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落地难?大厂竞赛暗藏危机,别盲目乐观!

AI Agent落地难?大厂竞赛暗藏危机,别盲目乐观!

AI Agent元年?别急着下结论

国泰海通研报一口咬定2025年是AI Agent规模化商业落地元年,理由是字节、谷歌这些科技巨头动作频频。但说实话,我个人对这种“元年”论调向来嗤之以鼻。科技圈最不缺的就是“元年”,隔三差五就冒出来一个,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多少?与其盲目乐观,不如冷静地审视一下,AI Agent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多少坑要填。

大厂入局:AI Agent竞赛白热化

字节跳动最近发布了一堆模型,又是Seedance 1.0 lite,又是豆包1.5,恨不得把“AI”两个字贴在脑门上。火山引擎也跟着凑热闹,又是Data Agent,又是Trae,好像不用AI就落伍了。谷歌也没闲着,DeepMind搞了个AlphaEvolve,号称能自主改进算法代码,解决数学难题。听起来确实挺唬人,但仔细一想,这些东西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远?

这些科技巨头扎堆入局AI Agent,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暗流涌动。背后是巨大的算力、数据和人才的竞争。小公司想入场?门槛高得吓人。就算侥幸挤进去了,也难逃被大厂碾压的命运。所以,这场竞赛,最终受益的可能还是那些头部企业。

证监会新规:并购重组的“催化剂”还是“兴奋剂”?

证监会修改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又是延长注册有效期,又是提高包容度,又是简化审核程序,一副要大力发展并购重组市场的架势。国泰海通说,这有望加速计算机板块在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下带来的细分领域整合。我对此表示怀疑。监管放松,确实能激发市场活力,但也可能滋生各种乱象。那些财务状况不佳、靠关联交易输血的企业,可能会借着重组的机会浑水摸鱼。到时候,受伤的还是那些不明真相的股民。

并购重组说白了就是一场资本游戏,有的人想借此做大做强,有的人则想趁机套现离场。监管部门如果只顾着“放水”,而不加强监管,最终只会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AlphaEvolve:科学突破还是炒作?

谷歌DeepMind的AlphaEvolve,听起来确实很牛,能自主生成并改进算法代码,还能解决数学难题。但这种“突破”到底有多大的实际价值?解决了几个数学难题,就能改变世界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何况,DeepMind的“科研成果”,有多少是真正原创的?有多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的?这些问题,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而且,AlphaEvolve的“智能”到底有多高?它真的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创新吗?还是只是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大量的计算和筛选?如果是后者,那它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的工具,离真正的“智能”还差得很远。

泡沫与现实:AI Agent的商业化落地之路

AI Agent的概念很火,但真正的商业化落地,却面临着重重挑战。首先,是技术瓶颈。目前的AI Agent,在理解人类意图、处理复杂任务、以及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其次,是成本问题。开发和部署AI Agent,需要大量的资金、算力和数据。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再次,是伦理问题。AI Agent如果被滥用,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加剧社会不公。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所以,我对AI Agent的“元年”论调,持谨慎态度。AI Agent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潜力,也要警惕它的风险。只有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AI Agent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一场空谈。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