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chain拋售TIA:加密貨幣豪賭?投資邏輯、盈利困境與散戶教訓

Polychain拋售TIA:加密貨幣豪賭?投資邏輯、盈利困境與散戶教訓

Polychain 拋售 TIA:一場加密貨幣世界的豪賭?

華麗轉身還是割韭菜?Polychain 的 TIA 操作引發的爭議

最近,加密貨幣社群炸開了鍋,起因是 @polychain 這家鼎鼎大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大手筆拋售了價值 2.42 億美元的 $TIA 代幣,也就是 Celestia 這個項目的原生代幣。消息一出,各種質疑、批評、甚至謾罵聲浪四起,簡直比台灣選舉還熱鬧。有人說 Polychain 根本是「割韭菜」,把早期投資的紅利全部收割,留下散戶在風中凌亂;也有人說,這不過是風投公司的正常操作,追求利潤最大化本來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但真相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看看這場風波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加密貨幣叢林法則。

風投的生存之道:逐利是原罪嗎?

早期投資的風險與回報:Polychain 的投資邏輯剖析

要理解 Polychain 的行為,首先要搞清楚風投公司的本質。別把他們想成是聖誕老人,每天只想著撒幣做好事。風投的背後,是無數的 LP(有限合夥人),也就是出資人,他們把錢交給風投,目的只有一個:賺錢!所以,風投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提高投資回報率。早期投資 Celestia,對 Polychain 來說,無疑是一場豪賭。Celestia 所提出的「數據可用性層」概念,在當時還非常新穎,甚至可以說是前衛。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以太坊死忠粉」,根本不相信這個東西能搞起來。想像一下,如果你在 2008 年發現了 Spotify,並深信未來人們會用串流媒體取代 CD,肯定會被當成瘋子。投資早期區塊鏈項目,風險比這更高,因為你不僅要面對技術上的不確定性,還要承受市場的質疑和同行的嘲笑。所以,Polychain 敢於在早期階段投資 Celestia,本身就承擔了巨大的風險。現在項目成功了,他們選擇獲利了結,難道有錯嗎?

別只盯著 Polychain!加密貨幣市場的「沉默賣家」

有趣的是,大家似乎都把矛頭指向 Polychain,彷彿只有他們在拋售 TIA。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加密貨幣市場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博弈的場所,除了 Polychain,肯定還有其他的投資者也在悄悄地出貨。只不過,要追蹤他們的交易數據更加困難,所以大家才把焦點放在了 Polychain 身上。這種「柿子挑軟的吃」的行為,其實並不公平。Polychain 拋售 TIA,固然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絕不是導致 TIA 價格崩盤的唯一原因。市場的情緒、整體的經濟環境、以及其他投資者的行為,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 Polychain 身上。他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承擔風險,追求回報。至於這種行為是否符合道德,那就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Celestia 的盈利困境:代幣經濟學的陷阱?

Web3 協議的盈利焦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說到 Celestia,除了 Polychain 拋售事件,另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賺錢?這也是整個 Web3 領域共同面臨的挑戰。很多協議,包括 Celestia 在內,目前的營收狀況都非常慘澹。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Celestia 目前每天的收入大約只有 200 美元,這點錢連請一個東歐的資深工程師都不夠。更諷刺的是,他們每天還要發放價值 57 萬美元的代幣獎勵。這種入不敷出的情況,讓人不禁捏一把冷汗。當然,這只是鏈上的數據,我們並不清楚 Celestia 團隊鏈下的營運狀況。但可以肯定的是,維持一個如此龐大的團隊,成本肯定非常高昂。現在,很多 KOL 都跳出來疾呼:「Web3 協議應該盈利!企業應該賺錢!」 聽到這些話,我只想說:「難道我們現在才發現這個問題嗎?」

代幣銷售的雙面刃:是商業模式還是飲鴆止渴?

其實,Web3 協議不賺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團隊把代幣銷售當成了唯一的收入來源,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商業模式,完全忽略了長期發展的風險。如果代幣銷售等於商業模式,那還需要費心去思考產品、用戶、以及現金流嗎?當然不用!反正只要不斷地發幣、賣幣,就能源源不絕地獲得資金。但問題是,投資者的錢不是無限的,代幣也不是無限的。總有一天,市場會失去信心,資金鏈也會斷裂。到時候,再好的技術、再棒的團隊,也無力回天。

基金會的難言之隱:不賣幣,哪來的錢?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指責項目方。畢竟,Web3 領域的很多項目都還處於早期階段,要實現盈利並不容易。基金會需要出售一部分代幣,才能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員工工資、以及其他各種費用。至少,我是願意相信這是他們出售代幣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肯定還有其他的考量。一方面,他們可能會被批評為「拋棄社區」;但另一方面,他們畢竟是這個協議的創造者,有權利從中獲利。問題只在於,他們出售的是「一部分」還是「全部」。

股權的沒落:加密貨幣風投的另類偏好

這種種問題,最終都指向一個核心矛盾:代幣 vs. 股權。為什麼加密貨幣風投不喜歡股權投資?因為在公開市場出售代幣,比進行私募或等待公司上市更容易、更快速。股權投資的退出周期太長,變現的難度也比較高。相比之下,代幣投資則提供了一個更便捷、更靈活的退出途徑。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傾向於投資代幣,而不是股票。

代幣才是王道?一場散戶與風投的零和遊戲?

創始人的兩難:股權估值太低,代幣風險太高?

顯然,投資者對代幣交易的偏愛日益濃厚,而非傳統的股票投資。身處數位資產的浪潮中,投資數位資產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不是嗎?然而,事情往往不像表面看來那麼簡單。有趣的是,許多創辦人私底下也承認,他們的產品或許根本不需要發行代幣,而更傾向於透過股權融資來發展事業。儘管如此,他們往往面臨兩大難題:首先,正如我之前所說,絕大多數加密貨幣原生風險創投基金對股權投資興致缺缺,因為退出機制相對複雜;其次,股權估值通常遠低於代幣估值,因此團隊更傾向於透過代幣發行來募集更多資金。

這種矛盾情境不僅讓創辦人左右為難,更積極地鼓勵他們選擇代幣模式。代幣發行滿足了更多投資者的胃口,因為它為公開市場提供了明確的退出策略,進而使募資過程更加輕鬆。對團隊而言,這意味著更高的估值,以及更多可用於開發的資金。你可以維持公司核心價值不變,保留 100% 的股權,同時透過這些「人為」創造的代幣籌集巨額資金。這種巧妙的手法還能吸引更多專注於代幣投資機會的投資者目光。

基礎設施代幣:西裝革履的 Meme 幣?

不幸的是,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99% 的情況都是代幣模式讓散戶投資者血本無歸,而讓風險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或者,正如 @yashhsm 精闢地指出:基礎設施/治理代幣,不過是穿著西裝的 Meme 幣罷了!換句話說,這些看似具有實際用途的代幣,其價值往往被過度炒作,最終淪為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而散戶總是最後的接盤俠。

從天堂到地獄:Celestia 的價格過山車

然而,當 $TIA 推出時,它確實為散戶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從 2 美元一路飆升至 20 美元。人們感謝團隊讓他們發家致富,並積極質押代幣以獲得各種空投機會。是的,我們都經歷過那段美好的時光,那是在 2023 年秋天…

然而好景不長,價格開始下跌後,突然間,網路上開始流傳大量關於 Celestia 的負面消息(FUD):關於團隊行為怪異、代幣經濟掠奪性、嘲諷鏈上收入等等。當問題被指出時,這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那些曾經對 Celestia 讚譽有加的人,現在僅僅因為價格下跌就將其視為「糞坑」,那就太糟糕了。

韭菜的自我修養:從 Celestia 事件中學到的教訓

風投不是慈善家:別把 VC 當朋友

從 Celestia 的案例中,我們必須認清一個殘酷的事實:風險投資 (VC) 不是你的朋友。他們的核心業務是賺錢,你的核心業務也是賺錢,而 VC 的 LP(有限合夥人)的核心利益同樣是賺錢。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別指望 VC 會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成全你。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最終能吃到蛋糕的,往往只有少數人。所以,不要把 VC 當成救世主,他們只是逐利的商人。

賣幣無罪,欺騙可恥:警惕偽君子風投

不要責怪那些出售代幣的 VC:他們的代幣已經解鎖,他們擁有資產的完全所有權,他們有權隨心所欲地使用這些代幣。這是市場的規則,我們必須尊重。真正應該譴責的是那些一邊賣幣,一邊在 Twitter 上大肆宣揚他們如何看好這些代幣的 VC。這種行為簡直是欺騙,不應該被容忍。他們利用散戶的信任,哄抬價格,然後偷偷出貨,簡直是虛偽至極!

商業模式至上:技術再好,不能盈利都是空談

一個成功的項目,不能只靠代幣銷售來維持。必須找到一個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才能讓項目長期發展下去。如果一個項目技術再好,但始終無法盈利,那終究只是一場空談。投資者不是傻瓜,他們不會一直為愛發電。只有當項目能夠創造實際的價值,才能獲得長期的支持。

代幣經濟學的權力與責任:謹慎設計,避免崩盤

代幣經濟學的設計,對一個項目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團隊解鎖了代幣,他們就擁有其資產的完全所有權,並可以隨意處置。然而,如果你對自己正在構建的東西充滿信心,那麼出售大額配額則值得商榷。畢竟,過度的拋售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甚至導致項目崩盤。因此,團隊在設計代幣經濟學時,必須謹慎考慮,權衡利弊,確保項目的長期穩定發展。

股權投資的逆襲:價值投資的曙光?

在加密貨幣市場,股權投資往往不受歡迎,因為退出機制相對複雜。然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股權投資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一些代幣估值是人為的,不基於任何實際指標,這種泡沫遲早會破裂。相比之下,股權投資則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長期發展潛力。因此,股權投資或許將迎來一場逆襲,成為未來投資的新趨勢。

獨立思考,拒絕盲從:不要因為價格下跌而否定一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執著於包袱,要熱愛科技,要相信一些東西。排行榜上升,人們歡欣鼓舞;排行榜下降,一些問題就凸顯出來。如果曾經讚揚這個項目的人現在卻討厭它,那就糟了。永遠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從別人的意見,更不要因為價格的漲跌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判斷。即使市場對 Celestia 充滿了負面情緒,也要相信它所代表的技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