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ETF市场的蓬勃发展延续到了2025年,首批12家基金公司上报的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的ETF产品,标志着科创板投资工具箱的进一步丰富,也预示着新一轮投资热潮的到来。
科创综指ETF:抢跑布局,竞争激烈
1月13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率先上报了科创综指ETF产品。虽然都跟踪科创综指,但在具体产品设计上略有差异:9家公司上报的是上证科创板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另3家公司上报的是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分红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基金公司在指数正式发布(1月20日)之前就已开始布局,展现出对ETF市场的极大热情,也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与首批中证A500ETF发布时的“抢跑”局面异曲同工。
科创板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已发行科创板相关基金139只,已审批待发行的有22只,另有53只待审批。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以来,市场上已有62只跟踪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产品。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创板的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基金公司对科创板的布局也越来越积极。
2025年1月:ETF市场的三次布局之战
2025年1月,ETF市场可谓风起云涌。除了科创综指ETF的抢跑布局外,1月7日,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宣布发售,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或启动比例配售;1月13日,华夏基金和国泰基金旗下两款关注自由现金流的ETF正式获批。这些事件都表明,ETF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基金公司纷纷抢占先机。
宽基指数基金:2025年的投资良机?
面对2025年的市场环境,国内外机构对A股表现普遍持乐观态度,而宽基指数基金被认为是配置的好工具。虽然经济仍在弱复苏过程中,大级别的行情难以出现,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在市场预期从分歧转向共识,估值中枢有望抬升的背景下,宽基指数产品因其能够捕捉估值中枢抬升的收益而备受关注。
投资建议
一些机构建议投资者以宽基指数为基础进行配置,选择蓝筹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A500等)和成长型宽基指数(如科创50、科创100等)。此外,在行业指数方面,建议中线超配科技主题(例如芯片),长线埋伏受益于人口老龄化的医疗主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