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狂飙:美元遮羞布、央行囤金潮、通胀助推器?

黄金狂飙的背后:美元疲软的遮羞布,还是通胀预期的号角?

本周黄金市场迎来久违的暴涨,一举突破2900美元/盎司的大关,让不少投资者欢欣鼓舞。表面的原因是美元指数的跌跌不休,按理说,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黄金自然显得更便宜,需求上升,价格上涨,这套逻辑听起来顺理成章。然而,仅仅归咎于美元走弱,未免显得过于片面,甚至有些避重就轻。

央行们的“囤金潮”:避险需求还是另有所图?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中国央行在今年前两个月增持了10吨黄金,而波兰央行更是大手笔购入29吨,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大单笔购买量。这种“囤金潮”的背后,真的是单纯的避险需求吗?我认为值得深思。

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促使央行们寻求更加稳健的资产配置,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自然受到青睐。另一方面,美元的信用危机,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可能是推动央行增持黄金的重要因素。毕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是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通胀数据:美联储的“紧箍咒”,还是黄金的“助推器”?

下周美国将公布2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这将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CPI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可能会加大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打压美元,提振黄金。反之,如果CPI数据超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继续维持高利率政策,从而对黄金价格构成压力。

然而,我认为,即便CPI数据短期内对黄金价格产生影响,但长期来看,通胀预期仍然是支撑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毕竟,无论美联储如何调整货币政策,全球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黄金作为一种抗通胀的资产,其长期价值仍然值得期待。

技术分析的“迷雾”:支撑位与阻力位的博弈,还是市场情绪的反映?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黄金价格目前面临着295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阻力位,以及2900美元/盎司的支撑位。突破阻力位,黄金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跌破支撑位,则可能面临回调的风险。

然而,我认为,技术分析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市场的短期波动,但无法预测市场的长期趋势。黄金价格的真正驱动力,仍然是基本面的因素,例如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通胀预期等等。过度迷信技术分析,可能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信息来源:

  • 文中关于金价走势分析,美元指数表现,以及技术分析的内容,主要参考了FXStreet分析师Eren Sengezer于3月7日发布的文章。
  • 关于央行购金的数据,引用了世界黄金协会的相关报告。
  • 关于通胀数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参考了多家财经媒体的报道和分析。

Wolfg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