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再融资背后:Temu闭店风波与独立站升级
安克创新Temu闭店与独立站升级计划
2023年末,安克创新旗下移动充电品牌Anker在拼多多跨境平台Temu美国站的闭店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有传言称此举系亚马逊强制商家“二选一”所致,但亚马逊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
今年2月5日,安克创新发布公告,宣布其可转债发行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批准。此次再融资计划将主要用于全链路数字化运营中心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官方独立站的“技术+内容+服务”能力,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摆脱对第三方渠道的过度依赖。
质量问题频发与信披疑云
产品召回事件回顾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安克创新旗下产品线丰富,涵盖充电储能、智能创新、智能影音等多个领域,并打造了Anker、soundcore、eufy、Nebula、AnkerWork、AnkerMake六大品牌矩阵。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背后,产品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过去一年,安克创新的充电宝、音箱等产品频频因质量问题遭到召回。
2024年9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宣布安克创新将召回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生产的型号为A1642、A1647、A1652的移动电源,共计4501件。同年10月,美国CPSC(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也宣布对Anker同型号充电宝实施召回。同年12月底,美国CPSC再次宣布召回Anker Soundcore A3102和PowerConf A3302型号音箱,原因是其锂电池存在过热的安全隐患。
申报文件中的信息披露错误
在进行品类调整后,安克创新将原有的充电类调整为充电储能类,无线音频类调整为智能影音类,并将投影仪从智能创新类划归至智能影音类。尽管如此,在本次再融资的申报文件中,仍然出现了信息披露错误。
例如,在对现有业务进行分析时,安克创新一方面将智能投影产品划入智能创新类,另一方面又在智能影音类产品中包含智能投影仪,造成分类上的混乱。更令人注意的是,在募集说明书和首轮问询回复文件中,安克创新将其激光智能投影系列产品品牌“Nebula(安克星云)”的英文名称错误地披露为“Nubula”。
子公司股权转让疑点重重
转让前的大额减值准备
安克创新上次募集资金为2020年IPO,募资净额高达25.7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11.75亿元。上市后,为聚焦主业,安克创新进行了一次资产剥离。
根据2023年4月19日发布的公告,安克创新将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南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翼电商”)60.4%的股权给天津翼扬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津翼扬”)及自然人吴灼辉、黄思敏,对应的股权份额分别为45.4%、10%、5%。
此次股权转让的交易作价仅为1.56万元。根据审计报告及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翼电商合并净资产账面价值为0.00万元,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2.58万元。从财务数据来看,海翼电商在股权转让前一年及当年一季度都保持着一定的营收规模。
令人不解的是,在股权转让前夕,安克创新对海翼电商进行了一笔大额的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安克创新2022年的母公司财务报表,其当年对海翼电商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高达3840.82万元,导致年末投资余额仅为2.32万元。海翼电商为何会在股权变更前发生如此大额的减值,令人费解。
受让方身份的模糊披露
通过查询海翼电商的工商变更信息发现,该公司在2021年11月曾引入两名新股东——天津智和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天津市智扬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股比例为30.00%。随后,在安克创新发布子公司股权转让公告前,吴灼辉已经成为海翼电商的法定代表人兼高级管理人员,这一系列变动显得十分仓促。
吴灼辉、黄思敏与安克创新的关联
此外,公告中披露的吴灼辉、黄思敏与安克创新的关系也存在疑点。
招股书显示,长沙远修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安克创新向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平台,其合伙人名单中存在同名“吴灼辉”。并且,吴灼辉在2022年还被列入安克创新《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授予日)》,被归为“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
而黄思敏虽然在2022年6月从公司离任,但仍在旗下多家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者高管。
围绕在吴、黄二人身份的谜团,或许需要安克创新来进一步澄清。
总结与展望
安克创新此次再融资计划,旨在通过升级独立站来降低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这无疑是企业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一种战略选择。然而,接连发生的产品召回事件,以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瑕疵,都给安克创新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子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种种疑点,也需要安克创新给出更为详细的解释。未来,安克创新能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并有效解决相关疑点,将直接关系到其再融资的成败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