圣到科技远征,慕思这次玩真的?
慕思的「全球睡眠文化之旅」這個IP,其實已經搞了16年了。以前,他們是帶著客戶去意大利看凝膠工坊、去比利時看面料設計中心、去荷蘭看設計博物館… 總之,就是各種「國外遊」,讓客戶覺得「哇!慕思好高端!好國際化!」但今年,慕思突然轉性了,直接把目光瞄準了南极,這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身份重构:从“带你看世界”到“陪你闯南极”,慕思这是要上天?
以前,慕思是導遊,客戶是遊客。現在,慕思要變成探險隊長,帶著客戶一起去南极探險!這身份轉變,簡直是天翻地覆。一句「買慕思,陪你圓夢南极」,直接把床墊消費,變成了一場奇幻探險。這操作,簡直是把消費者當成了《奪寶奇兵》的主角。但說實話,去南极探險,真的只需要一張慕思床墊就夠了嗎?難道不需要專業的裝備、專業的知識、以及強健的體魄嗎?我表示懷疑。而且,把消費者拉到南极,真的能提升品牌形象嗎?還是只是在製造一場豪華版的「遊客照」?我表示擔憂。
叙事升维:当AI床垫挑战-60℃极寒,这真的是床垫广告,不是科幻电影?
冰川巡遊車上若隱若現的「AI恆溫系統」標識,低調地傳遞著慕思的硬核科技;社交媒體上瘋傳的「南极降溫救援隊」段子,則讓傳播更具網感。一句「當慕思AI床墊開始挑戰-60℃極寒,人生就沒有不可穿越的凜冬和酷暑」,簡直是把床墊的功能,升華到了哲學的高度。但說實話,這真的不是在誇大其詞嗎?一張床墊,真的能讓人穿越人生的凜冬和酷暑嗎?難道不是需要自身的努力、親友的支持、以及一點點運氣嗎?我表示不認同。而且,把床墊和人生哲學聯繫在一起,真的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牽強嗎?我表示擔憂。
符号再造:南极,是世界尽头,还是慕思收割智商税的新起点?
自由女神、比薩斜塔、東方明珠… 這些與慕思尖端睡眠科技相關的標誌性建築,紛紛坐上慕思AI床墊奔向南极… 慕思本次全球睡眠之旅的系列創意視頻,用具象化的表達,製造了一個超強的品牌記憶錨點——南极既是地理意義上的「世界盡頭」,也是慕思引領中國睡眠科技領航全球的新起點。但說實話,這真的不是在自我吹噓嗎?南极是世界盡頭沒錯,但慕思真的能引領全球睡眠科技嗎?難道不是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牌,也在默默耕耘、不斷創新嗎?我表示不相信。而且,把南极當成品牌的新起點,真的不會讓人覺得太過虛無縹緲嗎?我表示懷疑。總之,慕思這次的南极之旅,到底是营销奇招,還是智商稅陷阱?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