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LF缩量续作:流动性充裕下的货币政策调整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25日开展了3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一年,中标利率为2.00%。考虑到12月16日有1.45万亿元MLF到期,此次操作意味着当月MLF净回笼1.15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MLF缩量续作反映了市场流动性已较为充裕,资金面保持宽松。央行此举表明其对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判断,认为无需进一步大量投放资金。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市场利率的印证,截至12月24日,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为1.4945%,其他短期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显示资金供给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今年完善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并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来平滑MLF到期压力。虽然10月和11月央行MLF操作分别净回笼890亿元和5500亿元,但通过其他工具的操作,实现了全月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

专家分析认为,MLF缩量续作并不意味着央行减少中期市场流动性投放,未来央行或将持续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MLF余额可能继续下降。目前央行流动性投放渠道更加多样化,操作更为灵活从容,通过多种工具组合,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

此外,新工具置换MLF还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与以往年末通过加大MLF操作投放流动性不同,今年央行更多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期限更短,利率更低,既满足了机构跨年资金需求,又减轻了机构负债成本。

在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MLF操作更加市场化,中标利率已不具备政策含义,更多地反映市场供需状况。MLF投放量与其他工具之间具有替代性,市场应理性看待MLF操作的变化。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