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色囚衣下的懺悔:Do Kwon 的隕落
曼哈頓的認罪:遲來的道歉
2025 年 8 月 12 日,紐約曼哈頓聯邦法庭的空氣凝結成冰。Do Kwon,這個曾經在加密世界呼風喚雨的名字,如今卻身穿刺眼的黃色囚服,蹣跚地站在被告席上。多年逃亡的折磨,加上鐵窗生涯的無情摧殘,已將他曾經那張意氣風發的臉龐雕琢得消瘦不堪。原本精心打理的髮型,也被剃成了囚犯們千篇一律的圓寸,更顯得他神情憔悴,毫無生氣。曾經在無數鏡頭前閃爍著野心和光芒的眼睛,現在只剩下深深的疲憊和一絲難以掩飾的恐懼。
時間的残酷审判:消逝的光环
這個 33 歲的韓國男人,曾經是加密貨幣社群的寵兒,是無數投資者眼中的創新領袖,如今卻成了史上最大金融詐欺案的主角。他的名字,不再與顛覆式創新和財富自由連結,而是與欺騙、背叛和毀滅性的損失緊緊綑綁在一起。法庭素描上記錄了他低著頭、雙手緊握的姿態,這幅畫面,是對他昔日榮光的無情嘲諷,也預示著他即將面臨的漫長黑暗。
檢察官的“里程碑”與破碎的家庭
Do Kwon 承認:「2021 年,我就 TerraUSD 重新錨定的原因做出了虛假和誤導性陳述。我所做的是錯誤的,我想為我的行為道歉。」這份遲來的認罪,聽起來空洞而無力。他即將面臨的,是長年的監禁和天文數字般的巨額罰款。然而,對於那些因他而血本無歸、損失高達 400 億美元的數十萬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懲罰遠遠不夠。錢可以再賺,但信任一旦崩塌,就難以重建。檢察官 Damian Williams 在庭外宣稱,這次認罪是「對加密貨幣欺詐案件執法的重要里程碑」。但「里程碑」這個詞,在這個時刻聽起來卻格外冰冷。它無法重組那些因投資失敗而破碎的家庭,無法安慰那些失去畢生積蓄的老人,更無法挽救那些因絕望而選擇結束生命的年輕人。
拋物線人生:從首爾到黑山
從首爾的精英學校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從新加坡的摩天大樓到東歐黑山的破舊監獄,Do Kwon 的人生軌跡,就像一條拋物線,急速上升,然後又以更快的速度墜落,最終粉身碎骨,只留下一片狼藉。他所創造的 Terra/Luna 帝國,曾經是加密貨幣世界最耀眼的明星,如今卻成了無數投資者揮之不去的夢魘。這段傳奇般的興衰故事,充滿了貪婪、欺騙和狂妄自大,也深刻地揭示了加密貨幣領域的風險與亂象。
首爾少年:精英教育與自信的萌芽
中產家庭的教育焦慮
1991 年 9 月 6 日,Do Hyeong Kwon 在首爾的醫院裡發出第一聲啼哭。當時,沒有任何人預料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嬰兒,會在三十年後,成為全球金融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他降生於一個典型的韓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勤懇的工程師,母親是溫柔的教師。在韓國這個社會裡,這樣的家庭組合,通常代表著對知識的無比崇拜和對成功的高度渴望。韓國是一個被教育焦慮深深困擾的國家,從孩子們踏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被無情地捲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
大元外國語高中:象牙塔中的挑戰者
Do Kwon 從小就展現出超越同齡人的驚人智力,尤其在數學方面,天賦異稟。對他來說,數字彷彿擁有生命,總能在他面前自動排列組合,形成最優雅的答案。他就讀於首爾著名的大元外國語高中,這是韓國最頂尖、也是競爭最激烈的菁英學校之一。這所學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最聰明的學生,他們將在這個象牙塔裡,度過人生中最關鍵的三年。在同學們的回憶中,Do Kwon 總是那個第一個完成作業的人,也是那個最喜歡挑戰老師觀點的人。他聰明得非常明顯,但更明顯的是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自信。這種自信,在青春期的校園裡或許顯得有些可愛,但同時,也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了難以忽視的種子。
與眾不同的信念:注定要幹大事
即使在那個青澀的年紀,Do Kwon 已經堅定地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深信自己注定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高中的 Do Kwon,就像一顆正在積蓄著巨大能量的恆星,靜靜地等待著在更大的舞台上,爆發出耀眼的光芒。而那個舞台,就是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史丹佛大學。
斯坦福的夢想家:矽谷的創業洗禮
技術聖殿:顛覆世界的野心
2010 年,19 歲的 Do Kwon 登上飛往美國的班機。對於一個來自韓國的青年來說,能夠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意味著他的人生軌跡將會被徹底改寫。史丹佛大學位於矽谷的腹地,是無數科技傳奇的搖籃,也是無數新創企業夢想開始的地方。這裡瀰漫著一種獨特的氛圍,一種對技術的狂熱崇拜,和一種渴望改變世界的強烈衝動。每一個學生都夢想著成為下一個賈伯斯或祖克柏,每一個看似瘋狂的想法,都可能變成下一個顛覆世界的產品。矽谷有一種獨特的魔力,它讓人們相信技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讓年輕人深信自己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Do Kwon 毫無疑問地,被這種文化深深地感染了。
區塊鏈初探:重新定義金錢
那時,比特幣剛剛誕生沒多久,這個新興的數位貨幣,正以驚人的速度吸引著全球的目光。敏銳的 Do Kwon 很快就開始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他反覆閱讀中本聰的白皮書,積極參與相關的專案開發。當他的同學們還在為了畢業後找工作而焦慮不安時,Do Kwon 已經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徹底重新定義金錢的本質。在他看來,傳統的金融體系是陳舊、官僚且效率低下的,而區塊鏈技術則代表著金融的未來,是一種更公平、更透明、也更有效率的選擇。
世界觀的塑造:改變世界的信念
在史丹佛大學的那段時光,深刻地塑造了 Do Kwon 的世界觀。在這裡,他學會了用技術的語言來思考問題,學會了用創業家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在這裡確立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安穩度日,而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他要創造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要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夢想家的誕生:從斯坦福到創業路
2015 年,Do Kwon 從史丹佛大學畢業。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來自首爾、略帶青澀的少年。他蛻變成了一個充滿自信、充滿野心的年輕人,一個堅信自己能夠創造奇蹟的夢想家。他的履歷表上,醒目地印著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他的心中,則燃燒著一股想要改變世界的熊熊烈火。他即將踏上創業之路,去實現他那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Anyfi 的挫敗:初次創業的教訓
WiFi 共享的理想:打破壟斷的嘗試
回到韓國,Do Kwon 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是像大多數同學那樣,進入三星這樣的大型企業,過上穩定且體面的生活?還是選擇一條充滿風險、但也充滿機會的創業道路?對於一個在史丹佛大學接受了矽谷創業文化薰陶的年輕人來說,答案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安穩的生活,並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標。他渴望挑戰,渴望創新,渴望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2016 年,25 歲的 Do Kwon 創立了 Anyfi,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嘗試。他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讓用戶可以輕鬆共享自己的 WiFi 網絡,並因此獲得代幣獎勵。在他看來,傳統的電信運營商是壟斷者,他們控制著網絡基礎設施,並從中獲取巨額利潤。而 Anyfi 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打破這種壟斷,讓普通人也能夠從網絡基礎設施中受益,實現網絡資源的去中心化。
明星創業家的光環與現實的撞擊
Anyfi 這個專案在早期獲得了一些關注和投資,一些風險投資基金看到了它潛在的市場前景,並願意為其提供資金支持。Do Kwon 開始頻繁出現在韓國的科技活動中,積極地介紹自己的專案和理念。他的演講充滿激情,他的願景聽起來令人興奮,他相信 Anyfi 可以改變人們使用網絡的方式。在那些閃爍的聚光燈下,Do Kwon 享受著作為創業明星的光環,他感覺自己正在一步步接近成功的目標。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Anyfi 專案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是當時的基礎設施還遠未成熟,無法有效地支撐這樣複雜的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性能瓶頸,以及用戶對去中心化網絡的接受程度,都遠低於 Do Kwon 的預期。技術理想與商業現實之間的鴻溝,比他最初想像的要大得多。
自我服務偏見:從失敗中汲取“信心”
2017 年底,Anyfi 宣告失敗。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這都會是一次無比痛苦的經歷。失敗是苦澀的,它會讓人質疑自己的能力,反思自己的決策,甚至會讓人失去繼續前進的勇氣。但 Do Kwon 卻並非如此。在他看來,Anyfi 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的想法不夠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對,是因為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先進的概念,是因為投資者還沒有足夠的遠見來支持這樣的專案。他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外部因素,而不是反思自身的不足。
這種思維模式,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人們傾向於將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例如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例如運氣不好或環境不利)。
對於 Do Kwon 來說,「自我服務偏見」不僅沒有讓他從失敗中學到寶貴的教訓,反而還讓他增強了盲目的自信。他開始將注意力轉向當時正在興起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特別是穩定幣。他堅信,這是一個可以「重新定義金錢本身」的絕佳機會,一個可以讓他青史留名、成就偉大事業的機會。
轉向 DeFi:青史留名的機會?
Anyfi 的失敗,並沒有讓 Do Kwon 氣餒,反而激發了他更大的野心。他決心在新的領域裡,證明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而 DeFi,正是他認為可以實現這個夢想的最佳舞台。
Terraform Labs:新加坡的崛起
戰略性選址:新加坡的區塊鏈沃土
2018 年 1 月,新加坡迎來了一家新的公司——Terraform Labs。這家公司的成立,標誌著 Do Kwon 即將開啟一段新的旅程,一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旅程。他選擇新加坡作為 Terraform Labs 的總部,這並非偶然,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性決定。
選擇新加坡作為總部,是一個極其精明的決定。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城市國家,不僅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國際化的人才儲備,更重要的是,它對區塊鏈技術採取了相對開放和友好的監管態度。相較於其他一些對加密貨幣採取嚴格限制的國家,新加坡政府鼓勵創新,簡化監管流程,這為像 Terraform Labs 這樣的初創公司,提供了理想的成長環境。在這裡,新創企業可以更容易地獲得資金支持,更容易地吸引優秀的人才,也更容易地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
算法穩定幣的迷思:UST 與 Luna 的蹺蹺板
Terraform Labs 的核心理念,聽起來非常簡單:創造一個算法穩定幣系統,這個系統既要擁有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又要具備美元的穩定性。這是一個極具野心的目標,因為在傳統的金融世界裡,去中心化和穩定性,往往難以兼得。為了實現這個目標,Terraform Labs 設計了一個由兩個代幣組成的複雜系統:TerraUSD(UST)是穩定幣,它的目標是維持與美元 1:1 的匯率;Luna 則是治理代幣,它的作用是用於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這兩個代幣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蹺蹺板,相互制衡,相互依存。當 UST 的價格高於 1 美元時,系統會自動鑄造更多的 UST,並銷毀 Luna,從而增加 UST 的供應量,壓低其價格,使其回歸 1 美元的目標。反之,當 UST 的價格低於 1 美元時,系統會銷毀 UST,並鑄造 Luna,從而減少 UST 的供應量,推高其價格,使其恢復到 1 美元的水平。這個機制的設計初衷,是希望通過市場的自動調節,來維持 UST 的價格穩定。
數字世界的引力系統:革命還是空中樓閣?
這個機制的巧妙之處在於,它不需要任何銀行存款或政府債券作為儲備,就可以維持穩定幣的價值。它完全依靠市場的需求和算法的自動調節,來實現價格的穩定。Do Kwon 將這個系統比作「數字世界的引力系統」,他宣稱這是貨幣歷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一種全新的貨幣形式,它將徹底顛覆傳統的金融體系。在他看來,傳統的穩定幣,就像被繩子拴住的氣球,它們的價值依賴於中心化的機構進行擔保,而 UST 則像是一個擁有自身引力的行星,它能夠自然地維持穩定的軌道,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干預。然而,這種看似完美的設計,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卓越的融資能力:願景與背書
Do Kwon 在融資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卓越的說服能力。他能夠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技術概念,他能夠描繪出一個宏大而誘人的願景,他能夠讓投資者相信,他就是那個能夠實現這個願景的人。他充滿自信,充滿激情,他的演講總是能夠激勵人心,讓聽眾感到興奮和期待。2018 年 8 月,Terraform Labs 完成了 3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者包括 Binance Labs、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 等多家知名的區塊鏈投資機構。這些投資不僅為 Terraform Labs 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們給予了這個專案權威性的背書,讓更多的投資者對其產生了信任。
Terra 區塊鏈上线:夢想照進現實?
2019 年 4 月,Terra 區塊鏈正式上线。這一天,對於 Do Kwon 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標誌著他從一個曾經失敗的創業者,變成了一個有望改變世界的領袖。他站在聚光燈下,接受著來自各方的讚譽和祝賀。他相信,Terra 區塊鏈的上线,是他實現夢想的第一步,也是他改變世界的開始。然而,他並不知道,這一步,也將他帶向了一個無法預知的深淵。
生態系統的擴張:邁向帝國的腳步
在 Terra 區塊鏈上线之後,Terraform Labs 開始積極地構建圍繞 Terra 的生態系統。他們推出了 Terra Station 錢包,讓用戶可以方便地儲存和轉帳 Terra 代幣。他們與韓國的電商平台合作,讓用戶可以使用 Terra 代幣進行購物。他們還開始開發各種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式(DApps),以增加對 UST 的使用需求。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將 Terra 打造成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的金融生態系統。到 2020 年底,Terra 生態系統已經初具規模。UST 的市值達到了數億美元,Luna 的價格也在穩步上漲。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 Terra 的各種服務。在加密貨幣社區中,Do Kwon 被譽為算法穩定幣的先驅,Terra 專案被視為 DeFi 領域最有前途的專案之一。
在這樣的環境中,Do Kwon 和他的 Terra 帝國,繼續快速地擴張,朝着更大的成功,也朝着更深的深淵,一步步地走去。
命運的分水嶺:Anchor Protocol 的誘惑
20% 年收益率的承諾:不可持續的引擎
2021 年,是 Do Kwon 命運的分水嶺。這一年,他推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但也極具吸引力的項目——Anchor Protocol。Anchor Protocol 是一個建立在 Terra 區塊鏈上的借貸協議,它向 UST 存款者承諾,提供高達 20% 的年收益率。在傳統金融世界中,這樣的收益率簡直是天方夜譚,即使是最激進的對沖基金,也很難持續提供如此驚人的回報。20% 的年收益率,意味著每投資 100 美元的 UST,一年後就能獲得 20 美元的利息。這對於那些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龐氏騙局的真相:用新錢支付舊錢
在 Do Kwon 的設想中,Anchor Protocol 是 Terra 生態系統的核心引擎。他認為,如此高的收益率,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湧入,從而增加對 UST 的需求,推高 Luna 的價格,形成一個正向的飛輪效應。更多的資金湧入,意味著更多的 UST 被鑄造,更多的 Luna 被銷毀,這將會進一步推高 Luna 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然而,這個看似完美的邏輯,卻隱藏著一個致命的缺陷。
20% 的收益率,需要真實的經濟活動來支撐。換句話說,Anchor Protocol 需要產生足夠的利潤,才能夠支付給存款者如此高的利息。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為了維持這個承諾,Anchor Protocol 每天都需要大約 600 萬美元的補貼。這些補貼主要來自 Luna Foundation Guard(LFG),這是一個由 Terraform Labs 控制的基金會。LFG 擁有大量的比特幣和 Luna,他們通過出售這些資產,來為 Anchor Protocol 提供資金支持。但這種模式,本質上是一種龐氏騙局。
DeFi 的未來?:自我催眠式的宣傳
所謂的龐氏騙局,指的是一種利用新投資者的錢,來支付老投資者收益的欺詐行為。在 Anchor Protocol 的案例中,LFG 用於支付高額利息的資金,並非來自協議本身產生的利潤,而是來自不斷湧入的新投資者的資金。這意味著,Anchor Protocol 的高收益率,並不是可持續的。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湧入,或者 LFG 的資金耗盡,這個承諾就將無法兌現。然而,Do Kwon 從來沒有這樣描述過 Anchor Protocol。在他的公開演講和宣傳材料中,Anchor Protocol 是「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是「傳統銀行業的終結者」。他試圖將 Anchor Protocol 打造成一個革命性的金融產品,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創新。
TVL 超越 140 億美元:全球投資者的狂熱
儘管存在著巨大的風險,Anchor Protocol 仍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2022 年初,Anchor Protocol 的總鎖倉價值(TVL)超過 140 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 DeFi 協議之一。全球的投資者蜂擁而至,將他們的資金投入進來,希望能夠獲得 20% 的高額收益。這些投資者的熱情和信任,讓 Do Kwon 感到陶醉。他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創造了一個奇蹟,真的找到了金融世界的聖杯。他深信,Anchor Protocol 將會徹底改變金融的格局,而他,將會成為這個變革的引領者。然而,這種狂熱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謊言與欺詐:被掩蓋的真相
Mirror Protocol 的暗箱操作:虛假的去中心化
與此同時,Do Kwon 還推出了 Mirror Protocol,一個旨在讓用戶能夠交易合成資產的平台。所謂的合成資產,指的是追蹤真實資產價格的數位代幣,例如股票、商品或指數。Mirror Protocol 的目標,是讓全球的投資者,都能夠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交易各種各樣的資產,而無需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限制。在公開宣傳中,這個平台被描述為「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任何個人或實體,能夠單方面控制協議。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後來的調查顯示,Do Kwon 實際上祕密維持著對 Mirror Protocol 的控制權。他可以單方面修改協議的參數,可以決定哪些合成資產被添加或移除,甚至可以暫停整個協議的運行。這種暗箱操作,與其所宣稱的「完全去中心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Mirror Protocol 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權力中心,而這個權力中心,正是 Do Kwon 自己。
Chai 的謊言:虛假的交易量
更為嚴重的欺詐行為,發生在 Chai 這個支付應用程式上。從 2019 年開始,Do Kwon 在各種場合,聲稱 Chai 使用 Terra 鏈處理交易,並且交易量達到了「數十億美元」。他試圖將 Chai 打造成 Terra 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能夠證明 Terra 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功案例。這個說法被寫入了 Pitch Deck(投資簡報),被用於各種媒體採訪,被作為 Terra 具備實用場景的重要依據。投資者們被這些數據所說服,他們相信 Terra 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專案,而是一個已經擁有真實應用場景的區塊鏈平台。畢竟,在當時的區塊鏈世界裡,大多數專案都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而 Terra 似乎已經走在了前面。
然而,根據 SEC 的調查顯示,這一切都是假的。Chai 平台上的交易,實際上是通過傳統的金融網絡處理的,與 Terra 鏈沒有任何關聯。Chai 僅僅是一個前端應用程式,它將用戶的支付請求轉發給傳統的支付處理商,然後再將結果顯示給用戶。Do Kwon 和 Terraform Labs 的高管們完全清楚這一事實,卻仍然繼續向投資者做出誤導性的陳述。他們試圖通過誇大 Chai 的交易量,來提升 Terra 的估值,吸引更多的投資。這是一種蓄意的欺詐行為。
蓄意欺詐:為了Token价格,細節可以忽略?
在 Do Kwon 看來,只要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只要能夠推高 Token 的價格,一些「細節」是可以被忽略的。他相信,只要 Terra 的市值不斷增長,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他將 Token 的價格,視為衡量 Terra 成功的唯一標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不惜採取欺騙的手段,隱瞞真相,誤導投資者。他認為,這些手段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只要最終能夠實現他的願景。然而,他卻忘記了,建立在謊言之上的成功,終究是無法長久的。
傲慢與偏見:Do Kwon 的失控
與“窮人”的爭論:財富即真理?
成功讓 Do Kwon 變得極其傲慢。他開始相信,自己是無所不能的,自己的判斷永遠都是正確的。他變得聽不進任何不同的意見,對於那些質疑他的人,他總是嗤之以鼻。他認為,只有那些和他一樣成功的人,才有資格與他對話。這種傲慢的心態,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控。2021 年 7 月,當英國經濟學家 Frances Coppola 在 Twitter 上發表文章,批評算法穩定幣的設計存在缺陷時,Do Kwon 的回應,暴露了他內心深處的傲慢與偏見。他輕蔑地說道:「我不與窮人辯論,抱歉我現在身上沒有零錢施捨她。」
爭議言論:孤立與膨脹
這句話是對一個學者的侮辱,更是對所有質疑者的宣戰。在他看來,財富等同於真理,那些批評他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有道理,而是因為他們「窮」。這種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支持者們為 Do Kwon 歡呼,認為這是對傳統學者的一記有力的回擊。他們崇拜他的財富和成功,認為他說出了他們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而批評者們則認為,這暴露了他的真實面目——一個被成功沖昏頭腦的暴發戶,一個對他人缺乏尊重和同情心的傲慢狂徒。類似的爭議言論,還有很多。當有人質疑 Terra 的可持續性時,Do Kwon 會毫不客氣地說「They’re all now poor」。當有人擔心算法穩定幣的風險時,他會嘲諷說「Have fun staying poor」。這些話語,充滿了對他人的鄙視和嘲諷,也顯示出他內心的膨脹和扭曲。
Baby Luna:我最偉大的發明?
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Do Kwon 變得越來越孤立。他周圍很少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即使有人提出質疑,也會被他用財富和成功來反駁。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不進任何不同的聲音。這種環境,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傲慢,也讓他離現實越來越遠。2022 年 4 月 17 日,Do Kwon 在 Twitter 上宣布女兒出生,他寫道:「Baby Luna,我最親愛的創造,以我最偉大的發明命名。」
這句話再次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支持者認為,這體現了他對 Terra 專案的無比信心,他相信 Terra 將會改變世界,而他的女兒,將會與這個專案一同成長。但批評者認為,這是極度自戀的表現,是一個父親對自己過度自信的體現。一個父親以自己的商業項目來命名女兒,這本身就很不尋常。但更不尋常的是,他對這個專案的描述——「我最偉大的發明」。在 Do Kwon 看來,Terra 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專案,更是他個人天才的體現,是他留給世界的遺產。他相信,通過這個專案,他將會名垂青史,成為一個偉大的創新者。
泡沫的頂峰:繁榮背後的危機
加密世界的超級明星
2022 年 4 月,Terra 生態系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UST 的市值突破 180 億美元,Luna 的市值更是超過 400 億美元,整個生態系統的總價值接近 600 億美元。Terra 成為了加密貨幣世界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的目光。Do Kwon 也因此登上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了加密世界的超級明星。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他的故事,各種會議邀請他做主題演講,各路投資者希望與他合作,分享 Terra 的成功果實。他穿梭於各種高端論壇和奢華派對之間,享受著成功帶來的榮耀和光環。他被譽為「算法穩定幣之父」,被視為加密貨幣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相信,自己已經改變了世界,而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在這些場合,Do Kwon 總是穿著精心定制的西裝,戴著昂貴的名錶,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用流利的英語,向聽眾們描繪著 Terra 的美好前景,講述著他如何用區塊鏈技術,改變金融的格局。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他的演講充滿了激情和感染力,總能贏得聽眾們的熱烈掌聲。他享受著這種被崇拜、被追捧的感覺,他相信自己是無可替代的,他相信自己將會創造更多的奇蹟。
匿名研究員的警告:被忽視的風險
然而,表面的繁榮背後,風險正在持續積壓。一些敏銳的觀察者,已經開始注意到了潛在的問題。他們發現,Anchor Protocol 的高收益率是不可持續的,它需要不斷地注入新的資金,才能夠維持下去。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湧入,或者市場出現不利的變化,Anchor Protocol 就會面臨崩潰的風險。匿名研究員 FatMan 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系列分析文章,詳細地指出了 Anchor Protocol 的不可持續性,並警告投資者們要謹慎。經濟學家 Nouriel Roubini 也公開警告說,算法穩定幣存在根本性的設計缺陷,它們無法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維持價格的穩定。甚至一些加密貨幣社區的意見領袖,也開始質疑 Terra 的長期前景,他們認為 Terra 的模式存在漏洞,一旦遭到攻擊,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盲目的自信:代價的前奏
Do Kwon 對這些批評,不屑一顧。他認為,這些都是失敗者的嫉妒,他們無法理解 Terra 的創新之處,他們只是在散佈恐慌和謠言。他堅信,Terra 是無懈可擊的,它能夠經受住任何考驗。他將那些質疑者,視為敵人,對他們進行嘲諷和攻擊。他拒絕傾聽任何不同的意見,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越來越脫離現實。這種盲目的自信,將很快讓他付出慘痛的代價。他沒有意識到,一場風暴正在醞釀,而這場風暴,將會摧毀他一手建立的 Terra 帝國。
海嘯將至:新加坡的晴朗與 Terra 的末日
英雄的幻夢:改變世界還是毀滅世界?
2022 年 5 月,新加坡的春天陽光明媚,萬物生機勃勃。Terra 的辦公室裡,一片繁忙景象。員工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新產品發布做準備,投資者們還在源源不斷地投入金錢,希望能夠搭上 Terra 這趟快速增長的列車。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相信 Terra 將會繼續創造奇蹟,他們相信自己正在參與一場偉大的變革。沒有人意識到,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即將來臨,它將摧毀一切,帶走無數人的財富和希望。
Do Kwon 靠在辦公室舒適的沙發上,俯瞰著新加坡繁華的城市景色。在他的想象中,自己是一位改變世界的英雄,是一位偉大的創新者,歷史將會永遠銘記他的名字。他相信,Terra 將會成為一個永恆的傳奇,而他,將會成為這個傳奇的締造者。他沉浸在自己的幻夢之中,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毫無察覺。他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自己正在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一切,最終將會導致一場災難性的後果。
歷史確實會記住他,但不是作為英雄,而是作為一個導致無數人遭受經濟損失的罪人。他的人生軌跡,將會成為一個警示,提醒人們在追求創新和財富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智和謙遜,切勿被貪婪和傲慢所蒙蔽。Terra 的故事,將會成為一個經典的案例,被無數人研究和分析,它將告訴人們,即使是最聰明、最有才華的人,也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決策,而導致毀滅性的後果。Do Kwon 的名字,將會永遠與 Terra 的崩潰聯繫在一起,成為加密貨幣歷史上一個令人惋惜的悲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