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重啟首例?泰諾麥博IPO背後的真相:一場豪賭,還是藥界笑話?
各位看官,七月最後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居然受理了珠海泰諾麥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諾麥博”)的IPO申請!這消息一出,整個生物製藥圈都炸了鍋,畢竟這是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啟後,第一家敢吃螃蟹的企業。說是敢,不如說是膽大包天!
泰諾麥博這次衝刺科創板,野心可不小,張口就要募資15億人民幣,準備砸在新藥研發、抗體生產基地擴建,以及補充那永遠不夠用的營運資金。說白了,就是缺錢!非常缺錢!
搶灘科創板:泰諾麥博的「斯泰度塔」奇襲?
泰諾麥博成立至今快十年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那款率先實現商業化的核心產品——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但問題來了,這款產品雖然號稱是“全球首款”,但上市時間卻比競爭對手晚了一大截,更慘的是,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居然不到17萬人民幣!這數字,簡直讓人懷疑人生啊!
這就好比你苦心研發了一款手機,結果上市的時候,iPhone都出到第N代了,而且你的手機還賣得死貴,誰會買單?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一季度的產銷率竟然不足1%!生產出來的東西,幾乎沒人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產品有什麼問題?還是市場根本不買帳?
泰諾麥博自己也承認,產銷率低是因為產品還處於商業化初期階段。但這種解釋,聽起來總覺得有點蒼白無力。畢竟,在競爭激烈的醫藥市場,時間就是金錢,慢一步,可能就意味著被淘汰。更何況,這區區17萬的營收,對於一家想要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難道他們是想靠這點錢,撐起一個市值40億的夢想?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17萬營收的背後:全球首款?還是遲來的入場券?
說實話,看到泰諾麥博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一季度僅僅17萬的營收,我差點沒把剛喝下去的咖啡噴出來。這數字,簡直比某些網紅直播帶貨的收入還低!要知道,這可是他們號稱的“核心產品”啊!
破傷風市場的紅海:先發劣勢與價格戰的雙重夾擊
根據機構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中國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市場規模高達26.6億元,預計到2028年還能增長到47.1億元。這市場聽起來很大,但問題是,泰諾麥博的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在這片紅海中,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首先,上市時間晚於競爭對手。人家天壇生物、華蘭生物這些老牌藥企,早在2015年之前就已經推出了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HTIG,市場都快被他們瓜分完了,你現在才來,黃花菜都涼了!
其次,價格還沒有優勢。招股書裡自己都承認,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比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便宜。這就好比你賣的蘋果,比別人的貴,還沒有別人好吃,誰會買你的?
當然,泰諾麥博也不是完全沒有亮點。他們聲稱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是“全球首款破傷風單克隆抗體藥物”,採用了全新的治療機制。但問題是,這種“全新”的治療機制,消費者買不買帳?醫生認不認可?這都是未知數!
單抗競品圍繞:泰諾麥博的突圍之路,比想像更艱難
更要命的是,除了那些老牌的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和馬源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還有四款在研的單抗產品也在虎視眈眈。智翔金泰的GR2001都已經進入NDA階段了,百克生物、科興中維、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也都在緊鑼密鼓地研發自己的產品。
這意味著,泰諾麥博的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不僅要面對“前有狼”的市場壓力,還要提防“後有虎”的技術追趕。想要在這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簡直比登天還難!這不僅考驗著商業團隊的運營能力,更考驗著泰諾麥博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策略。
TNM001的豪賭:能否追趕阿斯利康、默沙東的車尾燈?
如果說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的市場前景還算差強人意,那麼泰諾麥博的另一款核心產品——重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TNM001,簡直就是一場豪賭!這款產品目前還處於臨床III期試驗階段,距離商業化還遙遙無期。說白了,就是還沒影兒的事兒!
RSV單抗的全球戰局:誰將問鼎下一個重磅炸彈?
TNM001的目標是預防嬰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這聽起來很有前景。但問題是,在這個領域,已經有太多巨頭跑在前面了!
阿斯利康的Palivizumab、阿斯利康/賽諾菲聯合開發的Nirsevimab、默沙東的Clesrovimab,這些藥品都已經上市了,而且賣得風生水起。尤其是Nirsevimab,2024年銷售額高達16.86億歐元!這簡直就是印鈔機啊!
與這些巨頭相比,TNM001的進度明顯落後。雖然泰諾麥博也在努力追趕,但想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難度可想而知。這就好比你參加賽跑,別人已經跑了半圈了,你才剛剛起跑,想要追上他們,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更何況,RSV單抗的研發難度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泰諾麥博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持TNM001的研發和商業化?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如果研發失敗,或者商業化進展緩慢,那麼泰諾麥博的未來,恐怕會更加艱難。
負債狂飆的真相:13億虧損下的資金焦渴
說一千道一萬,泰諾麥博之所以急著衝刺科創板,還不是因為缺錢!從2022年到2024年,他們累計虧損超過13億人民幣!這可不是小數目,足以讓任何一家企業都感到肉疼。持續虧損之下,泰諾麥博對資金的渴求,簡直就像沙漠中的旅人渴望綠洲一樣迫切。
營運資金告急:IPO募資能否解燃眉之急?
泰諾麥博選擇了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這套標準看似寬鬆,實則要求更高。它要求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要大,而且還要取得階段性成果。對於醫藥企業來說,至少要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泰諾麥博在招股書裡也坦言,他們在產能建設、營銷推廣、研發支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資金需求壓力。他們還說,公司規模較小,資本實力有限,融資渠道單一。這意思就是:我們很窮,需要錢!
這次IPO,泰諾麥博計劃將3.4億元募資投向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占本次IPO總募資金額的22.67%。他們說,“補充營運資金項目”主要是結合目前的業務發展情況和財務狀況,補充業務擴展過程中所需的營運資金,減輕債務壓力。說白了,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資產負債率的魔術:粉飾報表下的隱憂
那麼,泰諾麥博的償債情況到底如何呢?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泰諾麥博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6.54%、28.19%、58.96%,三年期間資產負債率合計增加了42.42個百分點!2024年,泰諾麥博的資產負債率比可比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高出了9.8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他們的債務壓力已經非常大了。
不僅如此,2022年至2024年,泰諾麥博的流動比率(倍)從6.19下降至2.20,速動比率(倍)從6.02下降至2.00。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下降,反映出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正在走弱。2024年,泰諾麥博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數值。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泰諾麥博解釋說,近年來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下降,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與相關支出增加借款用於日常經營周轉等因素有關。但這種解釋,聽起來總覺得是在粉飾報表,掩蓋其真實的財務狀況。
儘管2025年3月,泰諾麥博進行了新一輪股權融資,使得一季度該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重返3倍以上。但是,一季度泰諾麥博的資產負債率仍然高達56.5%,高出可比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6.25個百分點。這表明,他們的債務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實控人的回購豪賭:一場輸不起的遊戲?
如果說之前的種種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那麼泰諾麥博實控人承擔回購義務的風險,簡直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這顆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將泰諾麥博炸得粉身碎骨。
對賭協議的達摩克利斯之劍:IPO失敗的代價
今年6月,泰諾麥博實控人與全體股東共同簽署了《關於珠海泰諾麥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之實際控制人回購協議》。這份協議的大致內容是:如果泰諾麥博撤回IPO申請、IPO申請終止、IPO申請被駁回或被否、IPO申請失效、IPO申請未獲批,那麼泰諾麥博實控人就要承擔《C輪投資協議》項下實控人向投資人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如果泰諾麥博IPO失敗,那麼實控人就要自掏腰包,把之前投資人投進來的錢,一分不少地還回去!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賭的是泰諾麥博能否成功上市,賭的是實控人是否有足夠的財力來承擔回購義務。
對於泰諾麥博來說,這無疑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頭頂,隨時可能落下。一旦IPO失敗,實控人無力承擔回購義務,那麼泰諾麥博的未來,將會更加黯淡。這不僅會影響公司的聲譽,還會導致股價暴跌,甚至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更重要的是,這也暴露出泰諾麥博對IPO的過度依賴。他們似乎把IPO當成了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卻忽略了自身的不足和風險。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最終可能會讓他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結語:創新藥的迷途與救贖?
泰諾麥博的IPO之路,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下創新藥企的困境與掙扎。他們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夢想,卻往往在資本的裹挾下迷失方向。他們渴望成功,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和財務壓力。
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的市場困境,TNM001研發的漫長征途,高企的負債率,以及實控人肩上的回購重擔,都讓我們看到,創新藥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挑戰和艱辛。
那麼,泰諾麥博的未來在哪裡?是成功登陸科創板,一飛沖天?還是黯然退場,留下唏噓?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但無論結果如何,泰諾麥博的故事,都將成為中國創新藥發展歷程中,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它提醒我們,創新不僅需要激情和夢想,更需要理性和務實。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最終實現真正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