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先進赴港上市:碳化硅龍頭劍指全球市場

碳化硅巨擘天岳先進:港股上市在即,劍指全球龍頭?

從科創板到港交所:天岳先進的野心與底氣

說到天岳先進(688234.SH)即將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可不是什麼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而是碳化硅(SiC)領域裡響噹噹的領頭羊。這家公司在A股科創板上市還沒幾年,現在又馬不停蹄地準備進軍港股,背後的野心和底氣可見一斑。最近他們正忙著IPO路演,聽說7月底就已經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這速度,簡直像坐了火箭!

天岳先進,英文名叫SICC,在全球碳化硅襯底市場裡可是排名前幾的狠角色。各位看官可能要問了,碳化硅是啥玩意兒?簡單來說,它是一種比傳統矽基材料更牛的半導體材料。想想看,以前的晶片都是用矽做的,但矽的性能已經快到極限了。現在碳化硅橫空出世,簡直是半導體界的一場革命。這玩意兒耐高溫、耐高壓、效率高,簡直是為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這些高科技產業量身打造的。

天岳先進赴港上市:碳化硅龍頭劍指全球市場

這幾年,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器件在各個領域都火得一塌糊塗。像是新能源汽車,沒有碳化硅,電動車的效率根本上不去;光伏儲能,也得靠碳化硅來提升能量轉換效率;還有最近很火的AI眼鏡、AI智算中心,都少不了碳化硅的身影。可以說,碳化硅就是這些新興科技產業的“續命神器”。

天岳先進選擇在這個時候赴港上市,絕對是抓住了天時地利人和。港股市場一直對“硬科技”企業青睞有加,而天岳先進又是碳化硅領域的龍頭,自然備受矚目。可以預見,天岳先進的上市,將為港股注入一股強勁的科技力量。當然,這背後也隱藏著風險。畢竟,碳化硅這個行業還處於快速發展期,技術迭代迅速,競爭也異常激烈。天岳先進能否穩坐龍頭寶座,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碳化硅:半導體界的明日之星,彎道超車的機會?

矽的黃昏?碳化硅的崛起與顛覆

說實話,半導體這行,風水輪流轉。以前大家一窩蜂地搞矽,覺得矽就是王道。但現在,碳化硅這顆新星冉冉升起,隱隱有取代矽的趨勢。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矽基材料發展了這麼多年,性能已經逼近極限,再怎麼擠牙膏也擠不出多少東西了。而碳化硅,就像一匹黑馬,以其獨特的優勢,顛覆了人們對半導體的認知。

碳化硅到底有什麼魔力?簡單來說,它就是比矽更耐操。耐高溫、耐高壓、抗輻射,簡直是為極端環境而生。在新能源汽車裡,碳化硅可以大幅提升電動機的效率,讓車子跑得更快、更遠;在高鐵上,碳化硅可以提高電力轉換效率,節省能源;在航空航天領域,碳化硅更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可以說,哪裡需要高性能,哪裡就有碳化硅的身影。

技術迷宮:碳化硅背後的製程挑戰

當然,碳化硅也不是那麼容易駕馭的。它就像一匹烈馬,需要高超的技術才能馴服。碳化硅的製程非常複雜,需要在極端條件下進行,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掌握了碳化硅的核心技術。想想看,要在2000多度的高溫下,控制晶體的生長,這難度簡直比登天還難。

而且,碳化硅的缺陷控制也是一大難題。要知道,半導體材料對缺陷的要求非常苛刻,一點點瑕疵都可能導致器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所以,碳化硅廠商不僅要能長出大尺寸的晶體,還要能保證晶體的品質,這其中的挑戰可想而知。因此,碳化硅的技術門檻非常高,不是隨便一家公司都能玩得轉的。這也意味著,一旦掌握了核心技術,就能建立起很高的競爭壁壘。

技術突圍:天岳先進的護城河有多深?

專利與獎項:真金不怕火煉的硬實力

要說天岳先進到底有幾斤幾兩,不能光看它吹噓,得看真材實料。這家公司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它的技術積累。目前,天岳先進擁有503項專利,其中光是發明專利就有198項。這數量在全球碳化硅行業裡可是名列前茅的。要知道,專利就是科技公司的命根子,沒有專利,就等於沒有競爭力。

更讓人驚訝的是,天岳先進還獲得了日本權威半導體媒體《電子器件產業新聞》頒發的“半導體電子材料”類金獎。這可不是什麼野雞獎,而是業界公認的頂級榮譽。據說,這是中國企業在這個獎項設立31年以來首次問鼎,也是該獎項歷史上首次將最高榮譽授予碳化硅襯底材料技術。這不僅是對天岳先進技術實力的認可,也是對中國半導體材料產業的肯定。可以說,這個獎項的分量,比黃金還重!

尺寸之爭:8吋量產,12吋領跑的意義

在碳化硅行業裡,尺寸就是王道。晶圓尺寸越大,單片晶圓上可製造的晶片數量就越多,成本也就越低。目前,全球碳化硅襯底行業正逐步向大尺寸發展。天岳先進在這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他們率先使用液相法製備出無宏觀缺陷的8英寸碳化硅襯底,突破了碳化硅單晶高質量生長界面控制和缺陷控制難題。要知道,8英寸碳化硅襯底的量產,意味著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這對於搶佔市場份額至關重要。

更誇張的是,天岳先進還率先推出了業內首款12英寸碳化硅襯底。這可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12英寸晶圓的面積是8英寸晶圓的2.25倍,這意味著在同等生產條件下,12英寸晶圓可以生產更多的晶片,進一步降低成本。可以說,12英寸碳化硅襯底的推出,將引領碳化硅行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客戶名單:一線大廠的背書

一家公司的技術再牛,如果沒有客戶買單,也是白搭。天岳先進的客戶名單可謂星光熠熠。全球前十大功率器件廠商中,已有一半以上是天岳先進的客戶,其中包括英飛凌、博世、愛森美等國際巨頭。這些大廠選擇與天岳先進合作,不僅是對其產品質量的認可,也是對其技術實力的肯定。要知道,這些大廠對供應商的要求非常苛刻,能成為他們的供應商,就意味著天岳先進已經具備了與國際一流企業競爭的實力。

天岳先進赴港上市:碳化硅龍頭劍指全球市場

2024年,天岳先進來自境外的收入為8.40億元,同比增長104.43%,佔總營收比例為47.53%。這說明,天岳先進的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歡迎,在國際市場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未來,隨著全球碳化硅市場的持續擴張,天岳先進的海外收入有望繼續增長。

應用爆發:碳化硅的藍海市場與無限可能

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加速器

說到碳化硅的應用,最火熱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領域。電動車要跑得遠、充得快,就得靠碳化硅功率器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4年新能源汽車領域SiC功率器件市場規模高達23.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飆升至146.9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36.1%。這簡直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誰不想分一杯羹?

可以說,碳化硅是電動車革命的關鍵推動力。它不僅可以提高電動機的效率,還可以減小電動機的體積和重量,讓電動車更加輕便靈活。更重要的是,碳化硅可以提高電動車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減少維護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採用碳化硅功率器件,這也為碳化硅廠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AI眼鏡:下一個殺手級應用?

除了新能源汽車,碳化硅還在另一個新興領域嶄露頭角,那就是AI眼鏡。你沒聽錯,就是那個戴在眼睛上的智能眼鏡。AI眼鏡被認為是最具智能化改造潛力的AI大模型載體之一,被視為後智能手機時代的超級智能終端。現在,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搶著佈局這個領域,希望能搶佔先機。

AI眼鏡的迅速發展,與碳化硅材料的應用密不可分。碳化硅材料可應用於AI眼鏡的光波導鏡片中。由於碳化硅的折射率顯著高於高折射率玻璃和鈮酸鋰,它可以實現更大的視角及更簡單的全彩顯示結構,減少AI眼鏡的尺寸、重量以及製造成本和複雜性,從而顯著提升AI眼鏡的用戶體驗。

天岳先進赴港上市:碳化硅龍頭劍指全球市場

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達到148.7萬台,同比增長82.3%。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451.8萬台,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預計290.7萬台,同比增長121.1%。這說明,AI眼鏡市場正在爆發式增長,而碳化硅將在這個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岳先進也看到了這個機會,他們基於自主開發的300mm SiC籽晶技術,成功製備出了AI眼鏡用高純度、導電n型和導電p型300毫米SiC晶體及襯底。隨著AI眼鏡出貨量的增長,天岳先進相關產品或將迎來放量銷售,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助力公司業績強勁增長。

募資擴產:天岳先進的下一步棋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機遇,天岳先進自然不會錯過。他們此次赴港募資,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擴大8英寸及更大尺寸的碳化硅襯底產能。根據公告,70%的募資將用於擴產。天岳先進表示,他們將在提升現有產能的基礎上,採用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並招募生產人員保證交付質量。這說明,天岳先進不僅要擴大產能,還要保證產品質量,這對於鞏固其市場地位至關重要。

另外,天岳先進還將繼續投入募集資金,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提高缺陷控制能力和缺陷檢測能力。同時,他們還將加速12英寸碳化硅襯底的商業化,豐富產品組合。這說明,天岳先進不僅要擴大產能,還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保持其在碳化硅領域的領先地位。可以說,天岳先進的下一步棋,就是要鞏固其龍頭地位,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機構追捧:硬科技的投資邏輯與風險考量

天岳先進作為一家“硬科技”企業,自然備受機構投資者的關注。看看他們的前十大股東名單,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清一色的公募基金。這說明,天岳先進已經被納入了機構投資者的視野,成為了他們配置“硬科技”資產的重要標的。

機構投資者之所以追捧“硬科技”企業,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這些企業的長期增長潛力。“硬科技”企業往往掌握著核心技術,具有很高的競爭壁壘,不容易被其他企業趕超。而且,“硬科技”企業所處的行業往往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天岳先進赴港上市:碳化硅龍頭劍指全球市場

但是,投資“硬科技”企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硬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非常大,而且研發週期長,成功率也不高。一旦研發失敗,可能會對企業的業績造成重大影響。此外,“硬科技”企業的估值往往比較高,存在一定的泡沫風險。如果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硬科技”企業時,需要仔細評估其技術實力、市場前景、管理團隊和財務狀況。只有選擇那些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才能獲得長期的投資回報。天岳先進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硬科技”龍頭,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至少目前來看,它已經具備了成功的潛力。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