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灵活,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震荡下行,但流动性分层波动剧烈。具体而言,央行通过两次降准、常态化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如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维持了充足的流动性供应。同时,央行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政策利率的传导机制,例如,将7天逆回购利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并引导其影响LPR、SLF等其他利率。此外,央行还推出稳定资本市场政策工具,例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与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以增强资本市场韧性。
2024年货币市场表现为:同业拆借与债券回购市场利率下行,波动减小,但交易量小幅下降;同业存单市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发行规模却大幅增长。流动性分层在二三季度有所缓解,四季度又再度加剧,显示市场供需结构变化频繁。银行内部资金呈现分散化、同业化趋势,加剧了日内波动。市场杠杆率先下降后上升,显示监管引导与市场预期的共同作用。最后,2024年8月后,跨月资金面紧张现象减弱,呈现月中偏紧、月初与月末宽松的格局。
展望2025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背景下,央行预计将继续保持支持性政策立场,通过降准降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融资成本。货币市场方面,预计2025年一季度资金利率或保持相对较高,中长期利率中枢存在下行可能,流动性分层将有所缓解。

2024年中国货币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2024年中国货币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