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1月10日,在苏州举办的“险资入苏”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贺竹君表示,苏州经济发展既有潜力也有活力,与保险资金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属性高度契合。苏州大力发展科创和新一轮基建,将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更多优质标的。

据贺竹君介绍,从协会对保险资管产品的登记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11月底,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登记数量合计约3700只,登记规模合计约7.8万亿元。这些资金投资周期较长,既为保险行业提供了稳定收益,也是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最直接有效的工具。

“保险资金也由此成为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要源头‘活水’。”贺竹君说。

贺竹君介绍道,截至2024年底,在协会登记的投向江苏地区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约4800亿元;股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不到200亿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投向苏州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约690亿元,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贺竹君强调,作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领导下的行业自律组织,协会将持续发挥凝聚行业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行业合力的平台优势,积极引导保险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下一步,协会将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促进长期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具体来看,一是积极关心险资配置需求,持续优化项目信息服务和产品数据服务;二是在风险可控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登记质效;三是在监管指导下,稳步推进保险资管产品创新;四是响应地方政府的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各种服务活动。”贺竹君说。

区块链技术在险资投资中的应用前景

上述新闻中提到了保险资金规模庞大,投资周期长,如何在确保安全和透明的前提下高效地进行投资管理,是摆在保险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安全、可追溯等特点,可以为险资投资带来新的机遇。

具体来说,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投资效率: 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处理投资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 增强投资透明度: 所有交易记录都存储在区块链上,所有参与方都可以查看,提高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3. 提高投资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具有高度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篡改和欺诈。
  4. 优化风险管理: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投资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
  5. 促进信息共享: 区块链可以促进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提高协作效率。

挑战与展望

当然,区块链技术在险资投资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熟度、监管政策、数据隐私等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完善,区块链技术在险资投资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投资管理中,从而提升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此次“险资入苏”为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苏州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可以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与保险资金投资的融合发展,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