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维持信达生物(01801)“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由61港元上调至63港元。上调评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强劲的产品销售前景:报告看好信达生物现有产品线的销售增长潜力,预计今明两年收入将分别达到124亿元和170亿元人民币,较之前的预测分别上调了5%和3%。 这体现了市场对信达生物现有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信心。
IBI3009全球授权及首付款到账:信达生物将IBI3009(一款靶向DLL3的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罗氏,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该报告已将今年上半年即将到账的5.57亿元人民币首付款计入预测收入中,这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IBI3009目前已在澳洲、中国和美国进入一期临床试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成功上市将为信达生物带来显著的财务回报。
多款候选药物有望获批:报告预测,信达生物至少有四款候选药物(Limertinib、Teprotumumab、Picankibart及Mazdutide)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得中国批准。其中,Limertinib和Mazdutide的市场潜力尤为突出,预计到2031年底,这两款药物的销售额将分别达到22亿元和56亿元人民币。 这预示着信达生物未来几年将持续受益于新产品上市带来的收入增长。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潜在影响: 虽然报告中未提及,但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在药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和防伪溯源等方面的应用正日益成熟。 信达生物未来可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提升药品安全性和透明度、优化供应链效率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药品从研发到销售的全过程,可以提升透明度,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并有效打击假药,进一步巩固信达生物的市场地位。
风险提示: 尽管前景向好,但仍需关注临床试验结果、市场竞争、监管政策等潜在风险。 新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药物能否成功上市并获得市场认可存在风险。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
总而言之,建银国际对信达生物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公司在创新药物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IBI3009的全球授权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