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财富管理对稳健性需求的提升,居民资金加速从风险资产流向固收及类固收等避险资产。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住户定期存款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在2024年后增速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固收类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占比持续攀升,目前已接近九成。
这种趋势也体现在巨额资金的涌入。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指出,2022年以来居民存款增量持续高于长期趋势,这与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调,以及手工补息、高息存款被叫停有关。他认为,居民存款增速已见顶回落,未来居民超额存款的流向将成为主导资产走势的重要力量。2024年银行理财新增3万亿元,保险资管规模新增5万亿元,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合计新增3万亿元,这些都反映了居民资产再配置的趋势,并将资产配置压力转移至资管机构。
除了向固收类产品转移,居民财富配置还呈现出全球化、指数化、多元化的趋势。例如,2024年QDII产品余额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46.8%;资金从主动权益产品流向被动ETF;保险产品、养老金产品、家族信托等也持续增长。
然而,银行理财面临挑战。由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稳定性要求高,加上净值化后股债波动和赎回压力等影响,理财产品结构整体聚焦短期化和低波动,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对中高波动产品、适配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以及目标收益型产品的布局不足。
汪圣明认为,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应向净值化和高质量发展转型,提升多资产经营能力。投资策略应从资产为中心转向策略为中心,从资产构建转向大类资产配置,覆盖多资产、多策略组合,构建均衡产品体系。他强调,权益投研能力是关键,只有实现股、债、商品、另类资产的全覆盖,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周期,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即使理财公司持续布局多策略产品,但渠道及客户需求仍以低波动绝对收益产品为主,产品与客需、资管与财富管理的融合还有待加强。
为此,汪圣明建议打通银行理财募资堵点和投资堵点。在募资方面,优化含权理财产品销售流程,拓展销售渠道,加强投资者教育,积极发展财富管理买方投顾。在投资方面,允许理财产品在不同交易所自主开户,探索理财指数产品场内交易,优化理财产品税收政策,提高理财公司对海外资产的投资额度。
总而言之,居民财富配置趋势的变化为银行理财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银行理财机构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虽然目前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广泛,但其去中心化、透明化、安全性的特点,未来可能在资产登记、清算、交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银行理财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 这需要行业持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财富管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