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威爾轉鴿?海通證券的2025聯準會降息預測,這次靠譜嗎?
華爾街永遠不缺預測,但準不準是另一回事。智通財經引述國泰海通證券的報告,說鮑威爾在2025年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放出了明顯的「轉鴿」信號。這「鴿」到什麼程度呢?海通直接預言,聯準會可能在9月就開始降息,理由是鮑威爾認為就業市場的風險比通膨還大。這話聽起來很耳熟,像不像2024年鮑威爾說「是時候調整政策了」?
傑克遜霍爾年會驚現鴿蹤?鮑威爾的盤算
每年一度的傑克遜霍爾年會,簡直就是全球央行總裁的「真心話大冒險」。鮑威爾這次的發言,被解讀為釋放了三個關鍵信息:重新評估勞動力市場、淡化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以及最重要的——短期內,就業比通膨更令人擔心。這三點加起來,就是海通所謂的「轉鴿」信號。但問題來了,鮑威爾真的這麼容易被看穿嗎?還是這只是市場的一廂情願?要知道,聯準會主席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向,他們可不會隨便「放鴿子」。
勞動力市場:從平衡到隱憂,就業真要崩?
鮑威爾說,美國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的放緩「不可持續」,後續就業可能面臨「急劇惡化」的風險。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嚇人。要知道,過去幾年,美國的就業數據一直很強勁,失業率也維持在歷史低位。現在突然說要「急劇惡化」,難道是看到了什麼我們沒看到的黑天鵝?或者,這只是聯準會為了降息找的藉口?畢竟,如果經濟真的要崩,降息就是唯一的選擇。
關稅這鍋通膨,聯準會打算吞下去?
川普時代的關稅政策,一直被認為是推升美國通膨的重要因素之一。鮑威爾這次卻說,關稅推升通膨是「一次性的」,沒必要過於擔憂。這話聽起來有點「事後諸葛亮」的味道。要知道,過去幾年,聯準會一直把通膨視為頭號大敵,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它壓下去。現在突然說關稅影響不大,難道是找到了更好的解釋通膨的方法?還是覺得通膨已經不是那麼大的問題了?
貨幣政策框架微調:聯準會的權宜之計?
鮑威爾這次還公布了修訂的《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聲明》,這玩意兒聽起來很學術,但其實很重要。這份聲明,相當於聯準會的「憲法」,決定了他們未來幾年要怎麼制定貨幣政策。這次的修訂,主要有四個邊際變化,包括移除「有效下限」、取消「補償性」策略、更關注就業市場的雙向波動、以及給出在就業和通膨目標不互補時的平衡方法。總的來說,這次的修訂,讓聯準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有了更大的靈活性。但問題是,靈活性越大,是不是也意味著不確定性越大?
預防性降息?小心通膨這隻攔路虎
海通預測,聯準會可能在9月就開始降息,而且是「預防式」的。這意味著,聯準會可能不是因為經濟真的不行了才降息,而是為了預防經濟出問題而降息。這種做法,有點像「先下手為強」。但問題是,如果通膨還很高,聯準會真的敢降息嗎?要知道,通膨就像一隻攔路虎,隨時可能跳出來咬你一口。如果聯準會為了刺激經濟而忽視通膨,很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海通認為,就算聯準會降息,速度也不會太快,年內最多降息兩次,總幅度在50BP左右。這個預測,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也比較符合聯準會一貫的風格。但問題是,市場會買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