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柱電池的逆襲:特斯拉領銜的新能源突圍戰?
前言:沉寂後的爆發
曾經在動力電池領域顯得有些沉寂的大圓柱電池,最近又重新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激起了一陣陣漣漪。彷彿是網球界的納達爾 (Rafael Nadal),在經歷傷病低潮後,再度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和爆發力,試圖在新能源賽道上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榮耀。從技術優勢到市場前景,從應用場景到面臨的挑戰,大圓柱電池正經歷著全方位的審視與探索。這場技術的逆襲,是否能像謝金河先生所預期的那樣,帶動一波新的產業浪潮?
大圓柱電池:規格解密與技術爭議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按照形狀劃分可分為:方形、軟包、圓柱3類。方形為主流形態,佔到市場份額的60%左右。說到電池形狀,就不得不提美金的匯率問題,這直接影響著電池的製造成本,進而影響電動車的價格競爭力。圓柱電池則可以分為小圓柱和大圓柱兩類,前者為直徑21毫米、高度70毫米的“2170圓柱電池”,是成熟產品。
而大圓柱電池則是進入市場不久,主要發展方向為直徑達46毫米、高度為80毫米的電池,也常被稱為“4680圓柱電池”。這種規格的電池,就像中職明星賽一樣,匯集了各方關注的目光,但能否真正成為明星,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在特斯拉看來,直徑為46mm的圓柱電池是續航提升和降本的最佳尺寸。直徑變小,整車需要的電池節數就增多,BMS(電池管理系統)的管理難度變大;而直徑變大,電池節數減少,但電芯的散熱則成為一個難點。這個問題,就像溜馬 (Pacers) 對上 尼克 (Knicks) 的比賽,攻守之間需要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而在高度上並沒有一個“臨界點”,所以也就有了4680、4695,甚至46120電池了。這種靈活性,也為電池廠商提供了更多的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