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htmlview flex flex-col items-center" data-cat="article">
發生什麼事?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Steaker推出「拂曉計畫」,分為三階段補償受影響的用戶,目前用戶簽署進度已達八成五。
-
對於台灣未來加密貨幣產業的發展,Steaker創辦人黃偉軒認為加密貨幣規模不容小覷,而台灣擁有的軟體人才,更將成為台灣產業發展優勢。
交易所Steaker推「拂曉計畫」補償受影響的用戶
Steaker作為台灣早期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於2019年成立,且曾經入選AppWorks加速器項目之一,在2022年更達到數十億的管理規模。
然而,2022年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宣告破產,連帶影響Steaker,導致其部分資金被凍結。
2023年1月30日,Steaker宣布暫停所有交易服務,成為台灣首家受FTX事件波及而倒閉的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
法院在2024年12月已經批准FTX重組計畫,並在今年1月3日正式生效,而Steaker在事件發生後,於2023年推出「拂曉計畫」補償受影響的用戶。
Steaker創辦人黃偉軒表示,統計至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的簽署進度已達8成5,並持續獲得用戶正面回饋。
Steaker在FTX破產事件中遭受損失,在2022年宣布破產後,當時Steaker便有不少資金卡在FTX中,不僅影響平台業務,並對用戶造成連帶影響。
黃偉軒表示,當時平台大約有一萬名用戶,其中大約有800位用戶受到影響。因此Steaker之後也積極處理FTX破產事件,並推出「拂曉計畫」作為給用戶的補償方案,用戶只需完成「拂曉計畫」協議書簽署步驟,即可按時領取補償。
Steaker「拂曉計畫」補償方案三階段
「拂曉計畫」補償方案分為三階段,陸續按照季度發放。
第一階段
想參與補償計畫的受害用戶,在簽署協議書後,Steaker就會將10%受損資金,以USDC給付,轉入用戶的錢包地址。
第二階段
2023年9月1日開始,便進入第二階段賠償期。Steaker 將公布「能分配給參與補償計畫用戶」的總資金額度,將以參與用戶受損金額的40%來當分母分配,按每季給付一次。
根據Steaker官網公布,2025年第一季總共補償虛擬貨幣數量共222,000 USDC。
也就是說,2025年第一季個人在第二階段補償的數量,就會是「222,000 USDC」乘以「用戶的份額佔全體用戶總受影響虛擬資產數量的比例」。
第三階段賠償
隨著FTX日漸公布還款計畫,Steaker在實際從FTX取回資產、並扣除等必要費用後,最終會補償用戶受損資金至100%上限。
「拂曉計畫」持續中,85%用戶完成第一階段簽署
Steaker近日也發布新聞稿表示,統計至目前為止,「拂曉計畫」補償方案第一階段的簽署進度達到85.2%,且受影響用戶已取回超過20%還款,顯示公司在處理相關問題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公司也每月持續按計畫公告進行補償安排,並積極與美國相關機構展開溝通,推動計畫的全面落實,確保每位受影響用戶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Steaker也呼籲有意參與計畫的用戶儘速完成相關簽署程序,以便在FTX發放還款後,公司能立即為參與計畫的用戶第一時間安排補償。
對於已簽署計畫的用戶,Steaker指出,若使用交易所錢包作為接受補償的地址,需確認交易所是否有更換地址,避免影響補償款項的發放。
另外,Steaker團隊獲得許多用戶的支持與鼓勵,這些正向的回饋不僅激勵團隊,也證明了參與計畫用戶對Steaker的信任與期待。
法院在2024年12月已經批准FTX重組計畫,並在今年1月3日正式生效,在該日期之後的60天內,啟動第一批便利類別債權人的初始還款分配。
Steaker也承諾,將持續關注FTX破產程序的進展,並在獲得具體還款資訊後,第一時間通知用戶,迅速安排相關補償事宜。
業者怎麼看台灣加密貨幣產業發展?
作為台灣早期進軍加密貨幣產業的業者之一,黃偉軒認為加密貨幣規模未來有望佔全球傳統金融市場的10%,潛力不可小覷。而台灣擁有大量的軟體專業人才,將是台灣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最大優勢。
對於台灣在6月將推出的加密貨幣專法草案,黃偉軒也是相當期待看到後續的進展,因為對業者來說,詳細的法律框架才能讓業者「有法所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