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公募基金市场呈现出显著的风格切换。年初短短7个交易日,部分基金收益率已达14.13%,超过2024年全年市场平均收益。这一现象表明,市场投资焦点正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板块转向人形机器人板块,体现出机构投资者对高成长、高弹性资产的追逐。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遵循“后端—前端”的路径。随着算力、芯片等后端产业的成熟,前端应用如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将日益增多。
数据显示,鹏华碳中和等基金凭借重仓人形机器人相关个股,取得了显著收益。这些基金的持仓集中于禾川科技、安培龙等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企业,与2024年头部基金重仓算力赛道的现象形成对比。
这种风格切换并非偶然。虽然算力赛道在2024年表现出色,但2025年开年,重仓人形机器人的基金已大幅领先,而2024年表现最佳的算力主题基金却出现亏损。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赛道主题的细分已达到极致,并持续进行跨年风格切换,从高估值板块转向低估值板块。
基金经理普遍看好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的应用端。他们认为,在算力主题行情结束后,人形机器人等应用端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链空间远大于现有汽车行业。
总而言之,2025年开年基金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细分赛道的动态调整,以及对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应用端日益增长的关注。这种风格切换也体现出基金投资策略的极致细分化趋势,以及机构投资者对高成长、高弹性资产的持续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