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矿业新贵:智汇矿业赴港IPO,掘金高原下的隐忧
资本入藏:资源神话与环境代价
智汇矿业,这家来自西藏那曲的矿业公司,正试图叩开香港交易所的大门。招股书上的数据无疑是诱人的:锌、铅、铜,这些工业的“粮食”,在世界屋脊之下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铲挖出的矿石,都伴随着对脆弱高原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
近年来,资本涌入西藏,似乎要将这片古老的土地变成新的“黄金国”。智汇矿业并非孤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对资源近乎疯狂的攫取。无可否认,矿业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但这种“输血式”的发展模式,真的能让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吗?恐怕未必。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发展”的大旗之下,环境破坏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矿业开采带来的粉尘、废水、废渣,都可能对当地的冰川、河流、草场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污染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会显现出来。等到那时,恐怕再多的经济补偿也无法弥补生态环境的损失。
智汇矿业在招股书中强调其“本地化的经营方法”,但这种“本地化”究竟是真正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还是仅仅为了规避监管、获取更多利益的幌子?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让西藏变成下一个“资源诅咒”的受害者,不能让后代子孙只能在照片中看到曾经美丽的雪山和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