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与Clanker:两种Base链上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及表现对比

本文对比分析了PumpFun和Clanker两种在Base链上运营的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财务表现以及代币增长情况。

 

商业模式差异:

  • PumpFun采用联合曲线模式,在Raydium上市期间收取1%交易费和2个SOL费用。
  • Clanker则永久从Uniswap V3收取1%费用,并使用#LpFeesCut功能,新升级中将0.4%费用返还给发行人。

 

财务表现:

PumpFun在10个月内收入高达3.63亿美元,是Clanker(20天内600-700万美元)的55倍。

但需注意,Clanker的部分收入以代币形式发放,存在夸大嫌疑。

 

代币增长:

  • PumpFun的代币数量增长缓慢(日增1.3%)。
  • Clanker的代币数量增长迅速(日增12%)。

 

前三大市值代币:

  • PumpFun平台上的前三大市值代币总价值超过24亿美元。
  • Clanker平台上的前三大市值代币总价值仅约1.55亿美元。

 

其他观察:

Clanker虽然在Base上引导了大量交易量,但尚未对Farcaster产生积极影响。

早期机器人狙击行为对Clanker平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缺乏明确数据支撑。

Farcaster的用户群有限,可能会限制Clanker的代币增长,但也可能为Base和Farcaster双方带来战略价值。

Base链上资产的多样化发展,是解锁“真正”Base Season的关键。

 

PumpFun与Clanker:两种Base链上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及表现对比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