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再创新高,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024年债券通交易额达10.4万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互换通方面,累计超过70家境外机构成为“北向互换通”投资者。一系列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的新举措近期出台,包括:债券通“北向通”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即将启动;境外投资者获准使用“北向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互换通履约抵押品;债券通“南向通”交易币种扩容、交易时间延长等。

这些举措将增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拓宽境内机构海外投资渠道,满足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降低国际机构的人民币业务成本,盘活境外投资者在岸债券持仓,提升在岸债券吸引力,增强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公告显示,债券通“北向通”参与者可以使用合格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在香港进行人民币回购业务。此举有利于海外金融机构进行回购融资,盘活其通过“北向通”配置的在岸债券,提高在岸债券的流动性和吸引力,提升海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意愿。

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北向互换通”的履约抵押品,有利于境外机构在使用互换通管理利率风险时盘活债券持仓,减少现金占用,提高投资效率,活跃市场交易,增强债券通和互换通之间的协同,提升人民币债券的配置价值。

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扩容措施包括:延长结算时间,支持多币种(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等)债券结算,后续还将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这些措施将扩展南向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并推动“南向通”交易规模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这些举措拓宽了人民币资产在离岸市场的应用场景,增强了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拓宽了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渠道,推动了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并最终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和人民币资产国际影响力提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脚步。

未来,“北向通”或将在完善市场配套、优化境外机构投资流程、降低境外机构参与成本、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和在岸债券使用场景,支持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券市场。“南向通”方面,可投资产品、币种、风险管理手段将更趋丰富,投资便利性有望进一步增强,支持更多国内机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做好资产配置,提升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

总而言之,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巩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核心地位,并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